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生意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足球,转播费,英超
  • 发布时间:2015-01-29 13:07

  “足球即战争”,荷兰足球教父米歇尔斯的这句话被奉为经典。但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足球其实就是生意。

  冷战时代之后,生意取代战争,是这个世界的大趋势。足球也不例外。它仍然是足球场上11个人的竞技,但已远不止是竞技。同样,球员虽然还是运动员,但他们更是电视明星、品牌代言超模、百万富翁甚或千万富翁;球迷虽然还是支持者和呐喊者,但我们更是欣赏者和消费者。

  把尽可能多的事物和事务生意化,这是全世界都在干的事情。早一点,西方的理论家自己总结说,现在的世界仍然存在殖民和被殖民,只不过很少是老套的坚船利炮直接开干,而是用贸易和文化传播实现软控制。他们管这种情况叫“后殖民”时代。后来,又有西方学者进一步发展出所谓“东方主义”,说,后殖民时代必将培育出弱势一方的文化反攻,因为弱势一方始终会在软殖民的进程中发展和成长并获得自我意识和自我执行能力。这个事,换成我们《参考XX》和《环球XX》的说法,就是我们要时刻警惕西方世界的“和平演变”。

  实际上,西方强势中心需要的其实只是一个个高速增长的市场和不断扩大的消费者数量,它关心你的消费趣味和消费习惯远高过你的信仰,哪有什么闲情管你的演不演变不变。“后殖民”理论逐渐失去对这个世界的解释能力,正在于多数的“后殖民”理论家缺乏经济学背景。他们忽略的是,“殖民”和“被殖民”已经被全球的商业大体系洪流弱化到了模糊各自身份的地步。中心主义其实不分西方还是东方。

  对应到我们熟悉的足球领域,这个周末,广州的小王和伦敦的小约翰都在家里看电视直播,他们都看的是一场比赛,虽然他们支持的球队完全对立,看球过程中的情感反应也完全不同,但对于电视转播商来说,他们没有任何区别。他们都是英超比赛的消费者,或许有级别区别,但本质相同。他们都是英超庞大的全球转播费用的最终贡献者之一。从生意的角度来看,英超赛事在中国的推销和一双中国造鞋子在伦敦销售其实没有区别。

  那么换句话说,在世界贸易的多线进程中,既然我们能理解多数的实业产品可以也应该设置贸易保护,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赛事直播这样的贸易方式也应该有相应的保护条款呢?谁都希望获得定价权,如果我们手里有这样可能的权限,为什么不用呢?

  与其争论该不该设置赛事转播壁垒,不如认真讨论,设置壁垒要保护的那个对象,如何在这种保护里获得实际的利益,如何在保护后形成的空间里更舒适地发展。至于大联赛的转播商,为了推销自己的商品,总会有自己的对策,而作为消费者的球迷,也总会在理性人的观念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消费对象。

  既然是门生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