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等得到3000点以下的买入机会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投资,股票
  • 发布时间:2015-03-09 09:25

  股价既不便宜,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也难再现,这使得市场回到3000点下方的概率增加

  春节前一连串的小幅上涨让股指没有掉下3000点,这令我感到一些怅惘。节后股指再试3300点,随后下行,特别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出来之际,抱以跌势相迎。作为一个反对短线操作、又对所谓“波段操作”毫无心得的观察者,我近来对市场走势的关注,显得相当不同以往。

  在中国的投资者中间我感知到一些非常微妙的情绪,尽管评论家们热衷于聒噪一个近在眼前的“大牛市”,人们仍然更愿意赚一把快钱。这似乎印证了对中国股民的批评,从来都是短线获利者。但放置于当前的经济背景中,我还是相信股民是足够聪明的,也许具体到个人并非如此,但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人们之间的集体理性足以保持住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清醒判断——没有人从内心里相信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突破前期高点3478仍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那是中国经济改革从顶峰6000点跌落以后所做的最大限度的自救,这一自救行动事后看来相当欠缺理性。也正是由于它的盲目,从而令这个高度保持了6年时间,不管随后经济如何企稳,如何转变结构。

  对经济困境的解释一直是苍白的,部分原因是学术能力有限,更多的原因则要归咎于政府不愿意探究。但人们的感觉器官还是可以捕捉市场信息、感知经济的温度,我试着归纳了一下这些让投资者情绪无法热络起来的现象。

  首先,企业的盈利能力一直维持在低位,这2008年前形成强烈对比。企业的盈利不能持续保持增长,如果股价上涨就无法维持住合理的市盈率,这就必然导致股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后获利了结的行为。

  其次,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始终处于下降通道,就是所谓PPI所指示的那样。同时一个更让人吃惊的情况是,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长期与PPI背离,这种局面一直维持了数年直到今天。也就是说你作为消费者购买消费品时,你付出更多货币,但你作为生产者出售自己的产品时却只能得到较少的货币。

  上述两件事在很多时候就是一回事,企业收入的下降意味着盈利能力的下降。如果你考虑到中国政府税收以及企业所承担的社会保障负担在企业的支出结构中占比很大的事实,你就必须要把这两件事分开讨论。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猜测,那就是弥漫在中国大地上的腐败其成本一定消化在企业生产中的某个环节之中。正常运营的企业有其合理的与社会各阶层沟通及游说的成本,一旦这个成本是以“腐败级别”计算的话,破坏的已经远远不只是企业间的竞争环境,它甚至已经让企业的内在机理溃烂。

  第三,在中国这个市场里,企业间的特权现象同样普遍存在,企业之间比拼竞争力的收益不如比拼特权。这就造成健康的企业和有朝气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少,相反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但经营能力下降,而且变得更加不道德。

  第四,在中国股票市场里创新型企业的数量如果不能绝对的说没有,也实在太少了。投资者都喜欢追捧那些成长性更佳的企业,很显然,在A股中你找不到腾讯这样的股票。这一问题已经为中国的投资者诟病许久,但我们仍然没有见到明显好转的可能。

  在这里我所列举的才是对投资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你买入的股票其实正是这一家一家的企业。这些被称为微观经济领域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实际上汇集成了所谓的宏观经济。遗憾的是,人们总是夸大了所谓的宏观调控的作用,把投资决策更多建立在对政府的经济政策猜度之上。

  实际上,政府应该努力探索如何让中国的企业变得更具投资价值,而不是热衷于展现自己的投资能力。它喜欢出台政策,让市场跟着转;而不知道,它过去十年、三十年甚至六十年出台的政策哪些需要严格意义上的退出,正是这些政策阻碍了中国企业、特别是私人经济部门作为市场决定性力量的成长。

  由于依然保持对中国经济受制于糟糕的政府理念的悲观看法,中国长期牛市的根基——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只能是悲观的前景。股市再度上涨只能建立在两个条件之下,一是要比较低的价格,二是要看得到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这两点暂时尚不具备。我不敢断言,只能算是一个较大可能性的判断,我们仍然有机会在3000点以下买到股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