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争论的是“倾销”么?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五大联赛,倾销,转播费
  • 发布时间:2015-01-29 13:06

  近期,新华社记者王子江一篇《“英超”最大球迷群体在中国“令人深思”》的文章,直指中国应反对外国足球在华“倾销”,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随后,王子江又发表《欧洲联赛电视转播费文章被热议的背后》及《英国为什么不转播乒超》作为佐证,将这场争论引向更深处。抛开王子江“三论倾销”之中的一些硬伤和表达,我们似乎应该从他的3篇文章中,领会“三论倾销”背后真正的诉求。

  非争“倾销”,实论产业

  网络媒体在热议“三论倾销”时,将争议的焦点落在文中提及的限制“倾销”能否提高中国足球水平,以及具体的限制倾销方式上。但事实上,我们不难发现,文章作者的本意并非强调五大联赛对中国足球的倾销,而是强调中国足球要开始具有战略眼光,将中国足球真正做成像五大联赛一样的成熟足球产业,并由此培育出同样像五大联赛一样成熟的足球文化传统。

  首先,争论限制“五大联赛倾销”,无论足球从业者还是球迷,都应该思考这样一个核心问题:中国是否应该拥有一个自己的足够强大的足球产业和足球文化传统。显然,答案是肯定的。无论这个足球产业和足球文化传统由政府的顶层设计主导,还是由民间市场自发积淀形成,都应该是球迷们所喜闻乐见的。毕竟,每个中国球迷都在期盼中国足球的竞技水准和市场价值能够达到世界顶尖水准,并从中享受到能和观赏五大联赛,体会欧美足球文化一样的快感。然而,“三论倾销”的作者显然有些急于将形成中国足球产业和足球文化的措施和进程具体化,表述上也不够鞭辟入里,直接引发了已习惯了观赏五大联赛高水准足球赛事的中国球迷们,直觉和情感上的抵触。

  我们可以暂时不谈培育本土足球产业和足球文化的具体措施,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足够强大的本土产业和文化,能够带给中国球迷乃至中国社会怎样的好处?这一点,看看英超带给英国怎样的利益即可知。与其说英超是一个体育产业,莫若说英超是英国的一个国际品牌,它的品牌价值和由此带给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绝非每年30亿英镑的产值所能概括。显然,五大联赛的另外四个,带给各自国家的“品牌效应”也几乎类同,它们让足球产业成为五个大国在全球化时代各自强势文化的代表和象征之一。

  另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将这个国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时代,物质获得极大富足时,中国必然要在更多领域与发达国家争夺市场资源,在原本被文化殖民的软实力领域,逐步确立自己的个性---足球。建立成熟的足球产业,除了开发蕴藏其中的全球最大的球迷市场资源,更重要还在于,真正由此发掘中国足球此前几乎从未被触发的庞大潜能。

  非争限制,实争发展

  确立了应该发展中国足球产业和足球文化的共识后,同样,抛开具体如何限制五大联赛“倾销”不谈,在希望中国形成自己的强大足球文化和足球产业的愿景下,球迷们可以聚焦在另一个核心问题:如何从文化、技术、市场、传播和资金上都拥有压倒性优势的竞争对手眼皮底下,建立并壮大本土产业和市场,并最终实现赶超。“三论倾销”引发巨大争议的焦点,其实就在“限制”二字。现代工业时代,任何先天弱势本土产业要实现飞跃式发展,必要的本土保护就是核心。某种意义上,保护就是培育,能够让弱势产业不会在资金、技术、经验都过分欠缺的前提下,被拥有全方位优势的垄断产业从一开始就扼杀发展的可能性。

  有关培育本土市场的良性借鉴并不少,类似的保护本国产业,对外来垄断优势产业进行有目的的限制,就是这些良性借鉴非常有效的措施。邻国韩国在汽车产业和电影工业上,限制倾销最终的结果就非常好。关于限制五大联赛转播本身,争论常常陷入一种“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悖论:反方大多认为,是高水平联赛让人提升对足球的兴趣,促进看更多比赛。好的产品,会让整个市场蛋糕变大。同时还举出广州恒大和中超的转播收视率更高案例,试图证明五大联赛的全面覆盖直播并未对本土足球市场和文化,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争论双方在纠结究竟是“更多好的产品刺激欲望,才能激发本土市场需求而发展”还是“留足更多本土市场空间,才能培育本土市场需求而发展”的循环,其实,球迷们似乎更应该思索的是:作为现实中的经典案例,韩国汽车工业和电影工业,是如何在对外来垄断优势产业的全面限制,而不是全面封闭状态下,实现了本土汽车和电影产业的腾飞?在这样的限制之前,韩国市场对美国汽车和电影也是全面开放,那么,韩国汽车和电影产业在这样的海外优良产品刺激下,诞生了足够成熟的竞争力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即使在电影工业最发达的美国和法国,同样也有类似的本土产业保护政策,限制来自优势电影产业地区的影片放映。

  抛开如“三论倾销”所言,强制付费直播或要求五大联赛转播权出售方向中国市场分红培育本土市场这样的限制措施,为何即使强如五大联赛,当地足球传媒对其他强势联赛的报道,以及转播,同样有规模上的限制?

  “三论倾销”的作者在具体如何限制五大联赛倾销的方式上,引起了更大的争议。已习惯以近乎零成本欣赏五大联赛高水平赛事的中国球迷,数年来国内体育平台的付费尝试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就是市场在强势习惯面前的妥协。同样,球迷们或许可以这样思考:1950年代的美国影迷,1990年代的韩国影迷,反倾销限制让他们失去了以往能够看到更多更出色的欧洲和美国电影的习惯,正如今日中国球迷担忧可能失去的五大联赛“快感”,但之后美国人和韩国人收获的是什么?是得到充分市场空间保护,由优势产品被限制而留出的市场空间激发需求,最终孕育出今日强势的好莱坞和韩影。

  非争分红,实争空间

  中国球迷也许可以这样自问:在铺天盖地全方位的欧洲足球信息覆盖下,留给中国本土足球联赛的关注度和发展空间还能有多少?这种空间并不是指能够培养出广州恒大或山东鲁能、上海申花、北京国安这样个别的足球豪门,而是像整个欧洲那样,可以让数千家足球俱乐部都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要知道,中国的城市人口即将与整个欧盟相当,而显然,中国的足球市场潜力也本该有如许之大。

  现在,问题就已落在另一个更现实的层面上:习惯了观看五大联赛的中国球迷们,是否愿意像韩国影迷一样,部分地克制自己的欲望,作为交换培育可能的更精彩和强大的本土足球市场和文化。具体的措施另当别论,首先,过去言必及五大联赛,海外球星的中国球迷们,是否愿意把这样的精力留出一部分,真正为中国本土足球产业的发展牺牲一部分欲望?

  韩国电影市场保护将近10年,才迎来高水准本土电影的井喷期---在此之前,韩国电影的产品显然根本无法与欧美相媲美,那么,这10年的等待,是否可以作为当初韩国影迷反对市场保护,要求拥有更好产品“自由”的理由?或许,这才是这场大争论中,中国球迷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

  记者 寒冰 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