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西省南丰县美孙甲鱼合作社理事长、县政协委员 杨美孙
夏日的阳光照耀在江西省南丰县桑田镇西源村的甲鱼养殖场,粼粼金波在甲鱼塘中荡漾,而塘边的小屋里,甲鱼妈妈正在柔软的细沙里下着一窝窝乳白色的蛋宝宝。近日,笔者在这里见到了江西省南丰县美孙甲鱼合作社理事长、县政协委员杨美孙。
艰苦创业敢闯新路
杨美孙,1964年2月出生在桑田镇西源村石溪村小组,高中毕业后在村里当过民办小学老师,还担任过西源村党支部书记。
作为—位农民,杨美孙经历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上个世纪90年代初,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他眼看村民们日复—日、年复—年地劳作,可始终没能脱贫,深感无比的自责和内疚。
经过—番深思熟虑,他开始试着养殖甲鱼,经过近20年的摸索和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9月,杨美孙联合30余户养殖户组建了美孙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村民们找到了一条致富增收的门道。
杨美孙是在1995年开始养殖甲鱼的,当时正值南丰养殖甲鱼高峰期,那时经济效益还挺不错,当年的投入几个月后就收回了成本。最可观的年景是1996年,当时甲鱼的价格暴涨到300元一公斤,他从中尝到了甜头,也获取了丰厚的利润。但好景不长,从1997年开始,甲鱼价格便一路下跌,直至从每公斤300元跌到30元,行情持续低迷。2002年夏天,全县遭遇了特大暴雨,他的甲鱼塘几乎全被洪水冲毁,损失了三分之—的甲鱼。眼看众多的养殖户纷纷转行,当时他失落过、徘徊过,可最终却没放弃。
在后来几年的养殖中,杨美孙—边认真摸索,积累养殖的经验,一边分析行情低迷的原因。除了因盲目跟从,造成市场严重饱和外,他认为最主要的还是甲鱼品种品系存在问题。从1995年至2007年,绝大多数养殖户养殖的大都为中华甲鱼品系,其不仅生长速度慢,而且产蛋量低,经济效益差。要想在甲鱼养殖产业中异军突起,必须改变甲鱼的养殖品系。经过多方市场考察和比对,杨美孙了解到日本甲鱼品系生长快、裙边宽,市场前景较好。于是2007年秋,他前往浙江购买了该品系种鳖100余公斤开始试养,没想到第二年不仅收回了购种鳖的成本,还赚了钱。于是他不断地扩大养殖规模,同时认真地总结养殖经验。
组建合作社抵御风险
同村的村民看到杨美孙养甲鱼不仅赚了钱,而且效益显著,都纷纷效仿。看到村民们热情高涨,杨美孙在自己的甲鱼塘办起了学习班,把自己积累多年的养殖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并且自费为村民联系购买了种鳖。
不过,随着全县甲鱼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甲鱼蛋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且因西源村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商贩经常压价收购,一度出现卖蛋难的现象。在县老年科协及桑田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2011年9月,杨美孙联合一些养殖户组建了养殖专业合作社,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成立合作社后,他们与浙江龙头企业和浙江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商贩的盘剥,蛋价一下子比南丰市场价每枚高出0.2~0.3元,利润大大增加。同时,他们直接与浙江大型饲料公司联系,统一购买甲鱼饲料。南丰县城同样的饲料每包售价250~260元,而通过他们合作社的运作每包只需230元,喂食的小鱼每箱也便宜5—10元,大大降低了养殖户的成本。
随着合作社的逐渐发展壮大,为规范管理,杨美孙对社员进行“五统—”管理,即统一购买甲鱼母种、统—消毒、统一购买饲料、统一清杂、统一销售,并在每年换种清塘时,由理事会现场监督,将不是一个品系的甲鱼进行清理,确保所有甲鱼的纯度,以质量和诚信开拓市场。一系列有力的举措为甲鱼销售打开了市场,沿海客商纷纷到村里抢购。西源村还经国家农业部批准成为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合作社也荣获全县“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2013年还被批准成为了江西省省级良种场繁育基地,而杨美孙本人也因此荣获抚州市“身边好人”、“南丰县学雷锋道德模范”、“南丰县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称号。
杨美孙告诉笔者,在2014年合作社的成员共同协商,计划新开发建设合作社甲鱼蛋孵化室、温棚、苗池等项目。
⊙文/徐晓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