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授在安徽的香草情缘

  • 来源:环境与生活
  • 关键字:薰衣草,小团山
  • 发布时间:2014-09-18 09:14

  很多国人知道法国的普罗旺斯是世界著名的“薰衣草故乡”,但很多人不了解,我国安徽合肥东郊50公里外的肥西县铭传乡小团山,是并不逊色于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天堂”。

  小团山原本平淡无奇,海拔仅130米,这座沉寂的小山,因一对回归故里的台湾教授夫妇之故,有了一段有机农业的传奇。

  台湾教授回乡垦山

  安徽小团山与台湾的宿缘,可从晚清说起。晚清著名爱国将领、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练兵之地,就在此山。如今,在小团山一公里外的大潜山脚下,便是新落成的刘铭传墓园及其旧居刘老圩子。

  2004年,美国塔夫茨大学毕业的台湾东吴大学物理系教授郭中一被推选为台北市合肥同乡会会长。传说中的故乡究竟是啥样子?2004年秋,44岁的郭中一第一次来到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探亲。他发现,民风淳朴的家乡还是片未开发的处女地,内心一直想叶落归根的他经过慎重考虑后向亲朋们宣布:我要在父亲出生地,建一座具有国学内涵和文化氛围的香草农庄,发展生态旅游。随后,郭中一又说服东吴大学、大叶大学等十多名台湾教授陆续到安徽考察,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共同出资4000万元人民币租下小团山上200亩贫瘠荒山,构建理想家园。

  1961年出生在澎湖、长在高雄的庄蕙瑛教授是郭中一的妻子,任职于台北科技大学,在台湾从事幼儿英语教研达20年。庄蕙瑛也对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感到厌倦,向往田园生活,于是索性夫唱妇随。2006年6月,庄蕙瑛辞职,带着两个儿子先飞到安徽。在把他们送到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附中读书之后,庄蕙瑛便全身心投入农庄建设的筹备工作中。

  从此,在肥西县城上派镇的大街小巷中,时常会出现一位个头不高、面貌清秀的女士,她背着背包,奔走在各个政府部门办手续。庄蕙瑛的名片上打着“小团山村姑”的戏称,工程材料采买、企业外联、孩子的学习都要庄蕙瑛亲自打理,每天奔波120公里。不久,超强的工作量加上饮食作息无规律,终于把庄蕙瑛累倒了。

  种香草坚持不打药

  妻子病倒了,心疼不已的郭中一急忙于2007年9月辞职救场,火速赶回故乡,开始试种迷迭香、薄荷、薰衣草、柳叶马鞭草、百里香等40多种香草。初来乍到,不但人水土不服,连种子也是。安徽与台湾的气候大不相同,土质也有差异,头一年种植的香草有1万多株死于病虫害,绝境中的郭中一仍然坚持不打农药,他对员工说:“我们靠天收,靠天吃饭!”

  到了第二年,郭中一播种时非常重视生态平衡,在种植各种香草时都混种点白三叶,因为这种草根部有根瘤菌能固氮,从而增加土壤肥力。随着教授夫妻对这里的气候、土壤及香草习性的了解,小团山开始绽放生机,香草植株吐绿时很多鸟飞来了,每天都有很多白头翁来吃害虫,小环境内的生态平衡了。

  2008年暮春时节,漫步香草园,彩蝶飞舞,香气沁人心脾。40多种香草组成五彩波浪在风中起伏,将这里点缀成一个清新的童话世界。许多当地父老乡亲也来瞧稀罕,他们想不明白:这两个高级知识分子为什么不种水稻,就种这一堆杂草能赚钱吗?郭中一笑着说:“以后,你们慢慢会懂的。”

  香草究竟有啥用途?其实,来客不难在小团山会馆营业部的香草展销区找到答案。展示柜面上,香草被制成盆景、香草枕、香草包或精油,每件售价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一对绣着卡通图案、芳香四溢的香草枕头,标价99元,是用1000克薰衣草和柠檬香茅草做的枕芯,枕着这样的枕头入睡,在提升睡眠质量的同时还可促进血液循环。服务生递来一杯浅黄色的香草茶,主料是苏格兰薄荷、柠檬香草和甜叶菊。轻品一口,香味扑鼻,继而唇舌间有一丝凉爽甘甜掠过。

  带动乡亲搞“有机”

  香草农庄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农庄在小团山下租了个100多亩的鱼塘,原先当地农民用鸭粪、猪粪甚至化肥尿素喂鱼,致使池水乌黑怪味扑鼻。郭中一租到手后,清掉污泥并清空了所有杂鱼,撒上石灰暴晒月余,然后重新蓄水。他还在水塘里种上蓼草等吸肥能力强的植物,不到一周,水塘边竟然生出了水葫芦等数种净水植物。郭中一还让员工把那些有机香草来喂鱼,由于采取低密度饲养模式,收获的鱼肉尝着都是甜丝丝的。粗加工后标价40元一斤的香草鱼丸,成为山庄一大特色,鱼丸一周限量生产100多斤,只要在QQ群里一说有货,便有人开车来抢购一空。

  郭中一醉心有机农业,也想带动周围乡亲加入有机农业。果然,附近农民依样画葫芦,结果普通的四大家鱼也卖出比大路货高3倍的价格,因为渔民的叫卖广告语是:“我家鱼喂香草,鱼肉闻着都清香!”

  以香草鱼丸为突破口,自称“小团山农妇”的庄蕙瑛,独创性地在香肠中放入适量迷迭香,亲选上好猪肉,加入红酒曲用高粱酒泡,既防腐,又有清新的香味,一时间香草香肠这种新颖的绿色食品颇受追捧。至于百里香烤全鸡则必须提前预订,因为这里的鸡数量有限。这些鸡是散养的,吃的是香草、玉米和香草丛中的害虫,所以连鸡肉都有种淡淡香草味。

  此外,仅用盐和香草调味的清蒸香草鲈鱼,用台湾鱿鱼干烹制的团山小炒,黑树莓水果沙拉,无不令食客啧啧称道……好玩的是,来小团山旅游吃饭住宿都可摸奖,奖品是山上种植的有机萝卜、香菜、大蒜、青菜等。

  “协同式住宅”迎游客

  站在小团山北大门,抬头望去,只见一排褐红色的巨型岩石围绕着农庄边缘,沿着香草小径拾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幢依山而建的三层小楼,这就是台湾大叶大学建筑系教授徐纯一设计的“协同式住宅”。

  徐教授也是山庄的投资人之一,当年他一直想盖一栋理想中的房子,可台湾人稠地稀,想要找到这样的地方太难了,于是,徐纯一把这栋融合欧洲建筑元素与中国四合院建筑元素的“协同式住宅”放到香草农庄里。这种住宅围绕节约资源来设计,住在院中的几户人家,有共用的厨房、厕所、餐厅及大厅。屋顶依山而辟的空中花园旁不仅有赏景看台,还有露天泳池,夏天是孩子们的戏水乐园,其他季节则是金鱼、睡莲的家。

  协同住宅客房的天花板是全玻璃,晴朗的晚上可以躺在床上数星星。房间四面全是落地窗,每转一次身窗外都是不同的景观。房间里不吊顶不粉刷,连台电视机都没有,习惯看爱情速配节目和韩剧的游客非常不适应,便来提建议。对此,郭中一严词拒绝:“小团山不是游乐园,不提供机械装置让你疯玩;小团山不是快餐厅,不急着上菜然后赶客人走;小团山更不是草草而成的山顶大排档,不会用重口味来迎合客人……小团山有蓝天白云绿地、清风星空香草、鸟鸣蛙鼓流萤,是个供你沉静、深思和舒缓身心的园地……所以想看电视请回家去看,空调也最好不用。”

  2013年1月31日,台湾民族声乐艺术家吴萍康来到小团山举办歌曲赏析会,小团山,又成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艺术沙龙。

  随着小团山影响日趋扩大,安徽省台办和合肥市政府正分别将其申报为对台交流文化基地和市级文化产业基地。

  免费教农家孩子英语

  郭中一的两个儿子初到合肥后,都在中科大附中读书,随后17岁的老大郭延极和16岁的老二郭延铎先后“辍学”,接受父母小灶式教学,主要学习《论语》、《老子》、《诗经》等国学经典,自然科学则全是英文版教材,他的孩子同时还学习音乐、料理香草与下厨烧菜,在快乐中学习。经过两年混合教育,郭中一认为自己孩子初中毕业时即可达到大学二年级甚至大学三年级水平。

  早在农庄建设期,附近农家孩子经常来玩耍看热闹,多年从事教育的庄蕙瑛在职业责任感驱使下,问孩子们想不想学英语。孩子们非常好奇地问这个阿姨是否收费。当看到庄蕙瑛轻轻摇头时,他们怀着忐忑走进最初是地板加凉棚的野外简陋教学点。除了提供免费教学、自编教材,庄教授还教孩子们缝衣服、做蛋糕做冰激凌,而郭中一课余则带孩子们上山辨识植物、施肥、修剪、抓蝴蝶、孵小鸡,让孩子们感知收获的艰辛与惊喜。如今,在台商协会资助下,周末的室外教学点已搬进拥有4间教室的安亲中心,并配备了电脑和100多套全新课桌椅。现在,安亲中心长期有100多个孩子来此免费学习,一些比较偏僻的山村,老郭还会开着车去接孩子们来上课。

  阿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