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新特”时代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中国,进入,新特,时代
  • 发布时间:2010-07-13 14:23
  在一个月内密集批准的多个区域经济规划,提醒我们,中国的重点区域在四面开花,新与特已经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常态。未来为中国转型提供新样本的,可能是深圳,也可能是重庆,或者是天津。

  13年后,深圳终于把自己的脚迈到了关外。

  厦门紧随其后,宣布岛外十分之九的身体终于成为“特区”的一部分。而海南的国际旅游岛规划也终于亮相,虽然没有许多人想象中的“博彩”计划,但海南将成为下一个投资热区已是不争事实。

  奇怪的是,媒体的反应并不热烈,颇有点例行公事地报道了这几个特区“变胖了”的新闻。回到1980年,当先行者们壮着胆子开辟特区的时候,谨慎地在前面加上了“经济”两字,在写给中央不足两千字的报告中,深圳特区拟设在一个名为福田公社的小地方,面积不过38平方公里,第一期只敢开发5平方公里。在深圳之后,珠海只有4平方公里,汕头只有6平方公里,而厦门最初只有可怜的2.5平方公里。

  不过,这就足以让《纽约时报》惊叹道: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确如其言,整个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属于“特区”的时代,狂飙突进的深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蛇口发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口号,正是上下呼应,使得“特区”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的开始。

  但是今天的特区,已很难独领风骚。2010年五个经济特区将先后迎接自己的生日。但更抢眼球的是,上海的浦东新区也将迎来自己的20岁生日,事实上已经运行了五年的天津滨海新区政府则在今年1月11日才正式揭牌,而早已获得国务院批复的重庆两江新区则成为中国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重庆市刻意将其挂牌时间推迟到6月18日重庆直辖13周年的日子才公布于众,暗合其城市名之“双重喜庆”之意。

  三大新区,五大特区,再加上诸多区域中心城市所覆盖的“综合配套改革区”。在一个月内密集批准的多个区域经济规划,提醒我们,中国的重点区域在四面开花,新与特已经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常态。事实上,当年特区独享的特殊政策现在大部分已经成为全国共享,并有所扩展。所以在新疆,当喀什获得经济特区的各种扶持优惠政策时,当地的主政者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希望在特区前辈们的肩膀上,能更超越一些。

  从试点到推广,一直是中国模式的探索之道。当日“特区”的成功为中国后来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参照物。但当下的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所以这一轮的“特区扩容”、“新区上马”委实意味深长。“新”“特”争锋时代的到来,显示在区域的发展与政策的放松上,在今天有了实质性的变化,无论新区还是特区,都需要创新,寻找新的模式,创造新的发展路径。例如重庆即有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改革试验,而深圳则要试图解决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

  在今年这一轮高密度的区域规划中,获得空间的地方政府面对的是真正的大考。未来可能为中国转型提供新样本的,或许是深圳,也可能是重庆、天津、上海,这取决于下一个十年创新者们的努力。有趣的是,当我们把目光移向世界时,就会发现,在全球金融危机来袭时,中国同样成为了地球村中的经济特区,中国经验正在为世界提供方向。从某种意义来看,新特时代的转型可视为全球化中新的中国模式的开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