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如同过家家,新建站台说拆就拆,无疑与《城乡规划法》精神背道而驰。
近日有媒体发布消息称,由于郑州农业路快速通道施工,3月19日起,该路22个BRT站点将全部拆除停用。
综观媒体新闻报道可以发现,近年来市政设施的频繁拆除受到舆论普遍关注。而本次事件中,多数媒体均以大河网文章《郑州将拆除22个公交站台单个造价达百万元》的新闻内容为始,对其新闻标题进行改动后转载,从而引起舆论的关注。
媒体对该事件相关转载报道多以“22个站台”及“造价百万”等与报道内容中无关或者没有出现的词语作为标题,从而吸引网民的大规模讨论,表现出较强的舆论诱导性。
本次事件舆情最早爆发于3月13日,大河网发布新闻后引起了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经济网、法制网以及各大商业门户网站的转载。一天之内,该条新闻的转载量就达到40余篇。同时,该条新闻还引起了微博、论坛等自媒体中网民的热议。
3月14日,受到前期自媒体中网民的积极参与和各类传统媒体的报道转发推动,相关舆论关注度达到本监测期内的峰值。由于本次舆情核心为市政设施为何频繁拆除这一舆论热议话题,因此绝大多数媒体报道采用事件概述、专家网民言论摘编等形式。同时,表达观点的媒体评论文章所占比例也较高,对舆情持续传播发挥了促进作用。
有媒体直接指出,市政设施的频繁拆除重建,就是懒政思维的表现。22个公交站台说拆就拆,大量财政资金打了水漂,让人看了难免痛心。
近年来,不仅仅是郑州的公交站台,其他一些地方也屡屡爆出一些建筑“英年早逝”的情况。除了质量方面存在问题,造成建筑短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这些地方的建设规划缺乏前瞻性,或者很不严肃,“一任主官一个规划”,缺乏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
“不少建筑远没有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被人为拆除。既浪费社会资源、劳民伤财,也打乱了城市总体规划部署,导致城市规划缺乏连续性、前瞻性;滋生了不少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与烂尾工程。”因此,必须抓紧完善政绩评价机制,强化城乡规划的群众参与程度和监督权利,并健全落实相关责任追究制度,让权力不再任性。
评论认为,城市规划如同过家家,新建站台说拆就拆,无疑与《城乡规划法》精神背道而驰。然而,由于政绩评价体制不完善,导致法不责众,官员违规成本低廉。“领导一句话就变”的短视规划病一直没有得到根治。
文/陈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