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的幸福》击中现代社会的寂寞感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老大的幸福》 击中 寂寞感
  • 发布时间:2010-05-05 14:03
  总结范伟这几年的演绎之路,他似乎找准了一个方向:平凡人物的苦情人生。让他夺得影帝的《看车人的七月》,口碑甚好的《耳朵大有福》,包括《芳香之旅》都是这路子。在《芳香之旅》中演一个瘫痪多年最终死去的司机,把死人都演活了。这一切都足够证明,抛弃了喜剧元素的范伟依然优秀,《老大的幸福》便是一份佐证式的惊喜,让很多久不追看电视剧的观众又坐回到电视机前,促成了首播当日5.03%的收视佳绩。

  范伟本身就是这部剧的活招牌,摆脱“千年老二”身份的他,第一次上了大剧,第一次担任了监制,三年磨一剑独创了“范氏幽默剧”的开篇。

  但是,《老大的幸福》并非一部喜剧,与《家有九凤》《八兄弟》等家庭伦理剧本无区别,但它更直接也更高明的一点是:将幸福的话题提炼了出来,并且放大化,深思之后还会发现挺具现实讽刺意味。

  故事有个很核心的架子:貌似很幸福的几个兄弟,把憨厚老实的足疗师老大接到北京,他们本来是想影响老大的生活态度,极力安排他来到北京寻找“幸福”,但后来却是知足常乐、幽默仁爱的老大改变了他们,令众人感悟到什么才是触手可及的幸福。

  作为现代都市剧,《老大的幸福》糅合了东北和北京的地域特点,且能明显看到范伟在“搂着演”,他竭力摈弃了与赵本山合作中的夸张,但显然,范伟还是不肯真正舍弃自己的发家特色——玩幽默与抖机灵。比如剧中的“妥了”,以及诸多让人捧腹大笑的台词:“我把你养成一米七八,我把我自己累成一米七零”“什么酒这么贵?打包!没法打包?那有没有漏斗?”“我弟妹就是我弟弟的媳妇,我弟弟就是我弟媳妇的丈夫”等台词都透出小人物的朴实乐观和狡黠。傅老大还独创了“幸福体操”——第一节:走猫步;第二节:想美事;第三节:唱幸福;第四节:大声笑。这或许是范伟将他的艺术追求与喜剧结合在一起的尝试,但结果应该没达到范伟所期望的高度,这其实也归结于范伟在艺术和喜剧之间的纠结,及他骨子里对喜剧的迷信与偏爱。

  本剧具备醇厚的质感,体现出一股浓浓的人情味,但它其实在用家庭故事观照整个社会。剧中的弟弟们事业有成,他们的职业与现实社会中的热点、焦点息息相关——二弟是房地产大亨,三弟是个官迷,四弟是房奴,五弟则是陷入股市的“股疯”,他们各安其位但未能各安其所。最终被救助的梅好竟然没有和老大结婚,老二破产,老三升官无望,老四没当成主角仍然买不起别墅,老五向往贵妇人的生活美梦破灭。可以说《老大的幸福》直面现实不逊《蜗居》,只不过是另外一种“黑色幽默”。

  幸福百态,冷暖自知。老大的幸福是包罗万象的,傅老大用小人物的“无为之事”和“不言之教”诠释最朴实、最纯粹的幸福观。无怪乎导演李路称它具备心灵瑜伽的作用,每个人都能从这个戏里反思到一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易察觉的小毛病、小错位,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老大”是个小人物,却有着戏中白领、精英们没有的大智慧。换句话说,“老大”所表现的就是当代草根版的“庄子”,每个毛孔里都能透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正被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所淹没,他刚好拨动了许多人心中那根温情的心弦,击中了现代社会里的寂寞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