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帮费”看“陋规”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清代,漕运,征收
  • 发布时间:2015-04-09 07:57

  和所有不合理收费一样,实际需要最后只成了一个引子,引出来的是贪婪得足以吞天蔽日的人欲。

  清代北京是粮食消费最集中的地方,除了市民吃饭之外,还有宫廷消费、供养军队等都需要大量粮食,此外当时给百官发俸禄,也有一部分是发放粮食,称为“禄米”。所以漕运对北京很重要。

  所谓漕运,是朝廷在南方某些指定的省份征收税粮,然后把这些粮食经由水路运往北京。如果漕运停止,北京城就要挨饿。因此,对于南方这些指定省份来说,漕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公务。由此就诞生了一项很大的花费,叫“帮费”,也就是指州县政府帮助运粮船运输的费用。

  陋规生成

  运输漕粮这个事,本来是由国家指定的工作人员“旗丁”,也叫“运丁”,也就是负责漕运的兵丁负责。

  这些负责漕运的旗丁本来有国家法定的报酬,还有运输经费。这与州县官员本来没有任何关系,但问题是,旗丁的报酬标准和运输的经费标准都是在清初确定的。而清代中期,也就是从雍正到嘉庆年间,发生了一次漫长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了大约三倍。这对所有社会领域都有影响,旗丁的收入就相当于减于原来的三分之一,“所领一石之价,仅敷买数斗之粮”,这些收入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生活的需要。

  与此同时,清中期后,运河河道年久失修,遇到浅阻之处,需要雇人拉纤,运输经费在通货膨胀后本来已经缩水为原来的三成,再加上增加的成本,经费更是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本来应该重新制定标准,把旗丁的工资和运输经费提高至少三倍。但是我们知道,清代实行的是固定财政制度,国家财政收入从康熙晚年就固定化了,支出自然也不能增长。朝廷拒绝提高工资和经费,但是旗丁还必须得完成其本职任务。

  这样一来,旗丁就不得不动起歪脑筋。按规定,旗丁负责审查地方官送来的米符不符合标准。所以他们借口米色不纯等,开始向地方政府索要“帮费”。如果地方官不帮他们提供运输经费,他们就说送来的米不达标,拒绝上船。

  漕运一事办得好坏,直接关乎到地方官的政绩和官运。地方官员害怕“延误漕粮起运之期”,受到朝廷追责,只得向他们妥协,从地方财政中拿些钱给他们。这就是“帮费”的起源。

  事情至此,尚可谓情有可原。

  问题是,和所有不合理收费一样,实际需要最后只成了一个引子,引出来的是贪婪得足以吞天蔽日的人欲。如前所述,清政府的薪俸体系和经费体系定于开国之初,到了清代中晚期,因为通货膨胀,已经严重脱离实际,各级衙门都在挖空心思,寻找新的经费来源。

  因此发现“帮费”这个新的陋规来源之后,沿途所有衙门官员都纷纷伸手。因为粮船北上,“沿途文武均有催趱之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以及途经各省督抚都会遣派人在沿涂重要的关闸检查,沿途“不下数百员”。每个人都要得些好处,否则不予放行。总漕、仓场衙门的官员和衙役也因为掌握着盘查、验米等权力,更是“得以意为臧否”,对旗丁予取予求,而旗丁“顾惜身家,不得不如其愿”。

  因此,和地丁银中的“耗羡加征”一样,漕务中的“帮费”自诞生后,也迅速恶性发展,滚雪球一样名目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 由嘉庆初年的每船一二百两、中期的三百两之谱,至道光初年的四五百两,经道光中前期的大幅上扬,至末年已攀升至千两以上。名目也一再新出什么铺舱礼、米色银、通关费、盘验费等,不一而足。

  官僚体系的膨胀

  明代刘体健称“历代官数,汉七千八百员,唐万八千员,宋极冗至三万四千员。”到了明代,文武官员共12万余人。

  世宗嘉靖年间,刘体健上疏指出,明初洪武四年,天下文职官吏数目不过“五千四百八十员”,武职官数在国初也不过为二万八千员。“自宪宗五年,武职已逾八万,全文武官数盖十余万。至武宗正德年间,文官二万四千六百八十三员,武官十万。”明代中后期,无论是宗室还是文武官员及吏员人数,都比明初增加了数倍、十数倍甚至数十倍。

  那么官僚系统为什么会不断扩张?

  这里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官僚体系的存在虽然是为皇权服务的,但是一旦出现,它本身就成为一个利益集团,具有自我保护、自我繁殖的特点。按照公共选择学派理论,官僚机构本身是一个垄断组织,它垄断了公共物品的供给,缺少竞争机制;同时公共物品的估价存在着困难,政府管理活动的输入、输出都是不可观察的。基于这些特点,官僚机构总是倾向于尽一切可能实现权力寻租,倾向于机构不断扩张,表现在官员数量上只能增不能减,既得利益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行政效率不断降低。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搞了多次公务员减员增效改革,然而总的趋势却是愈裁愈多。大多数时候减员改革都悲壮地失败了。

  第二个原因,官僚系统的不断扩张,也是皇权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结果。官僚系统是君主专制的工具,官权是皇权的延伸,君主专制不断完善,注定官僚系统也不断延伸膨胀。

  秦汉以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根主线就是中央集权一再发展强化。每一次集权强化,就意味着国家权力不断延伸,造成官僚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

  第三个原因,古代社会还有以官位作为臣子酬劳的传统。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官吏众多,所以皇帝不得不多立郡县,安排这些官员。“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两三”,还有的二郡共一县,有的郡下竟无县。宋代为了保持政治稳定,通过科举制度,把民间精英吸收到文官队伍中来。同时为了保证官员的忠诚,还滥行恩荫制度,荫补太乱,以至“一人入仕,则子孙、宗族,俱可得官,大者并可及于门客、医士。”这样都导致冗官的出现。最终导致“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历代裁减官吏数量的努力之所以失败,也与官权是皇权的代表这一因素有关。皇帝裁撤官吏数量,就意味着要减政放权,放松对社会的控制,这是皇帝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官僚权力受到约束之后,皇权也会相应萎缩。皇帝为了自己能更有力地控制社会,不得不依赖官僚集团,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过度触动他们的利益。

  文|张宏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