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芝加哥大学停办孔子学院 新闻话语分析

  • 来源:对外传播
  • 关键字:芝加哥大学,孔子学院,新闻话语
  • 发布时间:2015-03-25 14:45

  目前中国已在全球建立了四百多所孔子学院,发展极其迅速,但因各国文化背景、接纳程度不同,孔子学院也遭受到了一些质疑。针对这一跨文化冲突,本文以芝加哥大学终止与孔子学院合作关系为主题,通过Yahoo News搜索到9月25日至10月15日8篇相关新闻,并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CDA)研究新闻文本,发现美国对此新闻报道的几个显著特征:1)新闻图式以交代事情背景为主,但指向意义明显;2)多引述他人言语和例证,较为客观,但叙述角度单一;3)措辞意义对比鲜明;4)政治联想思维突出。

  孔子学院作为一个中国在世界范围布局的汉语教学机构,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纽带之一。其在全球快速生根发芽的态势,彰显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力和张力,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传播方式和行为。遵循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恰当性和合适性的基本原则,孔子学院在与所在国的文化、政策,所承办院校治学方针等方面必然有一个沟通、协商、磨合和调整的过程。作为一个“外来物”,所在国对于孔子学院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也需要一段从理解到接受的时间。因此,孔子学院目前所遭受的指责和质疑实际上是其发展道路上本该出现的阶段。早在201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就曾出现签名信事件,质疑孔子学院影响学术自由,引起众多关注和讨论。去年,在其学校官网上发表的终止合作关系声明中,也提到了“平等”“价值观”等词语。仔细思考,芝加哥大学停办孔子学院事件其实是孔子学院自身管理运营模式与美国政治哲学、文化碰撞的缩影。

  一、研究分析及结果

  本文采用批判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研究此8篇新闻报道。笔者通过美国新闻平台Yahoo News,以Confucius Institute和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新闻,搜索到芝加哥大学发表声明当日即9月25日至10月15日之间的有关报道8篇。这8篇报道主要内容基本围绕芝加哥大学声明文件展开详细叙述,包括事件背景、缘由等。详细分析如下:

  (一)新闻图式:以交代事情背景为主,但指向意义明显

  梵·迪克(1988)认为标题起着概述的作用,从一篇新闻的标题可以看出新闻的主题。8篇报道中有两篇新闻标题只是描述既定事实,即:

  芝加哥大学切断(cut ties)与孔子学院的关系(芝加哥)大学将终止(end partnership)与孔子学院的合作

  但更多的是有关此次事件的定性、评价及延伸:

  有关孔子学院的反弹(backlash)和冲突(conflict)

  中国软实力受挫 (soft power set back)美国大学一周内关闭第二所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遍布全美 但亦被认为是 “宣传工具”(spreads propaganda)

  由于中国官员的言论,芝加哥大学终止了中国资助的项目(ends China-funded program)

  中国的孔子学院对于芝加哥大学中心的关闭表示遗憾

  从标题可以看出孔子学院被定性为“具有官方色彩的政府资助项目”“宣传工具”,并与中国软实力有关。芝加哥关闭孔子学院则被描述为“对于孔子学院的反弹和冲突”。“反弹”和“冲突”,意欲不稳定、不一致,暗含芝加哥大学关闭孔子学院这一行为背后的矛盾与冲突。孔子学院是政府宣传工具,是反对抵抗的对象,隐喻了西方对孔子学院些许“敌对”的态度。

  另外,新闻文本的主要部分集中在交代芝加哥大学停办孔子学院相关事件背景方面,以展示更为详细的内容。声明文件中提到一篇汉办报道对芝加哥大学与孔子学院之间平等协作的关系造成了影响。该篇文章为《解放日报》2014年9月19日对于汉办主任许琳的专访,题目为《文化的困境,在于不知不觉》。

  文章提到,(2014年)4月,芝加哥大学教师签名抵制孔子学院之后,许(许琳——指国家汉办主任。引者注)给芝加哥大学校长写信,信中只有一行字,“如果你们学校决定退出,我同意。” 文章称芝加哥大学有些“担心”并让许放心,将会继续承办(host)孔子学院。

  此背景属于前事件类型,具有历史性,为芝加哥大学终止合同做出详细解释,使得芝加哥大学关闭孔子学院这一行为具有合理性。而且新闻文本中在评价这件事时描写到中方领导在处理此事的风格比较强硬(tough negotiating style),激怒了(irked)芝加哥大学(Christine Schmidt,2014)。另外一篇新闻中则采用带有指向性的贬义词“自夸”(braggadocio),带有强烈的评价色彩在里面。不难看出文本中所隐藏的指责及归因中方的态度(Stuart Leavnworth,2014)。

  (二)多引述他人言语和例证,较为客观,但叙述角度单一

  因为此次事件的开端为芝加哥大学的一份声明,新闻报道中多引述芝加哥大学声明中的原文、联名书信息及大学相关人士的言语来还原事实细节、作出事件评价。如:

  上周,芝加哥大学声明暂停(suspend)与孔子学院续约的协商 (negotiations to renew),引用媒体的评论就是“(许琳的言论——引者注)与持续平等的伙伴关系不相符”。

  “中国想要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无关经济、军事的增长,而是想让人信服(中国是)一个友好的国家”,在芝加哥大学教授宗教史的Lincoln说:“他们做得极其成功。”

  截至5月份,芝加哥大学已有100多名教师在信中签名呼吁(calling for)该大学终止(end its relationship)与汉办的关系并关闭孔子学院(close the institute)。该签名信反对允许(objected to allowing)汉办“插足(have a voice)大学学术研究和课程安排”、在学术自由上妥协,使师生受到中国“在自由言论和信仰方面的限制(contraints)”。

  据统计,8篇新闻中引用他人言语为21处,整体上新闻叙述较为客观、严谨。芝加哥大学相关事件及人士话语空间较大,为15处,对于芝加哥大学关闭孔子学院事件的前后背景都做了详细交代。但新闻较少对中方相关人士进行访问或是引用中方话语,叙述角度比较单一,提供给中方话语空间很小,由此造成双方话语体系不对等的局面。

  (三)措辞意义对比鲜明

  措辞具有隐含意义。梵·迪克(1988)提到中立或正面意义的暗示常用来形容和描绘我方的行为,反面意义的隐晦表达常常是和社会、政治上的他者联系在一起。新闻在描述孔子学院、中方与芝加哥大学时所用的词汇明显不同:

  孔子学院和中方:监视(sur vei l lance)、控制(control)、中国政府控制(Chinese government controls)、限制(constraint)、武力(arm)、政治宣传(propaganda)、无视学术自由(ignore academic freedom)、政治禁忌(pol it ical ly taboo)、沉闷的(stifling)

  芝加哥大学及美方:屈服于汉办领导权威(bowed to the authority of the institute’s leader)、请愿书(pet it ion)、学术诚信(academic integrity)、自由(freedom)、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被控制(be control led)、妥协(compromised)、被操纵(manipulated)

  如果针对孔子学院的所有指责都真实的话,那么从美国大学中撵走孔子学院或者重新协商则是正确的。学术诚信和学术自由是学术机构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利益。其不应受到任何机构或者个人的控制或操纵,也不应有所受损。

  大量的措辞会暗含塑造出截然不同的形象,表达不同的含义。这是一种分类意识,主要体现为“我们的”是好的、积极的,“他们的”是坏的、消极的;“我们的”好的、“他们的”坏的出现在标题或重要位置,“我们的”坏的、“他们的”好的出现在不重要的位置甚至不出现;“我们的”好的、“他们的”坏的则详写,“我们的”坏的、“他们的”好的则略写甚至不写(Teun van Dijk,1988)。文本显示有关孔子学院一方基本上都是“控制(control)”“武力(arm)”之类的消极或者暗含威胁的词汇,给读者塑造出一个主动的、由中国操控的、与西方核心价值观——学术自由对立的孔子学院霸道、死板的形象。而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芝加哥大学及美方的描述,“自由”“核心价值观”塑造出追求民主、自由、学术独立的正义、崇高形象。“被控制”“被操纵”体现出校方被迫的受害者形象,处于弱势地位,并隐含此举施害者为孔子学院。

  (四)政治联想思维突出

  从前文分析可以得知,美国新闻报道相关事件时,无论是标题、事件背景,还是引述他人话语、所运用的不同修辞,归结为一点,即浓厚的政治意识贯穿其中。

  不仅在描述孔子学院时写到“与政府过于紧密”(too closely tied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Sharon Bernstein,2014),而且在阐述孔子学院为何“影响”学术自由时,也提到了其他政治性话题(Sharon Bernstein,2014;Stuart Leavenworth, 2014;Christine Schmidt,2014; Peter Foster, 2014)。将孔子学院事件与其他中国国内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使得孔子学院背后的“政治隐喻性”更加明显,体现了西方新闻话语中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芝加哥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教授们都抱怨(complained),孔子学院与中国政府的联系太过紧密 (too closely tied),中国政府把孔子学院视为“软实力”宣传工具,以使全世界的学生更容易接触到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但批评者们认为,有充分的证据 (substantial evidence)表明,汉办告诉孔子学院教师不要去讨论对北京而言的敏感话题,如台湾的地位,以及对待藏族、维吾尔族和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方式。很多分析家说,中国对孔子学院的投入是为了在海外塑造一个和平崛起的形象 (abenevolent rising power),尽管在其领海一些岛屿主权存在争议,还有人权问题。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目标是彼此的理解和减少冲突,基本原则是包容和换位思考。中方建议外派人员不谈一些敏感的政治话题,比如台湾、西藏问题,正是基于和谐的考虑。作为文化的另一方,应该理解并搁置中国人不愿触碰的话题,在彼此能接受的汉语言推广方面多合作交流。因为这些话题不是一个外派人员能说得明白并能有一个解决答案的。跨文化能力的基本体现是合适和恰当。恰恰是基于此,中方避开一些敏感话题,寻求彼此能接受的汉语言推广,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美国对于孔子学院总部建议中方外派人员在课堂上不建议讨论中国政治性敏感的话题,认定孔子学院对学术自由构成威胁,其实只是从自身文化角度出发的一种想象性思维。孔子学院总部对外派人员的相关建议是否影响到了其学术自由,这个话语权更多的应该是在孔子学院外派教师即中方教师一方,而不仅仅是新闻中“美国教师”的发声。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有关芝加哥孔子学院的新闻报道较为严谨,多引用他人话语来接近事实真相。但同时其评价性标题和大量对比性措辞则体现了针对孔子学院强烈的指责性和浓厚的批判意识,将孔子学院描述成受中国政府控制的宣传工具,而芝加哥大学等教育机构则是追求核心价值观之学术自由、独立的崇高美好形象,芝加哥大学关闭孔子学院行为也被隐喻有“反抗”意义。另外其报道也只采用单方面叙述角度,话语空间偏颇一方,使得整个新闻话语缺乏客观性。这与刘程、安然(2014)的研究发现相一致,即新闻报道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西方媒体对于孔子学院的报道存在一定的误读。

  二、讨论

  就此事件的跨文化冲突实质,笔者认为,外界对于孔子学院的揣测、质疑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在快速、统一管理模式推广的背后是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环境、政治制度,孔子学院在一些国度步履艰难,出现冲突和不理解,十分正常,应以平和的心态看待。

  另外,孔子学院总部即国家汉办也可借此事件反思并调整下一步的运作模式、部署和策略。毕竟西方质疑的焦点是政治性太强、官方色彩浓重的管理运作模式。在全球多元纷呈的时代,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国家汉办对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透彻理解,以及各孔子学院运行中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全方位具备。孔子学院进入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妨多一些结合当地特色,多一些融入所在大学的运营与管理模式,使孔子学院的管理、运作更加灵活化,以更加本土化的方式来传授汉语和中国文化,以寻求“相同”和“相似”来赢得对方的理解和认同。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影响力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孔子学院中方教师的跨文化适应和传播能力研究”,项目编号分别为12BXW035和11YJA860001的成果之一。)

  安然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

  许萌萌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跨文化传播方向研究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