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京都之旅赏花之后品美食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大阪,樱花,日本,拉面
  • 发布时间:2015-05-11 07:58

  去日本,最初完全是为了樱花,所以去了赏樱的重要站点——关西的大阪和京都。然而去了才发现,大阪是关西地区重要的美食娱乐天堂,而历史悠久的京都则充满了古都风韵。美妙的关西之旅值得细细品味,赏尽一路人间芳菲,携一身浪漫归去。

  大坂天守阁的守卫是樱花

  一到大坂,到酒店放了东西,直奔天守阁。这里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城堡,也是当时城主的权利象征,天守阁是个统称而非名字,我觉得是意译的,在其他城市也有,缘何成为第一站呢,只因如今大坂天守阁的守卫,是樱花。

  樱花之美,绝在无瑕。无暇亦分两层,首先是没有叶子。叶子不抢戏,樱花开的也更加尽情,黑褐色的枝条上霸道地挤满了白色的花朵,单层,五瓣。哈姆雷特只一个,枝头繁华千万种。然后便是颜色,粉白的近乎白色,白得纯净,白得无暇。其实说无暇完全是因为词穷,因为所有美艳的词在白色面前都显得无力和苍白,因为她就纯粹,不需粉黛无需修辞。这种白色小花的花心又是桃粉色的,突然让每朵小花有了灵性,但又绝对没有打扰那抹自顾自的白。

  日本的樱花之美,又胜在多。一株樱花树是赏花,大片樱花林才叫赏樱。日本赏樱的地方也很多,所有旅游咨询的地方都会对每年樱花的开放时间做一个预测,然后细心的贴出一张表,上面有所有可以赏樱的景点及开放的程度,游客可以自行选择。

  京都有条落樱铺成的粉色河

  第二天,我们按照原计划来到京都,这里有差不多二十个赏樱的景点。在清水寺门口,我们租了和服,蹬着木屐,提着手包,跻着小碎步踩着石级而上。寺里樱花成片,当然游人也如织。唯一不完美的是,下雨了,烟雨朦朦,穿着各色和服的日本女子撑着油纸伞,聊着笑着碎步着,樱花树下。雨中的清水寺躲在氤氲中,樱花雨雾,傻傻分不清楚。

  其实樱花品种有很多,前一段中国樱花协会不是还出来澄清,说日本的《樱大鉴》也有记录樱花大概是唐朝时期中国传入日本的,我们在日本大致看到三种,最多最美的,是单层,白色的,然后还有一种有树叶的粉色多层的,最后一种是像柳树低垂的,桃色的,也是开的最早谢得最晚的。

  来到京都除了看樱花树,还得看一条缤纷落樱铺成的粉色的河。说是河,其实就是一条两米见宽的小溪,流水很浅,清澈见底,这就是我最爱的哲学之道,因日本一位哲学家经常在此漫步而得名。风吹过,两岸樱花树一齐袅袅,思绪随樱瓣纷飞,掉落溪里,紧凑着重叠着,透出淡淡的粉,荡满整个溪面,时而有几只小鸭子戏水而过,撕裂那片繁冗,之后又马上恢复。感觉这里自有的一片生态,本就是极致的哲学了。

  大阪、京都的美食也不容错过

  作为吃货,生活的哲学中,美食也必不可少。我们在大坂住的道顿堀,打开大众点评,排名第一的是一家叫M的松板牛肉店。走进发禅寺旁边一条静谧小巷,店门口写着烤肉,掀开布帘服务员很有礼貌的招待我们上楼坐。服务人员介绍完之后我们才明白,其实这不是烤肉,是日本特有的牛肉锅,有点像我们的火锅,只是锅是平底锅,汤汁也没火锅那么多。吃法很讲究,用牛油润湿热锅后,夹两片肉铺在锅中,待红色褪去马上把肉卷起来,打一个生鸡蛋入碗,蘸肉吃!生鸡蛋!当时就打了个寒战,开始是真不敢尝试,可是吃了之后就特别想和发明这种吃法的人见个面,顶礼膜拜!肉也必须特别介绍,松板牛肉是专供皇室食用的,资深吃货肯定知道神户牛,听音乐还有专人按摩的牛,松板牛更甚之,每一头都有名字,数量很少,他们管红肉中间的白花叫霜降,松板牛才有。所以牛肉蘸着生鸡蛋的鲜香嫩滑,让开始的质疑烟消云散。一份牛肉只有四片,之后的三片就和着香菇,豆腐,洋葱一起放在特制汤汁里煮食,日本人是连煮个汤锅都要在锅里细致摆盘的,牛肉也依然嫩得恰到好处。他家是两个套餐起卖的,500左右人民币一套,我们点的两套。

  说到牛肉,还必须说一说京都一家叫弘的烤肉店,这回是真的烤肉。定了位子都等到晚上九点才得吃。这里有各种不同种类不同部位的牛肉,切片的,切块的切坨的,每种都烤不同的时间,配不同的酱料吃,搞得我们好谨慎吃得好紧张,生怕配错酱料或者没烤好烤过了无法品尝该有的味道。每种肉都有自己的鉴定书,日本人对食材真的太重视,以至于我吃了生鸡蛋当沾水,以至于我还直接吃了生牛肉!也是包装好的有出处的牛肉,倒在放了一个生鸡蛋一些豆苗和调味料的碗里,拌匀,直接吃!生牛肉,吃着有点像赤身,糯糯的,有股淡淡的牛肉味,不浓烈不腥,配着调料还不错,可我还是吃得心惊胆战的。这家店有两种招牌烤牛肉,分别叫天下无敌和史上最强,相当自信,但味道确实实至名归。

  在日本,所有的餐饮店都装修得很有自己的特色,很干净,做的食物也都超级精致和用心,哪怕就只是一碗小小的拉面。日本的一蘭拉面,非常出名,我们经过两次都在排队,其中一次是晚上十一点多!于是清早八点我们又去了,终于,门口只排了七八个人。其实翻台很快,排到店门口,自己要在一个类似自动贩卖机上选择和购买好自己要的食物,面就一种,但是你要选择单的,加的,加蛋的加豆腐的等等等等,反正就你想要的都得在机器上先买好,打出小票,然后再填一张单子,上面有汤汁浓淡,葱是细是粗,面的软硬,这些个人口味都要先勾选好,是不用和服务员沟通的,进去就直接流水线似的按你的选择下单了。里面是一格一格的,每人坐一格,面对挂着小方帘的窗口,里面就是厨房,虽然是听不懂的鸟语,但可以听到里面很热闹很忙碌。很快面和餐具就从那个小窗口递出来,按照之前你勾选的那些口味和选择。浓浓的汤汁配上细细的拉面,品相一点没想象中花哨,就是三片叉烧肉,一些葱,一点特制的辣酱,但是味道,真的,怎么说呢,反正我愿意再排一次队!个人特别喜欢店门口那些自动贩售机,于游客而言,可以takeyourtime,自己慢慢选好,免去了语言不精通的人站在大队伍前面支支吾吾不知作何选择的尴尬,于店员来说,服务员不用来回跑点餐,收钱,省时省力,全力把食物做的万中挑一就好,对于店方,免去了中间方接触钱的环节,还可以很好地节省人力成本,反正就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贴心发明了。

  日本的公共交通体系非常发达

  就这样,我们为了口服和眼福往来于大阪和京都,但一点没觉得累,因为日本的公共交通体系真的太体贴太发达了。之前定酒店的时候以为机场在大阪,于是预备线路是大阪进,京都,最后又从大阪出,后来才知道,京都和大阪是共用关西空港的,那里分别有到大阪和京都的JR,几分钟一班,非常方便,游客还可以购买那种可以不限次数随便来回的一日票。我们在大阪就买了一日票,地下铁,电车,JR,各个公司的线路都可以坐,发车又快又准,所以在大阪我几乎没有机会看看路面上是啥风景,反正日本的交通之便捷和贴心,只有我想不到没有他们想不到的,他们做到的都是我没想到的。

  在京都的话就是地上的巴士更加方便。我们依然买了一日票,坐着巴士我们去了清水寺,还去了我甚是喜爱的伏见稻荷大社,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地方。其实稻荷神社和其他寺庙差不多,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的,说震撼是通往神社的路。这是一段由上千个橘红色的木质牌坊似的祈福鸟居组成的几公里的路,一条在太阳下泛着红色微光的隧道。上山的时候辛苦,因为我们在一个拐弯处等了近一个小时,为的就是好好拍一张没有游人的安静的红色隧道。返回的时候能够看到鸟居另一面篆刻的黑色文字,就像一副看不到头的竹简,书写着日本的种种,第一次觉得“历史画卷”这个词说得真好,形容这条神奇的时光隧道,特别贴切。

  在京都没有看到高楼大厦,因为是日本的古都,景点和经典都很多,这里所有的建筑都有限高,目的就是尽可能保留古都的气息和原貌,在大阪则高楼林立,而两地只半小时之隔。小到无数趟列车共用的繁忙站台,永远井然的队列,大到成片令人震撼的樱花,千本鸟居,在这个到处点头哈腰遍地丝迷吗森的世界,感受到最多是的一种积累,一种漫长时间沉淀下来的会让人竖汗毛的积累,让人感慨万千,无关种族,无关政治。

  匆匆,每次的脚步都那么匆匆,没有逛尽兴的二三年坂,花间小路,没有去的金阁寺银阁寺,匆匆的一瞥留下太多遗憾,当然也给再见提供了理由。

  文|亮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