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不成 就先收购品牌

  • 来源:中国品牌
  • 关键字:自创 收购品牌
  • 发布时间:2010-05-19 09:47
  最近,即将在美国召开的“中美企业峰会”主办方碰到这样的窘境:他们在进行“美国人心目中的知名中国品牌”和“中国人心目中的知名美国品牌”的调查评选时,尴尬地发现,绝大多数被询问到的美国人,虽然每天都要用到“Madeinchina”,但想了半天都想不起哪怕一个中国品牌,一位组织者介绍,他印象里,能被美国人搜肠刮肚想起来的中国品牌,似乎只有青岛啤酒。

  这个尴尬的调查评选,或许可以说明,为什么商务部花巨资在CNN投放的“中国制造”的宣传广告,创意由最初的“中国制造”是高质量和安全的,最后却变成了“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因为中国制造如果真有卓越的质量声誉,最终必定体现在中国品牌上;而目前中国制造的质量声誉,确实只体现在能为外国品牌代工这个层次。作为新晋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中国制造”面临的最紧迫公关任务,也许首先是减少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而非宣传质量和安全。

  是世界制造大国,但却没有让人记得住的品牌,更没有世界名牌。时间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毕竟中国改革开放才只有30年,远无法与欧美国家几百年发展相比,尤其是,可寄望创品牌的民营企业,在中国的真正松绑,不过只是最近20年的事。

  中国为什么没有能力创造自己的品牌,通常还被总结为如下原因:中国国内竞争激烈,致使企业的利润很低,企业无力投入研发;中国企业不掌握名牌的销售技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做得不力;占有垄断地位的国企与消费者缺乏沟通。

  但上述理由或许未必能有力地解释,为什么“中国制造”始终无法让人摆脱质量和安全的担心。要知道,19世纪中叶,“德国制造”从质量低劣的象征到精密的象征,只用了20年,而20世纪50年代,日本产品从低劣的模仿者到精良可靠的象征,也不过20年时间。

  事实上,核心技术的多少和基础科研水平的高低,与中国为什么没有品牌(名牌)的关系被夸大了。譬如中国台湾、韩国,其基础科研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有相当差距,但并不妨碍其工业产品在全世界质量精良的印象。

  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国际技能奥运会”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选手的表现。技能奥运与科技水平无关,只与技能水平有关(比赛项目从工业上的电焊、钳工、车工到服务业的理发、做糕点再到传统的木匠、服装裁剪、刷墙等),凡以制造业精良闻名的国家和地区,从来都是金牌大户,而且金牌榜上最靠前的,几乎永远就是那几个:欧洲的德国、瑞士、亚洲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从没有选手参加,但从中国大陆社会的整体的技能工艺水平看,我们一点不难想象,中国大陆选手参加比赛会有什么斩获。

  一般认为,东亚精细耕作的农耕文化,自然会培养出最有耐心和最仔细的产业工人。但中国大陆的企业与工人,与周边同一文化圈内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相比,在这些方面有极大地落差。固然,长期计划经济下的粗制滥造和无责任心是一个因素,但这绝非全部,因为引入市场经济,在中国已有整整一代人的时间。

  中国制造业为什么不能拥有极为精良的质量?只需要举出一个中国与其他制造大国不同的现象就足够:中国制造业的工人,拥有极高的流动性。

  流动性极高的工人,不可能拥有极高的技能,缺少拥有技能的工人,制造业不可能拥有精良的质量。

  因此,在各种综合的社会环境机制未发生根本改善前,“中国制造”恐怕很难变成质量精良的象征,不太可能产生让人印象深刻的品牌,更遑论世界名牌了。名牌不仅是技术和质量问题,更带有文化范畴的因素。日本生产的高级轿车,在技术和质量上哪怕明显优于欧洲名牌,但价格上却只能比对手便宜一大截,这就是品牌的效应。

  但在“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中,中国企业如果长期只能拿到下游那点微薄的利润,实在与中国拥有的巨大产能不匹配,也与中国劳工付出的辛劳汗水不匹配。而不掌握世界名牌,则难以改变这样的分配格局。

  办法不是没有。既然我们暂时还缺乏能力创造出品牌,但我们好歹还有收购名牌的能力——中国制造业不缺规模也不缺资本,而欧美因为劳动力价格高昂等综合因素陷入亏损的名牌不少,于它们而言,或许是夕阳产业,于中国,则是获取产业分工中高利润和技术的捷径。

  浙江商人收购Kappa,联想并购IBM的PC部门,吉利竭尽全力收购沃尔沃,说明中国人花了20年时间,终于悟出了这个道理。不知道“中美企业峰会”主办者最后能否选出“美国人心目中的知名中国品牌”,如果实在选不出也没关系,因为这个峰会,实际上是组织中国商人去美国购买品牌的。

  对中国企业而言,不能自创品牌,就先收购品牌吧。对中国来说,按人民大学郑凤田教授的话就是:与其购买美国的国债,不如购买国外的名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