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行:一家人共做一件事

  • 来源:今日中国
  • 关键字:台湾行,立品图书,文化
  • 发布时间:2014-09-15 09:09

  文化最大的功用在于“化”—化育人心、化成天下。而台湾则把这个“化”做到了分寸。

  2014年8月,我们立品图书一行赴台进行文化交流,回京几天,饱满度日。如果说以前的生活踏实,可以说现在的生活心安,而这云泥的差别,正是台湾之行的因由。

  国立博物院、阳明书屋、台北书院、诚品书店、老师们的书斋,甚至住民宿、逛夜市、路边排档等等,虽然只有短短十日,但是,每到一处,都能切实地感受到台湾是真的把文化还原到了生活中。

  了解道理,最快的就是“行”

  在台湾,提起奉元书院,提起书院创办人——清朝皇室后裔毓鋆,几乎无人不晓。他是隐士,传授的却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他是满族人,发扬的却是华夏奥旨;他属天潢贵冑,自幼遍享王府钟鸣鼎食、锦衣玉饭,中年后却对清苦生涯安之若素;他曾经活跃于历史政治舞台,惊天动地,来台后却旋即隐居民间,默默传授中国学问,前后长达64年。

  毓鋆4岁即由母亲亲授四书,13岁读完十三经。6岁开始进宫陪溥仪读书,师事陈宝琛、郑孝胥、罗振玉、王国维、康有为、梁启超诸先生,习经史子集之学。以私人讲学,外界都敬称其为“毓老”。

  毓老讲经义理,述而不作,以经解经,脉络分明,常有让弟子心神俱醉的新义。64年间,其门下弟子多达2万余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耕读牧童,使得文脉绵存延续,利益后人。此次台湾之行,笔者有幸见到了毓老门下的两位老师—王镇华和林明进,近距离接触,再次感受到了文化的化育力。

  王镇华老师是徳简书院的创办人,曾是台湾中原建筑系副教授,华梵大学建筑系讲座副教授,在大学任教长达13年,著有《百年中国的反省》、《两岸文化的关怀》、文化最大的功用在于“化”—化育人心、化成天下。而台湾则把这个“化”做到了分寸。

  《觉者之路》、《生活里的智慧》等作品。

  20多年前辞去教授之职,抱着“喝粥”的精神创办了“徳简书院”,并发誓要做一个谋道不谋食的君子,把中国文化传下去。谈起自己的老师——“毓老”,王镇华满脸喜气,老师的点滴小事和片言只语都影响了他后来的为人处世。

  进入徳简书院,迎面是一对正体红色对联:“入户闻礼乐诗书,推窗见棠棣芝兰”,正门四个大字“和光同尘”。

  一进门,但见王镇华老师清瘦的身躯着一席白衫,在花白头发富罩的面容里,两眼朗润澈透,与他相遇,腰板不自觉就会直起来。

  王老师热情地招呼着我们,一旁柔慈恬静的师母脸上也泛着微笑。环顾四周,干净整洁的房间俨然是书的森林,多而有序,杂而不乱,最高处摆放着王老师父母的庄敬遗照;门楣上悬挂着朱熹的四字手书“涵养天机”,屋子正中布置着王老师亲手搭建的南华寺建筑模型。也许这是他从事建筑一生的纪念吧。走廊的花花草草在主人精心的照顾下尽心绽放着,俨然是一个读书人“涵养天机”的安居之所。

  “每一个人面对这个巨大的传统时,他有一个身份就是好好地接住它,不要误会它,好好地把它连接下去,也就是承前启后。如司马迁就是一个例子。”

  王镇华对中国文化的彻骨之爱令人动容。他对司马迁有着少有的偏爱:“孔子虽然把五经做了相当程度的整理,可是仍缺乏活生生的生活典范。大家都怀疑有没有人真那样活过。500年后有一位孟子,又说了一堆真正的大话,再500年后有一位司马迁,他的作法不一样。他写了一本书,把这个历史里面真正活出来的精彩人物,具体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态很生动地写下来。他这一本书,就检讨了那个时代,也开创了中国人的典范。”

  王镇华老师告诉笔者,有一次,他问毓老:您106岁脑子不糊涂,是怎么办到的?毓老说:“不想糊涂事,脑子就不会糊涂。”

  毓老的一些话语至今让他难忘:“了解道理,最快的就是行”、“没有文化,就是丑”、“读书第一个就是做人明理”、“人与人的维系,就是情与义”等等,这些都是毓老授课时的点滴流露。不尚玄虚,而重笃行。

  毓老曾说,“不要在我身边转来转去,你去做,我会站到你的身边来。”王镇华没有违背老师的教诲,一直在为延续这个两岸共同的文化法脉尽心尽力。

  与王镇华老师十几个小时的当面讨教中,令我惊讶的是,师母一直在旁默默地做着笔记,时而颔首微笑,时而泪光闪动。我总是会不时地回头看看师母,在她身上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含宏”之力。记起王老师在放弃优厚待遇的教授之职筹办徳简书院时,师母问:你想好了吗?想好就去做,大不了我们陪你一起喝粥!之后的20多年,师母一直在其身后默默支持着。

  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搞国学,殊为不易。像自己的老师一样,王镇华特别在意行动的力量。他说:“说完了,就做一做,道就传出去了。”还说,文化说穿了,就是“做”的问题。他相信,大自然在,天道是不会断的。并告诉我们,他有一个梦想,让下一代人活得没有历史的苦涩,活得直接、明朗、爽气!

  文化是大家的

  台湾之行,我们遇见的另一位文化学者是奉元书院讲师—林明进,他是名校建国高中一流的语文老师,台湾《提升国中语文教学手册》的编撰者。教学30年,著述颇丰。今年7月,炎炎夏日,林明进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到北京教授国学,北京热,国学更热。《大学在说什么》,六天十二讲,凡24小时,他只讲了《大学》一章。光是一个“大”字,就讲了足足两个小时,第一天4小时只完成了“大学之道”。

  “我恪遵毓老师以经解经的讲经手法,原汁原味呈现大学的真精神……毓老要我们接着讲,不能照着讲,谈何容易?这个遗命,骨气硬得很。”他说。

  他的课,没人打盹,没人玩手机。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起经典来通俗易懂,虽是普通的白话,却句句打在节骨眼上,让人感叹“台湾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每次见到林明进老师,都感觉特别放松,这次赴台,再次强烈地感受到了林老师及师母为人的周到与圆满,让人既不觉得繁琐,也不觉得受冷落。深夜去酒店为我们送当地的水果,临走又送书籍、伴手礼带回京……年近60岁的他们跑前跑后,想起这些令人心生惭愧。

  谈起自己的老师—毓老,林老师感动不已。他说老师的身份虽然显赫,却对放牛娃出身的他关爱有加,还曾拉着他的手说:不要小看了自己……

  “连我这个太平山下放牛的牧童,都能来燕山脚下复耕,您们能不努力吗?文化是大家的。”林老师打趣说。

  确实,在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中,林明进从不会小看自己,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们是高远的灯,如日如月,容光必照;我们是流动的水,如蜿如蜒,盈科后进。台湾的教育工作者,谁都不要小看自己;台湾的莘莘学子,谁都不能再做草莓(形容年轻人像草莓一样,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却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烂)一族了。”

  这里的祥和与安宁

  此次台湾之行,印象深刻的还有可以通宵看书的诚品书店。“诚品”成立20多年来,翻新了“书店”老式的经营理念,将其提升为“新文化”的休闲场所。几层楼内看书、吃喝、购物完全满足,完全符合现代人的多元化需求。书店里每个商家的所售物品也是品质极高,文化、经济结合得十分成功,但又使人不觉得商业性强,无形中把图书销售带起来了。

  我们深夜前往,那里依旧人满满的,场景十分火爆。浏览了一下儿童的绘本,色调很是吸引人,适合孩子身心发展。想着这些书也许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大陆,就很欢喜。

  这里的精致和细腻不需多言,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原住民也大接地气—朴厚、热情、大气,我们与老师十几年的朋友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甚至称兄道弟、好不痛快!

  走在台北的街头看不到浮躁与不安,相反却有一种祥和与安宁。不花哨的建筑、缓慢的节奏、干净的角落,心也安稳了不少。

  来这里几日,感觉像过了很久似的,没有他乡的陌生感,一种直接入心的感动,让自己心有所依,甚至更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两岸文化究竟如何能更好地交流?笔者认为,让台湾有德、有学问,通达中国文化的学者多多地步入大陆,把他们所能给予的倾注出来,让大陆同胞受益就好。

  同样,大陆的读书人也可以把自己心中涵养的天地之气融到宝岛去。总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或文化搭台,政治唱戏都显得干巴……文化本是大家的,最善于“调味”,本是一家人,我们共做一件事!

  文|李晓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