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光东 互联网老人

  • 来源:女报•时尚
  • 关键字:奇虎360,于光东
  • 发布时间:2014-06-28 16:25

  于光东是少数在工作与爱好中寻找到平衡点的男人。

  他在奇虎360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之路。2006年,他刚27岁,创立了360销售中心;2009年,他创立了360上网导航产品部,对沉闷了10年的行业开启颠覆之旅,一举超过hao123,成为行业第一,那一年,他刚刚30岁。

  2011年,于光东32岁,他是奇虎360史上最年轻副总裁;2014年,他35岁,荣升高级副总裁,尽管他自认为尚年轻,人们却习惯称他“老于”。

  Q:《女报时尚》

  A:于光东

  Q: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习惯称您为“于总”,据说您并不那么喜欢。您更喜欢的称谓是?

  A:直接叫我老于,大家都这么叫,你当我是少年老成吧,这个称谓比较亲近。

  Q:“老成”这件事有让您在创业过程中会少一些挫折和困难吗?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先生曾说:“我是中国互联网业最大的受害者,被抹得黑黑的,比黑人还黑。”在创业期间,这样的感触您是否也有?

  A:我可能没有他那么痛苦,但经历是相似的。老成只是行事风格的一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你问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不同的磨难。别人说360是一帆风顺的,那些都是表象。其实都会有经历,才能有成长——我也是如此。之前受过很多的挫折和困难,甚至在很多的时候有过迷茫和彷徨,现在无法几句话说清。创业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你身在其中,有时会看不到未来。人在看不到未来的时候是最痛苦的。

  Q:有人说越优秀的年轻人越难坚持创业,因为他们在职场上的选择太多了。对您来说,权衡事业抉择时,考虑最多的方面是什么?

  A:一件事,能不能让你做起来有动力,有期待,在我看来很重要。事业对于我来说就像赌博,当自己放弃了很好的工作机会和薪资来到一家新的公司,你多少是有期待的。全中国有不少于几万家网站,但真正有机会做成功的,能占到三成就不错了,能上市的更少,这几率像中彩票一样,所以我理解的是能坚持下来的都不一定是胜利者。最开始我们有近三百人,后来才不到五十个。有的人能把挫折换为一种动力,或者可以转换成他继续努力和前行的一个方向,事实上更多的人会把它变成一种阻力或者是一种压力。

  Q:压力很大,无法变成动力的时候怎么办?

  A:玩几门爱好,我知道许多有能力的人,他们都有不少的业余爱好。

  Q:但很多年轻人的工作八小时之外,很多时间消耗在交通和加班上。私人空间不大,职场幸福感差别挺大的。

  A: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位不一样。而且你要知道,没有人可以帮你安排一切,满意是自己调整出来的。很久前我看过一本佛学书,它有讲到过幸福是什么样的状态——其实幸福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面,并不是某个客观的状态,完全是一种主观的思维模式和想法。说白了,在有限条件里,创造幸福感与你的人格有着紧密的关系。另一方面,在社会角色上来看,人活着,就是为了争取更幸福,为自己,为家人,争取更多有效资源,幸福是有付出和收获的。

  Q:有点宿命论的感觉,但欲望催促人成长,也会产生不满。

  A:怎么说呢?很多人,特别是爱折腾的或者说已经折腾得有些眉目的人,尤其是企业家或政治人物,往往都会皈依宗教,是让心里有寄托吧,他们的欲望是在做减法。其实物质手段的提升是怎么样都赶不上凡人欲望的奔跑速度。只有让欲望放缓一些,才能让自己的内心跟上奔跑的脚步。

  就像360°,360是个圆的形象,圆又象征完美,我觉得世界就是圆的。

  你的所有注定了你的轨迹、终点,在哪里多一点,少一点,最后都是由自我本身,去决定终点的。

  至于宿命论,是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的。尤其是在扩大你的愿望的时候,你会发现有许多力所不能及、心有所不怠的事情会随着你的处境变化而变得复杂,除了努力外,其他的也许你都不用去做。和欲望关系不大,有些事是你不得不做,或者需要你当时去做的。

  Q:圆满虽然代表着完美,也可能会被理解为圆滑、没性格。在您的团队中,您最无法容忍怎样的事情?

  A:不说个人,从团队来说,我们的团队是非常不能容忍那种模棱两可,以及总想着跟别人做一样的东西的人。既然是做科技,就需要创新,就要跟别人不一样——才能拉开差距。事实上,大家都喜欢用自己既有的价值观去观察别人,要求别人,可能对于我和我的团队来说,更喜欢多元化一些。太多人和公司都爱装了,不过那是别人的喜好,我们不是,这么说来,我们还是比较low的公司了吧。

  Q:能用易懂简单的方式,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这些年的创业感触吗?尤其是针对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

  A:不能说意见或者建议,仁者见仁而已。大家遇到的情况不尽相同。不过说起来,国内创业者有几个比较容易发生的错误,这个可以用大家都知道的寓言故事说明白:比如,南辕北辙。很多时候创业型公司发展的方向本身有问题,年轻的想法容易创新,但也常常疏于周全。因为种种原因融到资了,但最后会发现方向不对,所有努力都白费;再一个就是守株待兔,很多人取得成绩,完全是运气好,可是捡到兔子后,又要固执地在一个地方蹲着,盼望下一只兔子撞过来。这样的几率太少了。所以你看到很多公司成功得很快,但昙花一现。还有一个,是刻舟求剑。尤其对于现在跟互联网沾边的公司,更新换代特别快,无论是思维模式,还是做事方法,唯快不破。你可以在失败的地方总结经验,但不要在一个所谓成功的地方做,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或许就是昨天的经验和判断,拿到当日当下,因为变化,已经没有意义了。

  Q:读书的时候,您有没有想过自己以后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您觉得现在自己满足期望了吗?

  A:年纪小的时候,我比较认同男人应该自信、成熟、强大。那时候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搞定人和事,有魄力,也可以不卑不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所谓的成功。但随着你成长成熟,很多想法是会变的。我现在会对很多事情的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有强烈的兴趣——比如说,会对极限运动等感兴趣,因为你并不知道你能不能搞定它,有点冒险的意味。挑战不确定因素,感受会完全不同。

  Q:在工作之外,您喜欢哪种“挑战不确定因素”的生活方式?

  A:我自己本身就很喜欢看话剧,更喜欢参与其中,就是演话剧。

  Q:听说您还自己整了个话剧团?

  A:对,早在2003年我就成立了自己的话剧团队。自导、自编、自己演,你肯定不知道,当时做的那个《七年之痒》还得过奖的,从那时候一直坚持到现在,演了快70场了,你能想到的北京所有话剧舞台,都快被我们踏遍。我从宣传到卖票全都自己干,现在也在坚持,但是可能平台比之前会好些,相对比以前也会容易点。

  Q:很多人都在跨界演话剧、做剧团之类的。其实很多年轻人都有爱好,但玩得像您这么专注的,真的不多。您觉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吗?“玩物丧志”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

  A:话剧这方面,我完全当成爱好去做,你知道一个人有爱好又能去实现,那是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事情。这是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你不去运动、玩艺术,一样也会被信息包围,消耗时间和大脑。至于精力有限——我喜欢的东西不少,刚才说的话剧、滑雪、台球、足球,我都玩儿。我一直想做的就是互联网里话剧演得最好的,在话剧圈里是最懂得滑雪的,在滑雪的朋友中最会打台球,最后,在会打台球的人中,最懂得足球……其实爱好多一点没有任何坏处,你完全可以在这些爱好中结识不同的朋友,得到不一样的信息和想法。而且爱好多的人,比较容易得到快乐。这些志同道合的人,非但不会让你“丧志”,甚至会启发你另一种思考。

  Q:说到底真正让您最满足的是工作和生活,您觉得自己结合得挺过瘾。

  A:没错。我现在做的其实还是偏产品和技术这两块,单纯从这个职能方面说,我算是奇葩了。其实本身从人来说,是分两条线的,你的事业线和生活线,这可不是手相,而是实实在在的我们每一天中的,这两条线组合在一起才会更出彩,很多人会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那样会很没意思。生活阅历的很多积累,对事业其实有重要的帮助,这是我坚定的态度。

  Q:人们常说三十而立,现在走过而立奔向不惑,您感觉自己在各方面有什么变化?请您和我们的读者分享。

  A: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有的人心理年龄大,有的人反而心理年龄小,这个是跟先天性格和后天的成长环境相关联的。

  我20多岁的时候有意穿比较成熟的衣服,说话会刻意一板一眼;但是现在,我倒并不是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自我意识比较强。特别要说的是,在亲近的人面前,甚至会有些让人觉得任性,但这绝对与成熟与否无关,更多的是简单的心态,面对亲近的人,不端着,这样大家都不累。

  现在我还喜欢琢磨另一面儿的事情,比如说一些伟大的人的缺失面。你会发现琢磨多了,对人也会越释然,无论好的坏的,得失利弊,你都会通透很多,少了很多的纠结。不单是事业庞大的人面临的问题多,许多一事无成的人也同样纠结,我觉着那是因为心里装下的世界太小,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是非。心大了,事儿就小多了。

  采写_宛冬 设计_Fenice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