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秦:低研发难撑高科技

  网秦近年来在营业收入方面保持高速增长,然而,作为一家移动互联网高科技公司,其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降低,也远低于主要竞争对手奇虎360。进一步分析表明,网秦没有给研发人员开出有吸引力的薪酬,其核心竞争力堪忧。

  网秦(纽交所:NQ)自2013年10月以来开始掉入浑水做空漩涡之中,至2014年7月10日股价跌幅已高达80%多,加之2013年经审计的年报迟迟未能发布,以及审计委员会主席突然离职,而主审事务所普华永道又提出要扩大审计范围,网秦在资本市场上一时风雨飘摇。

  抛开网秦财报是否虚假不谈,相比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网秦在经营层面的核心竞争力值得重点关注。

  研发费用占比逐年下滑

  网秦自2005年成立以来,就宣称是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高科技公司。在2011年,公司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全球科技先锋”,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十家可能改变人们生活的科技公司之一。根据其主页介绍,网秦一直将自主研发创新和掌握核心技术放在首位,拥有全球最大的手机安全专业研发团队,持有近100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移动信息安全相关专利。

  由于网秦在多个场合声称奇虎360(纽交所:QIHU)是主要竞争对手,且两个公司均于2011年在纽交所上市,因此,对比两个公司营业收入和研发费用有助于了解网秦的行业竞争现状。

  网秦在2013年的营业收入为1.97亿美元,约为奇虎360的30%。但网秦营收增长率最近4年都在110%以上,营收增长率并不逊于奇虎360。作为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高科技公司,研发开支应该是两家公司经营成本的主要内容,也是公司持续竞争能力的核心指标。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研发费用一般不得资本化,且需要在利润表中明确列示研发费用金额。两家公司历年的研发费用情况。可以看到,网秦研发费用总额最近两年不到奇虎360的7%。更重要的是,网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下滑,从2009年的43.9%下降到2013年的8.9%,下滑速度惊人。反观奇虎360,其研发费用各年相对稳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约为40%。自然,由此产生的疑问是,在竞争激烈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为何网秦的研发费用率会逐年下滑?网秦不断下滑的研发费用率是如何支撑公司在收入方面的高速增长?

  遗憾的是,由于绝大部分美国上市公司是按照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导致无法获得公司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所收到的现金数额,这限制了我们进一步分析两家公司营业收入的收现情况,因此无法通过公开数据讨论两家公司的营业收入质量。

  研发人员薪酬缺乏竞争力

  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和两家公司的年报,研发费用主要内容是研发人员的薪酬,包括薪水和股票期权价值。另外,研发费用还可能包括研发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和带宽成本等。

  两家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以及研发人数占公司总员工人数的比例。可以看到,2010-2012年间,网秦研发人数占总员工人数平均约为45%,而奇虎360的这一数据则为75%左右,高出前者约30个百分点。从研发人员薪酬结构看,两家公司都对员工采取了股票期权激励(注:公司授予员工的股票期权在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金额由授予日期权的公允价值决定,同当前的公司股价并不相关),但主要是以薪水为主。通过计算研发人员年均薪酬,我们发现,在2010-2012年间,网秦公司研发人员人均年薪(含期权价值)各年均显著低于奇虎360公司。比如,2012年奇虎360研发人员人均薪酬达到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而网秦仅有2.5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万元),前者相比于后者高出56个百分点。如果不考虑股票期权部分,网秦研发人员年均薪水也远低于奇虎360,2010-2012年间,前者的薪水分别是后者的82.2%、86.4%和68.5%。

  上述数据表明,相比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网秦为其研发人员开出的薪酬并无吸引力。加之目前股价严重缩水,其研发人员获得的股票期权实际价值毫无疑问将大打折扣。号称将研发创新摆在公司发展首位的高科技公司网秦,该如何激励、留住和吸引优秀的研发人员呢?

  那么,在其研发人员薪酬远低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网秦的高管是否也拿了更低的薪酬?由于两家公司都属于海外上市公司,根据美国证券监管规则,两家公司均可以豁免披露各个高管具体的薪酬信息,这限制了我们进行严格的数据分析。然而,从公司年报披露董事和高管总体薪酬情况看,在2012年,网秦公司14名董事和高管(包括6名非执行董事)共获得了192万美元的现金薪酬,而奇虎360公司的12名董事和高管(包括6名非执行董事)的现金薪酬之和仅为100万美元。须知,在2012年,奇虎360这12名董事和高管管理的总资产、总营业收入、总员工人数分别是网秦公司的2.78倍、3.33倍和5.07倍。一般来说,规模是高管薪酬的最主要决定因素,而网秦的高管所获得的现金薪酬要远高于奇虎360。相比于竞争对手,网秦公司更高的高管薪酬和更低的研发人员薪酬可以视为公司治理机制不良的一个信号。如果网秦公司不能在研发人员激励方面提出更有效的机制和措施,从研发层面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即使网秦公司有幸能走出此次财报做空事件泥潭,其未来研发和创新能力也会遭遇严重危机,在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行业,这可能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作者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教授

  本刊特约作者 辛清泉/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