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期待的“反IS地面盟军”

  • 来源:兵器知识
  • 关键字:美国,期待,黑旗
  • 发布时间:2014-12-04 13:52

  屡遭美国空袭的“伊斯兰国”(IS)组织仍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横行,令人吃惊的是,10月6日,IS武装居然击溃叙利亚库尔德族武装“人民防卫队”(YPG)的抵抗,进占位于叙土边境的重镇,也是叙库自治区首府科巴尼的大部分街区,甚至把标准性的黑旗插到叙土边境的山头上,引起舆论哗然。

  鉴于光靠空袭无助于铲除IS,美国迫切希望中近东盟国尽快投入地面力量,避免叙利亚及伊拉克成为“第二个阿富汗”。被奥巴马总统任命为反恐联盟总协调人的前四星海军上将约翰·艾伦就风尘仆仆地往来于土耳其、约旦、沙特多国,苦劝相关国家投入正规军,与美国空中打击力量形成合力,以“水银泻地”的清剿方式解决这个心腹之患。

  于是围绕中东反恐局势,美国到底看上哪些盟国地面部队?他们有何超常之处?同时一旦投入战场,他们又对IS构成何种致命威胁?这些问题迅速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

  土耳其:北约南翼的“守护神”

  美国之音报道,10月9日,美国政府代表艾伦和新任北约秘书长斯托尔腾伯格密集会晤土耳其官员,商讨科巴尼危机的解决之道,双方谈判的关键仍是土耳其能否出兵,何时出兵的问题。尽管土耳其国民议会早在10月2日就授权埃尔多安总统在叙境内采取军事行动,但土军仍呆在与叙接壤的南部六省,没有任何动作。土外长恰武什奥卢声称,土耳其不会单方面进行地面军事打击,正在与其他国家就此问题进行商讨,他暗示出兵必须慎重,要与叙利亚问题相关的一揽子政治安排挂钩,话句话说,土耳其不愿意只打IS,而是希望剿灭IS和推翻叙现政府的行动同步进行。恰武什奥卢露骨地表示,只要叙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不下台,叙国内冲突就将持续,那么土耳其出兵也就意义不大了。

  当然,政治上的讨价还价,不影响土耳其国民军早做准备,从9月份IS逼近叙土边境以来,土军就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防御性部署。据土耳其《今日扎曼报》披露,迄今,土耳其陆军已在科巴尼当面的加济安泰普省及毗邻的尚勒乌尔法省展开了第7军(军部位于迪亚巴克尔)的基干部队,外界已知番号的有第3步兵师(尤克塞科瓦),第34边防旅,第16、20、70机械化步兵旅(来自马尔丁省),第172装甲旅,第2、6摩托化步兵旅,第3突击旅(锡尔特),第107炮兵团及哈卡里山地突击旅等,总兵力约5万人,达到局部冲突的动员水平,出动坦克装甲车辆达248辆、火炮117门,土空军驻扎在舍尔纳克(Sirnak)、科尼亚(Konya)等基地的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也可随时进行近接支援。与此同时,土耳其政府还在南部10个省拥有约14.4万余人的村自卫队,以防IS渗透到国内。

  据俄罗斯《观点报》介绍,土耳其深知科巴尼的战略地位,想当年1912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修建科尼亚到巴格达铁路时,科巴尼恰好是多条交通线的交汇站,后来土耳其在一战中战败,协约国与其划定的停战线就是这条铁路,而科巴尼也划归叙利亚的阿勒颇省。正因为科巴尼的地理特性,所以谁控制着科巴尼,谁就掌握了从小亚细亚半岛进入阿拉伯腹地的钥匙。

  土军情报部门很清楚,叙利亚政府之所以在2012年7月19日主动放弃科巴尼,是因为叙总统巴沙尔实力有限,与其把它丢给逊尼派反政府军,倒不如交给只希望“闭关自守”的库尔德武装。自那以后,科巴尼变成叙利亚库尔德人的“影子首都”,不仅与伊拉克、土耳其的同族人来往密切,而且从两地都能获得大量人员和装备供应。对IS而言,如果拿下科巴尼,不仅能将叙北部的极端组织(包括伊斯兰阵线、沙姆勇士旅、胜利阵线等)根据地连成一气,还能火并库尔德人留下的“遗产”,从而继续与美国领导的反恐联盟持久周旋。

  从当前的态势看,一旦控扼从小亚细亚到阿拉伯半岛铁路枢纽的科巴尼沦陷,不排除土军直接介入,继而在叙境内建立“安全区”和“隔离地带”的可能性。要知道,早在叙利亚内战爆发之初,土耳其陆军司令部就曾向外流露出类似的作战计划。而一旦行动发起,土军最有可能的进军方式是机械化步兵从基利斯、阿克恰卡莱两条交通线出发,迅速推进至叙境内50~60千米的纵深地区,建立基地并进而控制边境地区,对当地居民进行甄别,构筑土耳其边境与叙利亚北部山区之间的隔离带。与此同时,土耳其空军对怀疑为IS据点的区域实施定点空袭,摧毁其武器储藏点以及训练营地。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IS,在叙内战中坐大的库尔德武装也是安卡拉的心病,不排除土军“顺手”清剿库族势力,以防其与土国内的库尔德工人党(PKK)“暗通款曲”。

  专家分析,擅长山地战的土耳其特种部队是消灭IS大本营的“撒手锏”。据报道,在早年围剿土耳其南部和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工人党营地的战斗中,土特种兵能在负重20公斤的情况下实施50千米左右的徒步山地穿插,往往在PKK意想不到的地点发起突击,而这套战术与美军“三角洲”特种部队没有差异。

  俄罗斯《观点报》援引本国东方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莫萨肯达里的话说,作为北约南翼的“守护神”,强大的土耳其之所以如此“矜持”,来源于作战目标的“不确定性”。如果进攻IS,强大的土军确定有把握轻取对手,但问题是安卡拉为什么要去解救对立了几十年的库尔德人,要知道无论是叙利亚还是伊拉克的库尔德政权,都与土境内的库尔德工人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都谋求建立全新的“库尔德斯坦独立国”。如果坐视叙库武装败北,土耳其又得承受土叙边境沦为“恐怖主义乐园”的灾害,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因此,安卡拉更希望别国尤其是北约领袖国家“先走第一步”,派兵进入叙利亚(或伊拉克)境内平叛,土耳其再跟进便有了“心理后盾”。因为从参加1950年朝鲜战争至今,土耳其就不曾单独和“敌人”较量过。

  约旦:反恐精锐

  除开土耳其,美国心目的“反IS地面主力”就只能指望约旦了。自从2012年5月在安曼成立美约联合军事中心以来,美国就积极为约旦军事干涉叙利亚和伊拉克局势进行物质和训练方面的准备,美国每年为约旦提供不少于3亿美元的经援,还为约军提供武器和训练支持,两国还曾密谋联合武装干涉叙利亚内战。更有意思的是,以色列也与约旦保持着隐蔽而密切的防务关系,为约军提供各类技术情报,防范任何企图推翻国王阿卜杜拉二世的阴谋。

  按照美国“全球火力”网站的观点,约旦拥有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最精锐的陆军(仅指训练,而非装备),特别是约旦身处“四战之地”,向北沿着雅穆克河(Yarmoukh)可以直达德拉-苏韦达走廊,威逼大马士革,而向东沿着二号高速公路可以长驱巴格达,而向西经阿格瓦则直逼以色列控制下的约旦河西岸乃至圣城耶路撒冷。这一地理在冷战期间令约旦“四面楚歌”,不得不保持枕戈待旦的军备态势,而如今形势大变,又令约旦变成炙手可热的“反IS桥头堡”。

  据“全球火力”介绍,约军战斗力最强的第40、90装甲旅集结于安曼至约叙、约伊边境的公路沿线,他们属于常备部队,具备快速行动的能力。2012年5月,美国邀请中东多国在约旦北部举行代号“雄狮渴望”(Eager Li.on)的大规模军演,阿卜杜拉二世国王给参演的西方军官上演了一个绝活:约旦国防大臣向美国中央司令部代表递交一份装甲旅所属坦克营的每周作息表,表上明白写出当日每个营的科目及位置,并且请他们随便挑选一个营来做测试。当美方指定一个坦克营后,约军立即通过加密信道下令该营集合,集合完毕之后,给予该营官兵一个想定:东部战区大本营已被敌空降部队包围,现正在激战中,你营为先头部队,全旅其它部队随后跟进。于是,该营在数小时内完成后勤补给和通信保障,迅速向目标地域开进,完全没有传统阿拉伯军队那般“跟不上,配不到,拿不了”的窘境。

  事实上,约军拥有丰富的“不对称作战”特别是城镇战经验。1971年,约旦国王侯赛因用武力驱逐本国领土上的巴解武装力量,约军第40装甲旅和国王直辖贝督因特种部队在安曼狭窄街巷里与巴解游击队发生激战,并以凶狠的步坦协同方式打得游击队招架不住,被迫在国际调节下撤往黎巴嫩。也正是这一点,美国历来就看中约旦人的平叛反恐作战能力,甚至特意为其兴建了中近东规模最大的反恐训练中心(中国武警就曾在此体验和比赛过)。更有意思的是,阿卜杜拉国王还掌握着代号为“SOU71”的王家别动队,这是该国近乎独立的武装力量,直接由王室指挥控制,有2000人左右,以贝督因人,切尔克斯人和车臣人居多,他们长年执行约叙、约伊边境巡逻任务,经常与全副武装的走私者乃至恐怖集团交火。他们不仅有欧美提供的先进武器,也能娴熟操作各种恐怖分子使用的武器,他们的生活可以用3个“W”来概括:工作,工作和等待(Work,Workand Waiting)。

  另据美联社报道,约旦军队还在美国帮助下,秘密收容和培训叙利亚政府军的变节者,以便在必要时用于向叙境内的“反向渗透”。有消息称,在秘密营地中受训的叙叛逃者的军衔从下士到将军,年龄则处于40~60岁之间,军事技能是过硬的。以色列“DEKBA files情报周刊”指出,约旦特种部队及其培训的叙变节者是美国的好帮手,约旦的中央情报总部还曾在2006年协助美国锁定了“基地”伊拉克分支头目扎卡维。美国官员称,如果要在叙利亚境内行动,约旦特种兵“真的会很棒”。

  沙特:没把主力往前线送

  据美国《战争平衡》周刊报道,为应对IS势力扩张,同时还要防范夙敌伊朗的军力发展,近年来沙特王国持续扩充武装力量。从2013年起,沙特国防预算占整个GDP的份额超过9%,比任何国家都要高,而且年度国防预算金额都达到600亿美元以上,成为全球十大国防支出国之一,用美国蒂尔防务预测公司分析师阿布拉菲亚的话说:“沙特国防部热衷于购买最新和最贵的军事技术,来提升其回应本地区安全威胁的能力。”

  目前,沙特甘心充当美国反恐联盟的帮手,尽管出动了空军先进的F-15S、“狂风”等先进机型,但承担的打击任务仍屈指可数,看得出沙特国防部不希望过分消耗自身军事本钱,但如果局势需要,沙特仍能派遣地面部队参战,就像2011年武装干涉巴林动乱一样。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披露,鉴于IS近乎疯狂的反人类行径,沙特王家军队仍把主力保留在国内,特别是最精锐的8万国民警卫队受萨勒曼直接节制,它下辖3个机械化旅,5个步兵旅,总共32个营,还有24个营的预备役军人(沙特国王亲自出资招募)处于待命状态。国民警卫队75%的兵力用于保护石油设施和两大圣城(麦加和麦地那),其余兵力(特别是2000人的王家警卫团)负责保卫王室日常安全,国民警卫队的高级指挥官全由沙特王室中最忠诚、最能干的成员担任,他们都经过国防大臣萨勒曼亲王的仔细审核,确保能够“独当一面”。

  阿联酋:不止是“打酱油”

  在第一阶段联合空袭IS的行动中,阿联酋空军居然派出一支由女性领衔的攻击分队,一扫人们对这个石油富国只是充当“打酱油”角色的印象。据美国“全球火力”分析,阿联酋地面部队的主力由内部的阿布扎比、迪拜和沙迦三个酋长国摊牌提供,其中来自沙迦的特鲁西尔征召警卫队诞生于19世纪末,是阿拉伯半岛上渊源最久的武装部队之一,擅长在沙漠和绿洲城镇作战。

  目前,阿联酋陆军有6万之众,装备436辆法制“勒克莱尔”坦克以及415辆俄制BMP-3步兵战车,先后参与1993年的索马里维和行动、以及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已经成为中东和波斯湾地区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更值得注意的是,阿联酋王室秘密豢养了一支包括西方老兵在内的特种战斗营。在阿联酋王室看来,外国雇佣兵或许比当地普通士兵更可靠。因为在中东局势复杂的今天,这些“拿钱办事”的雇佣兵更愿意保卫王室,替王室消灾。据美国“战略之页”披露,阿联酋的雇佣军部队实质是一支“多国部队”,除了近期曝光的西方退役老兵之外,从印度、英国特种部队退役的廓尔喀雇佣兵同样非常受阿联酋王室欢迎。此外,柬埔寨的军人在阿联酋也特别吃香,“因为这些柬埔寨军人曾在丛林中长期与本国毒枭和游击队打仗,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据悉,为阿联酋服务的外籍雇佣军部队都采用西方军队标准进行训练,这些雇佣兵都必须掌握约100多个军事英语单词。有军事专家推测,“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官兵其实是那些已加入阿联酋国籍,但此前来自外国的人。”

  卡塔尔:小而重要

  在武装打击IS的行动,蕞尔小邦卡塔尔也异常活跃,其实这种“小国强权”现象早在2011年武装干涉利比亚的行动中就有所体现,当时卡塔尔不仅派出战斗机参加北约的空袭行动,还把特种兵派到利比亚东部的昔兰尼加,就地培训反卡扎菲人员。毫无疑问,靠着急剧膨胀的天然气财富,再加上与美国坚定结盟,卡塔尔正渴望在“阿拉伯之春”的混乱岁月里谋得一个地区领袖的地位,如今尾大不掉的IS问题,正好是卡塔尔一显身手的机会。

  正如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所言,不能因为卡塔尔小,而忽视它的军事价值,“就如同不能因为面积小,而忽视以色列的军事地位一样”。就现状而言,卡塔尔向反IS前线投入地面部队的意愿是几个美国盟友中相对积极的,一是该国孤悬波斯湾畔,IS尚难渗透,二是卡塔尔有两个美军基地,自身安全大体不用担忧,三是卡塔尔在历次中东-北非危机中运用“四两搏千斤”技巧,妙用有限军力,调动大国为其“火中取栗”。

  事实上,卡塔尔的1.1万国防军实属多余,特别是8500人的陆军因为缺乏足够的本土人力资源支撑,结果全军仅有30%是卡塔尔公民,其余官兵却来自20多个国家。但这种常人感觉东拼西凑的武装部队,却适合卡塔尔埃米尔灵活运用于海外行动(反正大部分不是本国人),像上世纪末卡塔尔秘密派遣巴基斯坦籍雇佣兵参与波黑战争和阿富汗内战,而当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卡塔尔军事人员又被证实出现在黎巴嫩的的黎波里(和利比亚的黎波里发音相同),就近训练反阿萨德武装人员,因此不排除未来卡塔尔陆军部队出现在反IS前线的可能性。

  [编辑/秦蓁]

  文/秦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