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机电一手光伏一手汽配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多晶硅,航天,汽配
  • 发布时间:2014-10-09 10:15

  由于企业主营集中在光伏这一强周期行业,为了平抑业绩波动,航天机电在汽配、新材料等行业也有文章要做。

  A股市场在航天军工板块连续做文章,航天机电(600151.SH)受此影响也应声上涨。有人认为这是概念的炒作,也有人认为这是光伏行业反弹的效力,到底航天机电是否具有提高估值的潜力?

  航天机电乍听起来好像和光伏没什么关系,但事实是目前这家母公司为航天军工背景的企业确实是以光伏为主业。

  2009—2011年,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中国进入产能为王的时代,整个行业进入疯狂扩张阶段;2011—2013年,多晶硅的黑暗时代来临,产能明显过剩,市场快速下行,整个行业没有任何环节任何人能赚到钱。2014年,光伏行业全面回暖。

  薄利长收益

  “直到2012年底2013年初,市场价格才平稳上调。”航天机电总经理徐杰对《英才》记者表示。

  从全行业看,光伏产业确实有所回暖。在原材料方面,多晶硅每公斤单价,从去年的15-18美元,上涨到今年超过21美元。

  2014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330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00%,其中,新增光伏电站并网容量230万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100万千瓦。光伏发电累计上网电量约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200%。

  虽然有这样的数据,但是上半年光伏产业还是有很多大厂在破产,生存下来的企业在扩充产能上仍旧犹豫不决。毛利率低,又反向促使企业不得不通过规模生产来赚取利润,可以说整个光伏产业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艰难前行。

  面对这种情形,航天机电采取的策略是稳健发展。在产能为王,也就是光伏产业最疯狂的年代,航天机电的产能也仅有500兆瓦。这样就为企业在周期中进退留下了余地。“目前,我们将原来的生产线潜力全部挖掘出来,产能从500兆瓦增加到了800兆瓦,同时通过代工和其他方式,争取在微利时期能够把产能做到900兆瓦至1G。”徐杰介绍说。

  在周期反弹中抓到机会,在过热时没有昏头,才能生存。这是置身于周期行业中的企业必须掌握的生存要领。

  仅有500兆瓦的产能?这不免让人心存疑虑。据资料显示,航天机电做了400多个电站,2009年中国审批的第一批海外电站其中就有航天机电在意大利和德国的项目。

  当《英才》记者将质疑抛给徐杰时,他并没有感觉意外:“这与航天机电的盈利模式有着密切的关联。”

  航天机电按照BOT或者BT方式建设开发电站。利用自己的光伏设备建设电站,同时做好贷款等融资结构,电站建好,将其出售给财务投资者,最终的运营还是由航天机电来做。

  “我们提供运营服务,这是我们的核心运作模式。”徐杰总结说。

  目前电站的建设运营更侧重长期回报,适合那些比较稳健的企业。这种行业的特点决定了航天机电稳健的作风。

  “光伏电站稳定性强,未来10—20年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且运营维护费用由于这种稳定性也可以轻易计算得到。”徐杰表示。

  虽然模式清晰,但是由于电站产生的利润比较薄,想找到这样的财务投资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确实,在目前中国,融资成本极高,贷款基本要在8%—10%,电站的收益要达到10%—20%,如果在未来20年,每年达到接近20%的回报,对于光伏行业来说几乎不可能做到。

  “相比之下,在德国,利润5%,贷款3%,加上杠杆,融资成本大概也就5%,这样光伏电站10—15个点的回报就能为投资者赚取一个正常的长期收益。这样才比较合理。”徐杰强调。

  多线齐发

  由于企业目前的主营集中在光伏这一强周期行业,如何平抑企业业绩波动,增强公司营收的稳定性成为摆在徐杰面前必做的一件事。

  徐杰正在从公司的第二主营和第三主营中找答案。航天机电的全称是“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汽配一直是航天机电的一个重要业务板块。之前汽配板块在航天机电的营收占比中只占到10%,由于近年来汽车市场的发展,国内汽配企业业绩也随之上行。

  徐杰的目标是,未来汽配板块要和光伏业务比重相当。

  航天机电一直以来在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EPS是航天机电自主研发的,2015年开始配套,另外传感器、电机、中央控制器这些传统配件航天机电一直具有优势,下面的任务就是要做大做细。

  徐杰为此总结了两个方向:方向一,在系统配件方面,产品在细分市场能够成为主打产品,逐步进入宝马、奔驰等高端品牌;方向二,在系统之外要做到整合,这其中包括产品的整合和资源的整合,通过并购迅速将汽配板块做大做精。

  “我们的目标是做几十亿的产业,汽配不存在品牌问题,要做就要做全球最大,通过十年的积累,做到全球配套。”徐杰对汽配板块雄心勃勃。

  第三主营——新材料板块也是未来航天机电的发力点。目前企业正在摆脱低端产品,集中精力在军工、高铁业务,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

  文|本刊记者 昝立永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