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虞美人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虞美人花,伦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1 16:15
在11月的伦敦,能发现虞美人花的绝不止伦敦塔一处
当年迈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行走在旧王宫伦敦塔下,穿过绵延近百亩的红色陶瓷虞美人花海时,或许会有一个瞬间想起她的父亲。
伦敦塔下的红色虞美人花,是英国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的大型装置艺术。那些陶瓷花代表的是当年在战场上阵亡的英灵。在一战结束时,女王的父亲乔治六世——就是在电影《国王的演讲》中战胜口吃的那位君主——刚年满23岁,当时的头衔是阿尔伯特王子。
作为英国海军军官的阿尔伯特王子,也曾经参与过日德兰海战。这位经历了战争考验的王子是幸运的,因为在那场历时四年的世界大战中全英国有88万多名和他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永远长眠于地下。
在近一个世纪后,这些士兵化身为鲜红的虞美人花,接受国民的祭奠。
血染的土地、红色的海洋
陶瓷艺术家保罗·康明斯和舞台设计师汤姆·派珀联合制作了在伦敦塔外的虞美人花海装置艺术活动。康明斯称,他在寻找纪念一战百年的艺术创作灵感时,在一本一战阵亡士兵留下的日记里看到一句诗一般凄美的话:“血染的土地红色的海,只留下天使的足迹。”于是,他想到用英国传统上纪念阵亡将士的虞美人花,来表达一战中阵亡的英国和英属殖民地的战士们。
构成装置艺术的陶瓷虞美人花是由英格兰南部普利茅斯一家文化工作室所制造的。
艺术家用红花比喻在战争中牺牲者流出的鲜血,而康明斯本人也在纪念牺牲将士的准备过程中流了血。在带领300多工人日夜赶制这些陶瓷虞美人花时,发生的意外事故导致康明斯右手严重残疾,失去了两个手指。
2014年8月5日上午,英国威廉王子夫妇与哈里王子在伦敦塔为这个虞美人花装置活动揭幕,之后志愿者们开始每天在伦敦塔植入新的陶瓷花。而到了11月11日的休战纪念日这一天,伦敦塔外一共被栽上了888246朵陶瓷红色虞美人花——这也正是英联邦战争墓地委员会提供的一战阵亡将士的确切数字。
这一名为“血染的土地、红色的海洋”的装置艺术是2014年和平纪念日的焦点。人们能看到血红的虞美人花从古老的伦敦塔的窗子里喷涌而出,慢慢地洒遍了茵茵草坪,然后又倾溅到外墙上,让观众面对红色感受到满目的苍凉与满心的沉重。
这项装置艺术除了触发观众对战争和平的感悟与对英灵的寄托外,还有一项任务是为退伍军人基金会和慈善组织筹款。
在和平纪念活动结束后,公众已经以每朵25英镑的价格将这些陶瓷花购买一空。卖花所得的这笔收入除支付制作费用外,能为英国六个武装部队慈善机构筹募1500万英镑的款项。
按照最初的计划,这些陶瓷虞美人花会在和平纪念日的第二天,即11月12日被逐渐拆除,然后分别邮寄给买家。但由于这一展览已经“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成为颇受尊重和热爱的纪念碑”,英国首相卡梅伦近日宣布将部分展览展期延长至11月底。
据卡梅伦所言,政府想要确保尽可能多的人有机会看到这个沉淀着历史感的装置艺术。
遍布街头的花朵
在11月的伦敦,能发现虞美人花的绝不止伦敦塔一处,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大街小巷都能见到这个标志。比如,在街头能见到有人买绢纸制作的虞美人花别在身上;还有人买更大一些的塑料虞美人花,将其安放在汽车的车头上;在《泰晤士报》等英国大报的报头上,或者英超球队的队服上,也都会出现虞美人花的标志……
上到议会里辩论的大臣议员,下到地铁里通勤的芸芸蚁族,到处都能见到这种小红花的影子,大有“满城尽带虞美人”的架势。
虞美人花和老兵以及“双11”之间的渊源,得追溯到一战。在大战正酣的1915年,协约国的加拿大军医、诗人约翰·麦克雷在比利时战场上掩埋了阵亡的好友,看到坟边新土上绽放的虞美人花,心情激荡中写下了名为《在佛兰德斯战争》的诗篇,描述了在血染的高地上盛开的虞美人花。诗的开头写道,“在法兰德斯的原野上,虞美人花随风荡漾。”
诗以逝者的口吻书写,它以一个警告结尾:“如果你们对我们这些死者背信弃义 / 我们将不会安息 / 尽管虞美人花依然生长 / 在弗兰德斯的原野上。”随着这首诗的广为流传,虞美人花逐渐被看成了代表阵亡将士的一个文化符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期间,就像电影《战马》或者英剧《唐顿庄园》中描述的那样,很多英国年轻人加入军队,远赴欧洲大陆与德国人打仗,结果却一去不回。如今许多英国的教区教堂,比如著名的坎特伯利大教堂等,都保留当时该地区自愿从军者的名册。
战争结束后,有的教区竟无一人生还。好在残酷的战争终究会结束,当和平重新降临后,浴血而生的虞美人花与和平纪念日就与为国捐躯者紧紧联系在一起。
1918年的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日,一年后的这一天被英国国王钦定为和平纪念日。从那时起,每年一到11月,英国的老兵们会穿上自己的军装,配上勋章,骄傲地参加各地举行的纪念活动。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纪念日意味着佩戴虞美人花来显示对英灵的怀念。
为了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也为了为他们的家庭以及其他退伍军人募集资金,每年的这个日子,英国人往往都会买一朵小虞美人纸花佩戴起来,同时也以此表达对世界和平的愿景。英国退伍军人协会等基金会和慈善组织这个时候也都活跃起来,依靠出售虞美人纸花等方式面向全社会发动募捐,为帮助退伍军人这个群体筹集资金。
在英国的大街上、车站旁和超市中等人多的地方,都有志愿者拿着钱罐子和装有红色小纸花的盒子,向来往的人募款。行人只要往罐子里捐助1英镑,就可以从盒子里拿一朵小红虞美人花,别在胸前,作为已经向老兵们捐款的标志。
人人有份
虽然客观上讲西装礼服上配着一朵纸花有点不伦不类,但这么多年来这早已成为英国社会的一种习俗,已经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虽然没有任何行政命令要求英国国民要捐款戴花,但很多人都会自发戴上一朵。 那些公众人物更是不敢怠慢,比如电视主持人上镜、英超球员出场等,都要在胸前戴上一朵,生怕不戴就会被当作数典忘祖的不孝子孙来看待。
演艺界人物为了博得好名声,不但要买花戴花,还要积极参与到推广中去。比如“英国达人秀”亚军苏珊大妈就曾参与过皇家英国退伍军人协会“虞美人募捐”活动,以此为帮助退役军人和家属的年度慈善活动造势助威。来自苏格兰乡村的苏珊大妈说,自己能对募捐活动有所帮助,让她感到“很骄傲”,因为她父亲也曾在战争期间服役。
与军队紧密合作的政府特工也积极参与到虞美人花募捐活动中来——毕竟在“007”的电影里,军队总是和詹姆斯·邦德配合得相得益彰——英国三大情报机构之一的政府通讯中心(GCHQ)的1400多名安全特务人员近日就身着红色跟黑色披风,用身体组成一朵近40米宽的巨型虞美人花,并捐出了1730英镑给慈善组织。
一名参加该活动的特工称,他曾经与在阿富汗的英国士兵合作,从而了解到自己所在机构的重要性,比如掌握第一手信息可以更好地保证英国军队的安全。
这个盛大的纪念日也离不开商业机构的参加。比如,英国皇家邮政就发行过虞美人花图案的特别设计纪念版邮票,皇家邮政称,希望能够借此向那些牺牲生命的将士们表达敬意,而且发行那套邮票的全部利润都会捐献给国家军队纪念林,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建立一些更好的设施。
在2014年11月11日11点整,伦敦金融城中心劳埃德保险公司的总部大楼里,飘下了5000朵虞美人花。
对那些看不上天降的花瓣,也觉得纸花不好看的人来说,可以多花点钱买一枚虞美人花胸针——英国珠宝商推出了这类产品,其中一部分销售收入,会捐给慈善组织。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亚宏/英国伦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