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生活全面“网络化”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网络应用,互联网金融
  • 发布时间:2014-08-07 09:10

  手机完全超越PC成为最主要的上网终端,随之而来的,互联网也正在从“广泛”向“深入”发展,深刻地改变网民生活。

  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互联网发展重心也在从“广泛”向“深入”转换,各项网络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网民生活——移动金融、移动医疗等新兴领域的移动应用多方位满足了用户上网需求,推动网民生活迈向全面“网络化”。

  “2014上半年,网民对各项网络应用的使用程度更为深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陈晶晶指出,截至2014年6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2.92亿,较2013年底增加3558万人,半年度增长率12.3%。与2013年12月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从42.1%提升至46.2%。与此同时,手机支付增长迅速,用户规模达到2.05亿,半年度增长率为63.4%,是整体网上支付市场用户规模增长速度的5.2倍,网民手机支付的使用 比例由25.1%提升至38.9%。

  在移动支付的拉动下,移动商务类应用正历经跨越式发展,在各项网络应用中地位愈发重要。“2014年下半年,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移动支付聚合用户的效果显著将倒逼商业银行升级革新,竞争的加剧有利于整体行业水平的提升,从而吸引更多用户促进整个网上支付行业保持快速增长。”陈晶晶说。

  这也是互联网金融类应用第一次纳入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的便捷性打通了资金链条,降低了理财产品管理及运营成本,使个人零散资金获得更高收益回报,因此互联网理财产品推出仅一年时间,用户规模就达到6383万,使用率达10.1%,成为2014年上半年表现最亮眼的网络应用。

  除此之外,《报告》还显示,2014年6月,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已经正式成为国内第一大上网终端。网民在手机电子商务类、休闲娱乐类、信息获取类、交通沟流类等应用的使用率都在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带动了整体互联网各类应用发展。

  对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高爽表示,随着手机网民规模持续的高增速发展和移动搜索流量的迅猛增长,各大搜索引擎企业也在加速对移动端的开发与建设,并利用PC端优势为移动搜索业务导流。移动搜索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搜索引擎企业及其他互联网企业竞相争夺的重要流量入口。

  但不同于桌面搜索时浏览器是集中入口,移动搜索正在呈现出搜索应用化的特点,不仅各大搜索引擎企业纷纷推出移动搜索独立APP,以及细分领域内容产品与垂直搜索APP,各相关企业都在着力发展应用内搜索。

  同时,从商业模式上课,由于受到屏幕尺寸较小、移动用户使用时间碎片化,以及流量资费等条件的限制,桌面搜索的竞价排名模式并不适用于移动搜索;另外,随着移动设备搜索入口的多元化,如二维码搜索、语音搜索、图片搜索以及语义搜索的逐渐流行,基于关键词的搜索引擎推广营销模式将会受到挑战。“移动搜索的商业化需另辟蹊径,广告将不再是惟一盈利模式,转而寻求其他方式的流量与用户变现将成为重点。”高爽指出。

  本报记者 李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