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在首届“10·17扶贫开发与全面小康”论坛上,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和包商银行承办的以“特惠金融扶贫政策”为主题的金融扶贫论坛作为平行论坛之一,于下午一点半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范小建出席了论坛。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何宇鹏主持。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广文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普惠金融和特惠金融概念和扶贫思路。普惠金融这一概念始现于2005年联合国宣传小额信贷年,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大力推行,最早由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引进国内。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何广文指出,普惠金融指的是使那些没有享受到以及没有充分享受到金融服务的群体也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格局。这种金融格局可以说是一种愿景和远景,是我们企图达到和实现的一种状态,是一个逐渐趋近的过程,即普惠金融推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金融扶贫的过程。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有一部分贫困群体是难以被覆盖到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实施普惠金融状态下的特惠金融,特惠金融就是在某些地区针对某些特殊群体实行特殊的普惠金融政策。
我国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832个贫困县、片区县,12.9万个贫困村,8249万贫困人口,这样一个庞大的贫困群体却缺乏完善的金融服务和完备的金融体系。何广文认为,虽然现在商业金融已经比较发达了,但是商业信贷对贫困群体有排斥现象,金融扶贫主要对象的经济特征与现代商业信贷要求不适应,因此实施特惠金融是有需求的。他提出,应落实已有的扶贫金融政策,如加强村级资金互助力度、扶贫贴息贷款力度,培育农村小微金融机制,特别是合作金融制度更值得推崇。
针对如何解决金融扶贫遇到的问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认为,最主要是增加金融供给,而增加金融供给的关键就是要鼓励金融创新。他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首先就是要放开金融市场的准入,允许民资开办各种新农村金融机构并限制其经营的区域,只能在当地放款,不能把资金拿到外边;第二是鼓励尽早规范农民合作社内的资金互助业务,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民合作社提供批发贷款;第三是鼓励运用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开拓农村金融市场。
贵州省扶贫办副主任张建以“扶贫小额信贷联动创新助推贵州特色产业发展”为题,介绍了近年来贵州扶贫办在信贷扶贫创新方面的大胆尝试,与金融机构共同探索建立扶贫资金与金融资金有机结合的新型金融扶贫模式。
论坛还围绕农民合作社和小额信贷问题展开了讨论,与会嘉宾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湖北省扶贫办副主任张杰认为,贫困农户首先要解决的不是贴息的问题,而是获得贷款的问题;贫困农户的金融问题,不仅仅是金融问题,而是要把贷款金融问题与贫困农户的组织化程度结合起来,加强贫困农户在发展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其解决贷款发展生产资金的问题,也解决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的其他问题。
陕西省扶贫办副主任丁纪民充分肯定了合作社在引导农民脱贫方面的作用,他以陕西大荔县为例,介绍了通过合作社引入金融的试点经验。大荔县有一个农机和物资配套的龙头企业,政府依托这个公司开展扶贫,把相关的扶贫政策进行整合,包括小额信贷,对企业贴息,互助资金等金融扶贫形式。据他介绍,互助资金的资金管理采用另外的方式,把互助资金放在企业这个平台,涉及到的乡镇,所有的互助资金通过这个平台,由企业给入会的成员担保,因为企业本身发展产品,所以由它担保取得的资金与产业发展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此外,在论坛上,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副部长邰烈鸿表示,目前贫困女性化的趋势突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中有近半数是女性,帮助妇女脱贫致富既是政府的一项工作,也是各级妇联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进出口银行创新部副总经理杨振涛介绍了该行从2007年起与国务院扶贫办开展交流合作的情况,他表示,双方始终以国家扶贫政策为导向,以产业扶贫为核心,重点支持贫困地区的优势产业发展。包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尔诚介绍了包商银行利用互联网金融来突破扶贫工作瓶颈的做法。中和农信小额信贷公司副总经理王静艳介绍了中和农信农村小额信贷经验。内蒙古赤峰市召乌达妇女发展协会秘书长霍桂林介绍了赤峰市的相关情况、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建议。
论坛指出,在今后金融扶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已有的村级资金互助、小额信贷、扶贫贴息贷款力度;另一方面要培养农村小微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成长,建立起农村信用体系,探索特惠金融扶贫政策在今后扶贫工作中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论坛提出,今后农村金融问题应该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一定的政策支持,这样才能在扶贫开发中发挥金融扶贫的力量和效益,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充分享受到金融服务。
□本刊记者 向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