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2009年全球票房进账299亿美元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美国电影 2009年 票房进账 299亿美元
  • 发布时间:2010-05-05 14:35
  3月12日美国电影协会(MPAA)发布了《2009年电影市场统计报告》,2009年美国电影全球票房收入再创纪录,达到299亿美元,相比2008年的278亿美元,增长7.6%,增幅达到4年来最高。其中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票房首次冲破百亿大关,达到106亿美元,占全球票房的36%。除有7亿多美元来自加拿大市场,其余98.7亿美元均来自美国本土市场。海外票房收入193亿美元,占全球票房的64%。

  海外票房仍是美国电影票房重头

  2009年美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193亿美元,较之2008年增长6.3%,近乎北美本土票房的2倍。海外票房与本土票房约2:1的比例已经保持七年不变。亚太地区涨幅最大,票房进账从2008年的68亿美元增至77亿美元,增加了9亿美元,增长12.3%。日本和中国贡献了增长部分的81%。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票房进账99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2.5%,依然占据美国电影海外票房的半壁江山(51%),这是其保持了5年的一个份额。另外,拉美地区票房进账17亿美元,增长3.6%。

  本土票房数字3D拉动潜能巨大

  美国电影协会表示,2009年电影票房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佳绩,得益于数字3D电影的盛行。

  美国3D电影起始于2003年,当年,北美上映了2部3D影片。然而,经过6年的发展,3D似乎并未引起人们太大兴趣,直到2008年,在北美发行上映的633部电影中也只有8部是3D格式。2009年这一局面终于发生了改变。

  受经济衰退的影响,加上电影编剧协会、电影演员工会连续大罢工的雪上加霜,2009年美国电影生产、发行量减少了12%,但在其所发行放映的558部电影中,3D电影就有20部,占4%,比上年增加了12部。其中包括风靡全球的《阿凡达》和《飞屋环游记》。3D票房的收入为11.4亿美元,拿到了106亿美元中11%的份额。

  卖座大片多为“辅导级”2009年在北美本土票房超过1.2亿美元的25部大片中,PG-13级和PG级影片仍居统领地位,占22部。其中PG-13级影片13部,PG级影片9部。

  在票房前5部大片中,PG-13级占了3部,PG级2部。像在全球备受追捧的《阿凡达》和《2012》就被定为PG-13级。前者票房位列第5,票房收入超过2.83亿美元;后者票房位列14,票房收入1.62亿美元。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和迪士尼公司出品的《飞屋环游记》被定位PG级。两片分列北美票房第二、三位,票房收入都在3亿美元左右。

  另有3部被定为R级的影片分列票房第6、第19和第25,在25部票房大片中只占12%的比例。而只有成人才可以观看的NC-17级 影片则完全被排斥在25部大片之外。由此看来,色情暴力的影片在北美影院中并非人们的观影主流,而只是针对特定“小众”消费需求的“特供”。

  值得关注的是,在美国电影协会公布的这个前25名票房大片名单中,适合所有人观看的G级影片竟一部也没有。换句话说,那些内容纯净、老少咸宜的影片也很难得到大众的追捧。

  数字银幕得到迅猛发展

  2009年全球银幕总量15万块左右,其中数字银幕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已达16405多块,占11%的份额。自数字电影诞生以来,北美一直引领全球风潮,目前已有数字银幕7736块,占数字银幕总数的45%。其他地区中,欧洲数字银幕增长最快,在2009年全球新增7605块数字银幕中贡献了大半。从而使北美以外的数字银幕增幅高达86%,总量达到8669块,首次超过北美。

  2009年3D电影成为数字电影的生力军,全球3D银幕由2008年的2543块猛增到8989块,增幅达253%。目前3D银幕占到全球电影银幕的六成左右。3D银幕2005年在北美出现,此后北美3D银幕发展一路领先,直到2008年,其3D银幕总数都超过其他地区的总和。2009年,北美3D银幕由1514块增长到3548块,几乎翻了一番,占数字银幕的份额是45.9%。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3D银幕涨势最猛,由594块增加到3495块,占数字银幕的份额是74.3%。亚太地区由344块增加到1584块,占数字银幕的份额是45%,为全球最低。拉美地区基数和增长数都较小,由91块增加到362块,但其3D银幕在数字银幕中的份额却高达80.6%,为全球之首。

  在影院建设方面,美国电影协会称,近几年来小型影城(Miniplexes,2-7块银幕)数量逐年下降,超大型影城(Megaplexes,16块以上银幕)则呈现增长态势。多厅影城(Multiplexes,8-15块银幕)还是影院的发展主流,近一半的的银幕都分布于这类影城。

  截至2009年底,美国共有电影院6039座,其中638座是超大型影城,拥有全国总银幕数的29%。多厅影城1681座,拥有总银幕数的46%。全美共有电影银幕39717块,其中绝大多数在影院内,还有689块在汽车影院。

  影院稳居娱乐王者之位

  2009年有2.17亿北美人走进影院看电影,占人口(2岁以上)总数的67%,即2/3多。这批电影观众2009年人均观影6.5场次。2009年北美观影总人次14亿,比2008年增长5.5%,人均(2岁以上)观影4.3场次。考察近10年来北美影院入场人次可以发现,观影总人次和人均观影场次几乎没有太大变化。自2000年以来,观影人次最低是2008年的13.4亿,最高是2002年的15.7亿,年人均观影场次从未低于4.2。

  2009年还有3200万北美人每月至少观影1次,他们被称为“常看电影的人”,以占人口10%的比例却贡献了北美48%的票房,成为电影产业的“火车头”。

  年轻一代是观影人的主体,24岁以下的年轻观众买走了2009年北美电影票的半数。12-24岁的青少年,约有5200万,占北美人口(2岁以上)的19%,却贡献了票房的1/3强。

  对比其他娱乐休闲活动,电影在北美表现出突出而恒定的观众忠诚度。2009年电影院入场人次超过主题公园及各类体育比赛的总和。电影作为一项娱乐活动在吸引观众方面的这一绝对优势已经在北美保持了很多年。其中除了娱乐活动的内容因素,票价花费也是北美家庭做出选择的重要考虑。2009年北美一张电影票的平均价格是7.5美元,而10年前的2000年是5.39美元,期间年增长率一直维持在3%-4%左右。对一个四口之家来说,看一场电影花费不超过50 美元。而与此同时,一个家庭观看NBA等体育赛事和游览各类主题公园的价格都在100美元以上。美国电影协会分析说:看电影是一个四口之家最划算的娱乐选择。

  (本文作者为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所研究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