《微信》的盛世危机

  在移动互联网,《微信》可以被称为超级APP,自发布以来,“高速”就成为了其增长势头的专有代名词,腾讯也跟着水涨船高。不过,就在今年4月,腾讯的股价一夜暴跌跌幅近四分之一,这不禁让人想问:难道在《微信》的盛世背后,也隐藏着种种危机?

  海外发展不顺,用户数攀顶

  要谈到《微信》背后的种种危机,或许用户数量这个问题首当其冲。目前,根据腾讯内部统计,《微信》注册账号总数已经超过了9亿,月活跃用户达到3.55亿,可这个数字的背后,“攀顶”这个词却在越来越多的浮现。

  在腾讯公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微信》和《手机QQ》在用户数上都有着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其总体即时通信月活跃账户数同比仅增长1%。这意味着,《微信》的用户增长并不是腾讯生态的外部用户,而是来源于腾讯原有的桌面端用户向移动端的迁移。虽然《微信》的月活跃环比仅增长了6%,但这还是在2013年第三季度其5.0版本推出了游戏中心功能的前提下。

  当然,另外一个细节也十分耐人寻味,腾讯CFO罗硕瀚表示:在2013年第四季度中,腾讯对移动月活跃用户的统计界定条件已经有所放宽。也就是说,在以前较严苛的界定条件下,《微信》所取得的成绩或许还达不到财报上的数字。

  为什么《微信》这些年一直保持的高速增长势头还会遭遇攀顶的危机呢?或许这和其海外市场发展不顺利有关。有资料显示,《微信》的海外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了1亿。而从《微信》的“出海”路径来看,它的海外用户更多集中在一些新兴市场,如东南亚国家、巴西和南非。在这些国家中,《微信》想要发展需要挑战已经占据市场的LINE、Kakao Talk和WhatsApp等竞品。而在更主流的欧美市场上,《微信》收效甚微,腾讯官方甚至拒绝透露其在美国获得的成绩。

  可以想见,随着用户数量增长势头的放缓,如果再找不到可以大幅扩大用户规模的市场,那么《微信》的用户增长可能不久后就要见顶了。

  封闭生态圈,虚假信息横行

  除了用户数攀顶之外,封闭生态圈的安全问题也在逐渐威胁着《微信》的发展。

  区别于微博这种具有广域“放射性”产品,《微信》从一开始走的就是私密路线,从整个体系来说,《微信》实际上是封闭的,即私密社交。

  在《微信》上,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之间是私密的,非好友是看不到对方朋友圈的评论信息的。在几百个好友中,老婆能有和小三认识的好友几率并不大。

  除了朋友圈,在微信公众平台,这种封闭性则表现得更加极致。由于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之间是私密的,没有其他人能知道管理者和订阅者之间到底进行了什么交流,他们被完全封闭在二者所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在此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公众账号者输送的虚假信息订阅者根本无法分辨,而官方平台更不可能成立专门的专家团队去审核信息的真假。

  近期,在南京的催眠大师陈志华就因为涉嫌《微信》传销案被抓,而类似于这种“砖家”和“叫兽”的虚妄者在《微信》上并不在少数。虚假的信息在封闭的《微信》内流转,用户无法通过第三方工具去分辨信息的真假,因为这些信息是由“熟人”推荐的,这就给骗子带来可乘之机。在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已经愈来愈明显今天,这些“熟人”推荐的信息使得《微信》在“私密”社交的同时也伴随着假货和诈骗等案例,且无从被追查、追责,沦为有害信息垃圾场。

  竞争对手也在憋大招

  如果把中移动、中联通和中电信的网络比作高速公路,那么《微信》就是在公路上行驶的客车,用户则是汽车里的人。客车上高速要收费,人坐客车也要收费。有人会说出了流量费,但很多用户的上网环境都是Wi-Fi或这包月用户。这些不足以维持高速公路的运营和升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运营商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建设3G/4G网络和发展智能终端。以中移动为例,为建设TD-LTE网络,2013年的投资就需要增加400多亿元,原本这些成本都将转嫁给用户,但是想在却被《微信》揽在了身上。

  于是,无论是运营商对于《微信》为代表的OTT的激烈反应还是传言中与腾讯的流量包合作,这些都反映了运营商对《微信》的恨。既然恨,那么运营商会有些什么反制手段呢?或许基础网络资源将是运营商最大的杀手锏。只要基础网络资源掌控在手中,在盈利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运营商如果对《微信》等产品采取按时长或者类似于短彩信条数的方式来计费,就会对其现有的运营模式造成级大的影响。而且,中移动今年公布即将推出的“融合通信”也是即将憋出的反击大招。

  除了通信运营商之外,IM领域的竞争对手也在加紧追赶的脚步,网易的《易信》,阿里巴巴的《来往》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力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当然,还有不少细分领域的IM产品也在《微信》还没有涉及的领域开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例如主攻陌生人交友的《陌陌》,以及主攻K歌交友的《唱吧》,这些产品在将来都将是《微信》的强大对手。

  其实《微信》到底有没有危机我们从股市上就能一窥端倪,这一两年靠《微信》撑起来的腾讯股价迅速下跌就是《微信》危机的铁证。有了危机不可怕,如何解除这困扰自身发展的内忧外患才是《微信》现在最该做的事。

  写在最后

  目前,《微信》的增长速度已经放缓,危机正在加剧,腾讯自身也在通过很多手段和措施消除危机的影响或者延缓危机的发作。不过,这些手段能见多大的成效还殊未可知,毕竟背负着9亿用户的《微信》可是一个庞然大物,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无疑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体量越来越重,危机也越来越重的《微信》到底还能走多远,还要拭目以待。

  文|蒋舒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