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制作缤纷的灯光尾迹
- 来源:影像视觉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摄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6-23 15:59
我们将告诉大家,如何逼真模拟慢门拍摄的效果,丰富夜景照片的画面表现力。
想要拍摄出精彩的夜景,一个方法是将相机架在三脚架上,然后使用速度较慢的快门拍摄来来往往的车辆,捕捉色彩缤纷的灯光尾迹。明亮、温暖的灯光与夜间暗淡、阴冷的景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能为静止的画面加入强烈的动感。
在本教程的最终结果中,我们添加的灯光尾迹同时也在左侧的车辆与右侧模糊的人物之间建立了画面上的联系。使用相机拍摄灯光尾迹效果免不了反复尝试,才能得到最终期望的效果。我们需要尝试不同的光圈快门来控制尾迹的清晰度和长度。
另外在拍摄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注意现场的光线变化和车辆的行驶速度等不可控因素。幸运的是,在Photoshop的帮助下,我们可以通过画笔等工具的运用,为画面中添加惟妙惟肖的数字灯光尾迹,同样能起到增强作品趣味性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将告诉大家怎么样为平面的笔迹添加深度感与方向感,让它们看上去更像是真实的灯光尾迹。另外,我们还会告诉大家如何通过混合模式的设置让光线与背景真实地结合在一起。使用数字手段为画面中添加灯光轨迹,我们就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它们的长度,而不用再去操心各式各样的曝光组合问题。
后期处理
教程中,我们将使用液化命令为尾迹添加微小的抖动变化,模拟出路面的起伏不平给灯光尾迹造成的影响。最后,我们将告诉大家如何使用调整图层创造出周围环境被灯光照亮的效果。
打开文件
打开Photoshop,执行“文件>打开”命令,选中一张类似的车辆照片,并单击打开按钮。此时建议使用RAW格式照片,我们会对色调进行调整,照片会自动在Adobe Camera Raw对话框中打开,我们将在这里对照片进行初步的调整。
调整曝光
从右上角直方图来看,画面主要信息都集中在亮部,还略微过曝。为了还原过曝的天空的色彩与细节,我们将曝光滑块设置为-2.20。然后将高光设置为-22,更进一步还原高光区域的信息。现在直方图上的影调分布变得理想许多。
反差与色彩
将阴影设置为+36,在不影响已经调整完成的高光区域的前提下还原汽车的暗部细节。将自然饱和度的值提高至+30,增强画面原本较弱的色彩表现。最后将色温的设置值降低至4750,与之后暖色的车灯尾迹形成更加强烈的反差。
新建图层
完成画面色彩影调的基础调整工作之后,接下来,就轮到创意调整的部分了。单击打开图像按钮,将RAW文件导入Photoshop。执行“图层>新建>图层”命令,在弹出菜单中将其命名为“尾迹”,单击确定按钮。新图层将出现在图层面板的最上方。
选择画笔
从界面左侧的工具栏中选择画笔工具,界面上方选项栏将自动变为当前使用工具所需的设置选项。打开选项栏左侧的画笔预设选择器下拉菜单,Photoshop在这里为我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系统画笔供我们使用,选择其中的喷溅59像素画笔。
选择颜色
在画笔预设选择器面板上方将画笔大小提高至150像素,单击工具栏下方的前景色色块打开颜色选择器对话框,选择大红色作为灯光的尾迹颜色。如果希望完全遵循教程的设置,可以使用H12、S95、B86的设置值。单击确定按钮。
绘制尾迹
使用画笔在车尾灯处单击,创建第一个发光点,然后将鼠标移动至画面右侧合适的位置,按住Shift键再次单击鼠标,得到一条笔直的尾迹。在图层面板中将“尾迹”图层的混合模式设置为变亮,显示出下方画面的细节,创造真实的光照效果。
调整颜色
再次单击前景色色块打开拾色器面板,将前景色设置为黄色(H48、S62、B93),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个新的名为“黄色尾迹”的图层,将混合模式设置为颜色减淡。使用大小为100像素的画笔沿着红色的车灯尾迹线条再添加一道黄色的尾迹。
调整透视
在图层面板中,按住Shift键依次单击,选中两个车灯尾迹图层。执行“编辑>变换>透视”命令,灯光尾迹四周将出现调整框,向下拖动调整框左上角的调整手柄,使得灯光尾迹的开始处变窄,创造出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
旋转尾迹
在上方选项栏中,将透视的调整参考点设置在调整框的左侧中间位置,以此作为灯光尾迹的起始点,在角度对话框内输入-2.09使灯光尾迹的方向与画面整体透视吻合。在调整框内拖动鼠标使尾迹起点与车尾灯位置对齐。
尾迹微调
单击回车键应用尾迹透视变形调整。再执行“编辑>自由变换”命令,拖动调整框右侧的调整点调整尾迹长度,使得灯光尾迹的结束点恰好位于右侧的人物身边。单击回车键应用自由变化调整,完成尾迹的定位。
添加抖动
在图层面板中选择黄色尾迹图层,执行“滤镜>液化”命令。选择旋转扭曲工具。将画笔大小设置为200,画笔压力和画笔速率均设置为50。沿着灯光尾迹随机单击并上下拖动鼠标,模拟出车身随着地面起伏而造成的抖动效果。单击确定按钮。
不透明度
选择尾迹图层,重复上一步的操作使用液化滤镜对尾迹添加轻微的扭曲效果。然后,将图层不透明度降低至76%,显示更多背景细节。类似的,将黄色尾迹图层的不透明度设置为87%,使其与下方的红色尾迹吻合创造出更加偏向橙红的光线效果。
提亮尾灯
创造一个新的透明图层,将其命名为“尾灯”。选择画笔工具,打开画笔预设选择器挑选一款圆形柔边画笔。将前景色设置为红色,在尾灯上单击若干次,创造出朦胧的灯光效果。选择3个灯光效果图层,执行“图层>复制图层”命令,在弹出对话框中直接单击确定。
复制与变形
执行“编辑>自由变换”命令,在调整框内拖动鼠标,将3个复制的图层拖动到车的右尾灯位置上。适当拖动四周的调整手柄,根据画面透视进行变形调整。最后,单击回车键应用调整,在图层面板中将复制的3个图层置于原始图层下方。
添加环境光
选择背景图层,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新建调整图层按钮创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在弹出的属性面板中,勾选着色选项,将色相设置为12,饱和度设置为34。使用快捷键Ctrl+I反向蒙版,然后使用白色柔边画笔在蒙版上涂抹,还原被光线照亮的区域。
镜头眩光
执行“图层>新建>图层”命令,将新图层命名为“镜头眩光”,将模式下拉菜单设置为叠加,勾选下方的填充叠加中性色选项,单击确定按钮。执行“滤镜>渲染>镜头光晕”,将镜头类型设置为50-300毫米变焦,亮度80%,单击确定按钮。
调整眩光
最后,从工具栏中选择移动工具,再拖动图层,调整眩光在画面中的位置。由于图层混合模式被设置为叠加,因此光晕会自然地与画面结合在一起,给原本单调的尾迹加入少许明暗变化,使其看上去更加真实、自然,没有后期处理的痕迹。
翻译:黄一凯 编辑:乔枫伟 美编:刘丽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