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屌丝”发力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大好,长期趋势及国家战略地位的确定,形成了新能源汽车投资的逻辑,但行业将出现分化,微型电动车市场化进程将加快。

  2014年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部门正抓紧制定公布车型目录。

  微型电动车顺势而为,野蛮生长,成为中国特色的产业化选择。

  结合近期政府持续出台政策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未来仍将持续加码,市场放量将加快,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浪潮已经来到。

  发展刻不容缓 条件已经成熟

  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扶持投入鼓励发展不会放松。面对四大核心根源,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很难低于预期。

  首先,PM2.5问题已经显性化,明显危及民众健康。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具体目标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调,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公交、环卫等行业和政府机关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采取直接上牌、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个人购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其次,石油短缺将危及国家安全。2005-2012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依次为42.9%、47%、50.5%、51.3%、53%、53.8% 、56.7%、58.7%,预计在2020年将高达80%以上。石油安全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随着汽车保有量确定性增长至3亿辆以上,原油依存度上升的解决之道就是提升新能源汽车占比,降低汽车用油需求。

  再次,油耗限值快速下移将危及车企发展。工信部要求整车企业2015年第三阶段油耗限值达到7L/100km, 比第二阶段下降20%;2020年第四阶段油耗限值达到5L/100km,比第三阶段下降29%;对于整车企业压力巨大,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用于转型整车企业的制度红利,按照《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一辆纯电续驶里程超过5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能够折算为5辆零油耗汽车。

  最后,技术差距将危及自主品牌生存,新能源汽车技术将一定程度缩小国内自主品牌在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和整车底盘方面的技术差距,“弯道超车”的逻辑具有足够的理论支撑。从产业战略发展考虑,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部委层面长期关注的产业方向。

  发展新能源汽车,除了显性的作用以外,还需要注意: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路线下,新能源汽车是未来能源架构中的核心要素之一,行业的发展可以打通新能源供应链条,拉动产业结构升级。因此,为实现新能源汽车巨大的外部性,世界各国政府都是电动车的第一推手,并成为产业竞争的热点,产业步伐非常大,技术比拼暗流涌动,欧美正在快速超越曾经领先的日本,而中国正在迎头赶上,不加快这一领域的跟进,将失去产业竞争地位。

  此外,新能源汽车真实的产业发展速度实际是超预期,不提电池成本等因素,首先从销量数据看,通用Volt、特斯拉Model S、日产Leaf的导入曲线已经超越Prius(普锐斯),因此新能源汽车从2013年的21万辆增长至2020年的600万辆,潜力很大。在全球以及中国,消费者教育已经收到效果,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省油、环保、牌照优势深入人心,成本、安全的认识也增加了消费信心;此外,基建跟上会加快普及,因为充电设施增加,电动车里程要求下降,电池减少,价格下降,车辆规模增多,充电设施回收期缩短,良性循环持续形成。

  新能源汽车路径前瞻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该怎样发展,该怎样带动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购置税优惠出台,以及未来可能的全国补贴目录,都将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彻底加速,因为这两项政策鼓励民营资本的涌入,微型电动车(锂电)将会快速放量,并实现新能源汽车2015年50万辆的销售目标。

  下半年以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呈现“高富帅”和“屌丝”共同发力的局面,中产阶级会被新能源汽车风潮包围,他们可能是最后接受的人群。因为“高富帅”追求的是电动汽车的高加速性能、安静舒适、高电子化配置,“屌丝”追求的是便宜、便利和省油;而中产阶级因为消费理性、充电条件不成熟等原因,暂时停留在观望阶段。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成本下降、充电设施陆续完备、牌照和节油成本优势凸显,消费主力的中产阶级将会快速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大幅上升。

  在发展模式方面,不得不提的是康迪模式。康迪三款车型分别在2013年5月20日、2013年9月23日、2013年12月2日进入了全国第248批、第253批、第255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2014年1月2日,康迪与吉利 “联姻”成功,双方的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有望进一步整合双方在电动汽车方面的资源。

  除了康迪以外,时空、众泰、奇瑞也瞄准了这个市场。

  相比传统汽车、传统电动车,微型电动车因为性价比高、实用方便,得到了消费者青睐,这是因为:(1)城乡结合部是需求的主要市场:当前,国内城乡结合部汽车市场需求规模庞大,优化设计的锂电微型电动车充一次电可行驶300公里左右,微型电动车的使用成本还不到传统汽车的1/4,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2)城市城区潜在市场空间巨大:国内大部分城市城区车速限制在70km/h以下,因速度限制,车速很少达到60km/h,调查结果显示,微型电动车在城市中使用仍然可以满足很大一部分消费者需求。另外,对于非汽车用户,升级交通工具的需求意愿也很强烈,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超过5亿辆自行车、8000万辆摩托车、近6000万辆电动自行车,三者总量超过6亿辆,这部分消费者有升级交通工具的需求,微型电动车的替代市场空间广阔(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和乡镇)。

  从2014年上半年的产销量情况来看,微型电动车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康迪居首,众泰也处于前列。并且,由于微型电动车对政策补贴极为敏感,下半年随着各地补贴政策的落地,微型电动车销量有望提速。2014年有望冲击3万辆大关,占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40%。

  “康迪”模式可能会被快速复制,锂电池->康迪->吉利资质->“80-80”电动车,包括新出现的多氟多->新大洋、时空->众泰汽车贴牌,容易催生新能源汽车的屌丝经济,形成全面合作的共赢模式。对于“吉利”,全面转向新能源汽车有技术和品牌风险,因此借资质给康迪,在收资质费的同时,发展“康迪”电动品牌,同时还能拿到排放指标(1辆纯电动抵5辆零排放车);对于“康迪”,从传统“铅酸电池”、“两缸发动机”的山寨市场脱颖而出,同时产品具有整车资质,能够上汽车牌照、领国家补贴,放量后基本是暴利;对于消费者,主要是屌丝消费者,如果售价在2万-3万,对比传统低速电动车(铅酸、两缸发动机),康迪电动车身份被洗白就可以正常上路;对于地方政府,销量目标的要求终于可以完成,地方企业也盘活,汽车尾气排放的压力也减轻不少;对于中央政府,总体2015年50万辆目标实现了,节能减排治霾,获得重大突破,损失的几百亿补贴更加安全和有效,新能源汽车领域盘活企业、解决就业、绿色经济,符合经济转型大背景。

  关于2015年目标的实现,这两年落实的方式方法还在摸索探讨。但依据两批申请共40个示范城市的计划目标加总,33.5万辆新能源汽车,明确私人领域的目标7.7万辆,公共领域的目标25.8万辆。此外,2014年销售实现8万-10万辆是比较合理的预测,来源包括:公交客车(2.5万-3.5万)、出租车(1.5万-2万)、政府采购专用车(1万-2万)、私人购买(3万)。公交采购会最快体现,各大城市规划的政府政务用车采购也将会陆续出台,私人购买在补贴落地后形成真实销量。

  作者为海通证券分析师

  邓学/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