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给人的四点启示

  • 来源:文苑
  • 关键字:姜维
  • 发布时间:2010-05-05 17:22
  一部浩瀚三国史,其实就是人才的争夺史。

  话说姜维被曹魏驻天水分公司经理马遵开除后,为了尽快得到一份工作,好赚钱赡养老母,他投靠了蜀汉公司总经理诸葛亮。姜维(202~264),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人,一代蜀汉名将,相传是诸葛亮的衣钵继承人,在他的身上,既有着理想主义的工作精神,也有着悲剧英雄的无奈与凄凉。漫步史林,我们可以从姜维的故事里得到不少人生的启迪,特别是他对待工作的方式方法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

  找工作一定需要好的伯乐。

  姜维是幸运的,一开始找工作就找到了诸葛亮的门下。《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中说姜维一出场就石破天惊,名声大振,即打败了业务水平过硬的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让人大爆眼球。接着又设伏战胜神机妙算、精通兵法的蜀汉公司总经理诸葛亮,幸亏得关兴、张苞的拼死保护,孔明先生才得以杀出重围,没有做城下之俘。于是,诸葛亮慧眼识珠,给了姜维一个不错的工作岗位。据正史载,姜维在天水关的守卫战中,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战绩,完全是因为曹魏天水分公司经理马遵的胆小疑心才开除了姜维,竟把珍宝当顽石一般一脚踢到了蜀汉公司,让诸葛亮一下捡到了一个大宝贝。都说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此话确实不假。如果没有诸葛亮在蜀汉,姜维未必投降;如果姜维降蜀,没有遇到诸葛亮这样的好伯乐,要想有出头之日,恐怕要费些时日多些周折的。

  有了工作一定要尽快表现。

  在正史里,姜维并没有和赵云及孔明交过手,但诸葛亮在姜维降蜀不久就赞扬姜维“忠勤与事、思虑精密”,又说他“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更难得的是姜维“心存汉室,讲求忠义”。这就很奇怪了,诸葛亮虽然神机妙算,但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把一个新员工看透看穿吧?我认为一定是姜维自己有意识地完成了工作,有出色表现,才得到了诸葛亮的重视和倚重的。姜维找到了工作,自然十分用心表现,好让“二老板”诸葛亮尽快了解自己的才华和品质。诸葛亮一直哀叹蜀中人才匮乏,所以,对人才的考察和发现工作,就抓得比较紧。我们可以从诸葛亮对姜维的赞扬里看出,姜维的上述才华和品质正和诸葛亮鞠躬尽瘁、小心谨慎的工作作风相吻合,英雄惜英雄,姜维的出色表现才有了坐着火箭升官的效果,一下子成为“你办事,我放心”的内定接班人了。所以说,有了好工作,不尽快表现是不行的。

  干工作要有永不言败、永不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打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后,姜维大大小小对魏用兵九次,虽然从来没有打到中原,甚至前三次都是无功而返,但是,姜维的工作却一直在总公司得到大家认可,而且他还有着一股永不言败、永不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他做过蒋琬的副手,在西线得不到蒋琬的支持,依旧徐图发展。费祎继任为总经理后,采取了“缓兵治内”的政策,让姜维英雄无用武之地,可是,姜维没有失去信心,自己在庸、凉二州锐意进取。蜀汉董事长、后主刘禅宠信宦官黄皓,姜维面对黄皓的多次迫害,也依然自强不息,兴兵第八次伐魏。蜀汉公司倒闭,刘禅做了俘虏,但姜维还在继续工作,他假意向钟会请降,并用离间计意图杀死钟会和邓艾,发动兵变而复国。姜维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好好地学习,有了这种精神,就不失为一个好员工。

  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别怕别人责难。

  这一条是我加的,姜维恐怕不知道,因为历史总是由后人评说的。姜维一生忠诚勤勉,在庸、凉二州为蜀汉公司经营数十年,在漫长的寂寞和等待中,他始终充当了蜀汉后期大厦将倾、独木苦撑的中流砥柱、公司之干城。后世有很多人认为他不自量力地九次对魏用兵,拖垮了蜀汉公司,这是有失公允的。蜀国这个大公司的实力就在那里摆着,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不管是战是守,倒闭是早晚的事。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深知只有进攻才是防守的道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而一搏。姜维的积极进取尽管受到了不少的责难,但无碍于他的英名。现在有的人做事情,总是担心“枪打出头鸟”,担心“出墙的椽子先烂”,其实,大可不必。学学姜维,“不以成败论英雄”,让历史来评价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