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法看环中——同一个“环”的不同意义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环法,环中
  • 发布时间:2014-10-21 09:05

  环中国公路自行车赛5年来逐年提升,获得了各项好评,但和世界最好赛事相比还有差距。赛事秘书长孙立平希望环中国赛能成为国家品牌赛事,并最终从“环中国”发展为“环东南西北中”,将中国更多的区域特点囊括进来。孙立平说:“中国的国土面积很大,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如果做成一段一段,比如环中某一个区域,环东、西、南、北、中等赛事,最后就可以搞一个很有特征的赛段,来为本年度的环中国赛事收官。”如果从环法来看环中国,抛开竞技水平不论,想从“环中国”发展为“环东南西北中”,任重道远。

  环中国赛需要支持

  2008年,环法自行车赛有226个城市向主办方递交了申请,超过了2007年的220个,创造了新的纪录。2006年,兴奋剂丑闻曾经使这一百年赛事蒙上了阴影,不过,它依然吸引了众多城市前来申办。在伦敦作为环法赛起点城市的尝试获得成功后,很多国家都希望自己的城市也能成为赛事起点,其中既有像荷兰、比利时、德国、瑞士、意大利这样的欧洲国家,也有像卡塔尔、日本等距离法国较远的亚洲国家。

  环中国赛尽管在国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还无法做到像环法这般申办城市多达百座,直接的原因就是一些城市对环中国赛的不认同。孙立平表示,环中国赛举办以来,最大的困难便是一些城市对于赛事的不理解、不支持,造成个别赛段之间距离较长,转场不便利。

  有记者在采访环中国赛,因频繁转场编了顺口溜:“今在西安明汉中,后到四川光雾山。一天一个地,宾馆住一天。”无论运动员、媒体还是赛事的工作人员,拎着行李坐大巴直奔赛场后,转场到下一赛段,成了家常便饭,距离较近的也有100公里。从重庆转场到湖南新宁崀山,全程达到800多公里,大巴行驶13小时。更有记者笑称:“这是来练铁屁股。”

  孙立平解释道:“自行车运动的魅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体会到。有些城市有体育氛围,就会积极承办。但有些城市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认识,对安全、组织都有所担忧。所以,在城市的连接上跨度大小不等。”

  专业化运营

  环中国赛本年度横跨陕西、四川、湖南、湖北四省以及重庆、天津两个直辖市,这在中国单项体育赛事运营方面也是史无前例。虽然各方面反映赛事运营在全国是最高水平的,但孙立平也承认,和世界最高水平相比,运营的专业程度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拿环法来说,他们有自己的专业赛事推广公司,从最初只为环法专门设立的公司,到现在触角已经伸到了环西班牙和达喀尔拉力赛等多项赛事,其中也包括在北京举办的环京赛。

  环法推广公司的斯丹芬说:“环法在欧洲早已经不是一项简单的体育赛事。”环法每天需要安排4500人的吃住行,超过2000辆机动车跟随赛段全程,也需要统一调配。在沿途的观众有专业的团队来管理。从指定比赛路线到后勤保障,所有工作都会被他们有序地安排。在每届环法开始的两年前,他们就已经筹备赛事运营工作。环法推广公司也不会忘记每一个提升赛事影响力的机会、沿途城市的车站、书店、超市、加油站,都会摆放印有不同语言的环法赛事手册,内容包括环法赛沿途各种饭店、旅游点、汽车旅馆及服务设施的全方位指南与介绍。显然,环中国赛在这些方面做得还不够成熟。

  “环”的意义

  ESPN记者杰夫·马基高曾这样描述环法:“每年7月的三个星期,环法就是一幕活生生的传奇,让我们沉浸其中。它让电视台每天24小时不间断播放,我们看到的是一幅高清的电子宽屏油画,其中各种色彩形状和阴影交互变换,永不停歇,充满了生命力。上百人骑行翻过山川,穿过河流,穿梭森林和田间,或许直到最后冲刺阶段你才会意识到这原来是一场比赛,其中的过程就像是艺术领域的杰作一样。正因为如此,环法才能够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这就是‘环’的意义。”

  笔者回想着2014环中国赛,是否有如马基高描述环法这般风景,答案是否定的。或许只有四川光雾山赛段可以与之媲美,但很遗憾,媒体记者乘坐大巴从起点直接被拉到终点。每一赛段都是如此,在终点等待选手冲刺。只有少数几名摄影记者乘坐主办方提供的摩托,在特定地点进行拍摄。赛段之间跨度太大,城市道路赛居多,鲜有机会能欣赏到祖国的山川之美。不少记者抱怨,如此一来,环中国岂不是失去了“环”的意义!

  张春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