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会:微笑是最好的交流

  • 来源:羽毛球
  • 关键字:青奥会,交流,羽毛球
  • 发布时间:2014-09-27 07:50

  随着让人震撼的开幕式的隆重上演,第二届青奥会在南京拉开帷幕。跳水世界冠军陈若琳点燃主火炬的一刻,也宣告这场属于青年人的体育盛宴正式开始。

  在开幕式结束的第二天,羽毛球比赛就在南京体育学院体育馆展开。对于这样一次比赛,或许我们可以先抛开竞技体育的胜负与残酷,只看看这项赛事本身,只看看年轻队员们在这个舞台上如何展示自己。

  让全世界都能参加的比赛

  本次青奥会的羽毛球比赛共有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64名运动员参加,其中男女运动员各32名。根据青奥会羽毛球比赛的规则,只有1996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运动员方可参加(本届)青年奥运会。运动员必须从指定资格赛事的男、女单打项目中获得青年奥运会的参赛资格,每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单项的参赛人数满额是两人。为强调比赛的全球参与性,任一单打项目,世界羽联下辖的每个洲联合会都必须至少有一名运动员参赛。在这次比赛中,东道主中国队是唯一获得满额参赛席位的国家。比赛采用先小组循环后淘汰赛的形式,共持续6天,8月22日决出男单、女单和混双的金牌。

  虽说是青年运动会,但是赛场上并不缺乏“小明星”,如世青赛和亚青赛双料女单冠军、日本新锐山口茜,中国的世青赛男单冠军林贵埔,亚青赛男单冠军石宇奇等。对于这些队员来说,本次青奥会很重要,在他们心中,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奥运会之旅,所以格外珍惜。他们也希望从这里开始,开辟一条通往夏季奥运会的道路。

  当然,这样的队员还是少数,绝大多数前来南京参赛的小队员都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对他们来说,参与就是胜利。就像一位来自巴西的运动员,他的父亲就是他的教练。每次比赛间歇,他在潇洒地喝着水,爸爸兼教练还要在一旁给他擦汗。这样“大少爷”的风范,也算是本届青奥会上的温情一幕了。

  “混合编制”的创新

  在青奥会羽毛球比赛的规程中,规定获得青年奥运会资格的选手必须参加混合双打比赛,其搭档则是随机抽签配对。8月8日,世界羽联在总部吉隆坡完成了青奥会羽毛球混双比赛的抽签。

  由于之前并没有相关的抽签经历及规定,所以这次混双抽签也是一次尝试。基本的配对规律是将女子单打组的排名从上往下排列,而男子单打球员的排名则从中间开始从下往上排列,如此组合成混双配对,以保证每一对组合在实力上尽可能接近。比如女单排名第一的山口茜,将与男单排名第27位的乌克兰选手鲁斯兰·萨尔谢克诺夫搭档;而男单排名第一的石宇奇则搭档澳大利亚的乔伊·赖搭,她在本次青奥会的女单积分榜上排名第35位。

  开赛第一天,这样的“混搭”就成为赛场上最吸引眼球的焦点。由于混双组合都是随机抽签决定的,所以很容易就出现了赛场上站着4个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的情况,不同的肤色,不同款式和颜色的运动服,让赛场颇有点“色彩斑斓”的意思。

  场边的教练席上,也坐着来自4个国家和地区的教练。局间休息,教练们各自“认领”一个队员,各种语言齐响,显得混乱,却又别有一番风味。除此之外,教练在其他时间除了鼓掌基本都是沉默的,虽然他们很想和身边的同行交流几句,但他们共同掌握的交流手段也就是微笑了。同样,场上的运动员也基本处于“零交流”的状况,有时队友处理球不合适,小队员总会下意识地一脸不开心地看向队友,可一反应过来这是临时搭档的“国际友人”,满肚子委屈瞬间变成了善意的笑容。

  其实,这样的“混搭”在本届青奥会上并不是羽毛球项目的专利,在田径、游泳、射击等多个项目上也设有类似的混合混编团体赛。做出这样的决定,国际奥委会是希望在参赛人数一定的情况下,能够让运动员参与更多的比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比赛回归体育本源,让运动员在和临时搭档的交流中,学会团结与宽容。此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不会太在意最后的成绩,反而心态更加轻松,可以更好地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最纯粹的快乐。

  文/杨弋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