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大明星,蜡像师说了算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蜡像,明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19 15:31
对一个蜡像师来说,最重要的基本功并非雕刻或者肖像绘画,而是阅读照片的能力
在数码照片PS技术风靡之前,对普通人而言,一次性弄到与大量名人合影的途径,除了去参加各种高大上的会议外,就是去蜡像馆了。后者的好处还在于,那些名人从不拒绝“粉丝”的合影要求,总是摆好姿势耐心地等着闪光灯。
实际上,即使在PS技术大行其道的当下,动鼠标的合影还是比不上蜡像的格调,毕竟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艺术的光环更让人高看一眼。
4个月和15万英镑
恐怕没有几个雕塑家会像48岁的史蒂芬·曼斯菲尔德那样操心。这位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的蜡像师,得常常按照现实需要“照顾”自己的作品。
比如,随着中国春节的临近,香港影星成龙的蜡像要被移动到更显著的位置;凯特·温丝莱特的皮肤也需要做抛光了;需要更多照顾的还有葡萄牙球星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在前不久的比赛上这位皇马球星的耳朵受了点伤,因此要在他的蜡像上贴一块创可贴。
曼斯菲尔德已经在蜡像馆干了15年,经手的名人蜡像数以百计。回顾自己的作品时,曼斯菲尔德认为,制作名人蜡像要比完全无中生有地进行雕塑创作困难得多。“如果让我给一个大家都不认识的人制作蜡像,那会很简单。而我们做的这些名人蜡像,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他们,因此也会对作品有各式各样的意见,必须完全写实,这是一个很紧张的过程。”这个紧张的过程既费时又费力,曼斯菲尔德在他最近的作品上花了整整4个月的时间和15万英镑(约150万元人民币)。
一般来说,一座蜡像的制作过程包括量身、雕塑、制模、上色、植发五大步骤,每座蜡像从开始测量到最终完成,都是慢工出细活的积累。
量身是让蜡像栩栩如生的第一道关口。为了确保数据准确,测量时明星们只能穿着紧身的背心短裤,任由测量师在他们身上比比画画。与此同时,摄影师还会对明星进行360度拍摄,赘肉、疤痕、文身等平时被严密隐藏起来的“隐私”全都无所遁形。测量工作一般长达三四个小时。在精确测量的基础上,蜡像师需要在一系列的数据中,找出明星个性化的一面。
在真人身上采集了200多个数据后,蜡像师的下一项工作就是雕塑模型。“我会根据发际线、眉毛和下巴等数据,先制作一个面部模型。在这一阶段,我会选择黏土,因为这会让雕塑模型看上去柔和一些。”对有经验的蜡像师来说,他们会把黏土模型做得比实际人物的头大出2%,因为蜂蜡浇铸后往往会收缩一些。
制作出的头部模型被打磨抛光上色后,就轮到制作五官和毛发这些精细活了。蜡像师对于明星的头发、牙齿都会一丝不苟。蜡像植发非常繁琐,为了寻找相似的真人头发,蜡像师会要求明星提供一段头发作样本。配好头发,还要将它们一根根地植入到蜡像头部的人造毛囊中。蜡像师每天工作8小时,连续4个星期,才能全部植完。过程虽然缓慢但效果惊人,连明星脑袋上的发旋儿都仿造得一模一样。
制作牙齿时,蜡像师也要一颗一颗地仔细雕琢。“制作罗纳尔多的兔牙时,我先在牙医那里拿到了他的齿模,为了精确测量牙缝,我们还让罗纳尔多咬了一块蜡。”曼斯菲尔德介绍。
完成每尊蜡像都意味着海量的工作,因此每个蜡像都不是一位蜡像师独立完成的。通常情况下,有20多位各有所长的蜡像师合作完成一尊蜡像。“作为牵头的蜡像师,我不仅要完成自己的那份工作,还要对其他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在制作过程中要承担许多责任。”曼斯菲尔德说。
名人认证者
蜡像师们除了制作精美的蜡像外,还有一个非官方的头衔——“名人认证者”。按照演艺圈的话说,只有被蜡像师邀请做了测量的明星,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一线明星。
哪位明星能得到蜡像师的青睐,最终由市场决定。因为在蜡像馆出口处和网站上往往有调查问卷,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下一次来蜡像馆,你最想看到谁”。基于观众的需求,蜡像馆再根据候选明星的社会影响力、大众口碑进行综合评估,以此确保馆内的名人蜡像能迎合不同年龄、背景的游客。
由于每一尊蜡像的制作极其不易,因此蜡像馆在确定最终人选时十分谨慎。那些没有经过时间考验、刚刚蹿红的明星并不在考虑之列,有口碑积累的明星才能得到蜡像师的邀请。这也是为什么风靡全球的英国历史剧《唐顿庄园》在播到第五季后,剧中主演格兰瑟姆伯爵的演员休·博内威利,才有资格在伦敦的杜莎夫人蜡像馆里为自己的蜡像揭幕。
博内威利的蜡像温文尔雅,就像是他在《唐顿庄园》里的贵族形象一般,身着整洁的黑色晚礼服和雪白的衬衫,系上蝴蝶结领结,脚穿一双锃亮的皮鞋。
由于杜莎夫人蜡像馆在全球不少城市开设了分馆,因此曼斯菲尔德还要经常飞往国外制作蜡像,“有时我会去制作一些我从来没听说过的亚洲名人的蜡像,不得不付出加倍的努力来了解这些人,做大量的功课研究他们。比如说,看他们演的电影,从而让自己沉浸在他们的世界中,这样才能制作出符合他们气质的蜡像。”
过气名人蜡像不会被融化
蜡像馆可以开成百年老店,陈列的蜡像也都是名人,但经得起几十年时间考验的,却没有几个。所以,蜡像馆里陈列的蜡像会经常更换。随着时间的大浪淘沙,蜡像馆里会逐渐积存大量过气名人的蜡像,它们会被保存在仓库里,“一个蜡像的头绝不会被融化后再塑造成另一个人的胳膊。”曼斯菲尔德说。
实际上,将任何一尊精心打造的蜡像融化都是对蜡像师工作的亵渎。蜡像师的工作也是循序渐进的,那些新入行的蜡像师先会被分派去给铸模后的蜡像头部清理抛光,之后开始学习制作身体。当有足够的经验后,他们才正式被允许制作头部。
对一个蜡像师来说,最重要的基本功并非雕刻或者肖像绘画,而是阅读照片的能力。因为除了最初测量数据的几个小时,在之后漫长的制作过程中,蜡像师只能很据照片来完成作品。
测量结束后,摄影师和摄像师会上交记忆卡,由蜡像馆的工作人员统一拷贝,记忆卡被清零,严防泄露,而这些独家照片也正是蜡像师的工作依据。
“有些人在电影里见过蜡像师怎么工作,但那只是一些很表面的东西。这是一项技术活儿,要知道,蜡质的皮肤和真人的皮肤是不一样的,但要通过技术手段让两者尽可能相似,并尽可能吸引人。”曼斯菲尔德说。
其实,看看游客逛完蜡像馆后在朋友圈里晒的各种合影,就知道蜡像馆很容易实现“吸引人”这个目标。曼斯菲尔德说:“这些蜡像的设计目的,就是摆好姿势和人们合影。”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亚宏/英国伦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