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有票房的阳关道 口碑走口碑的独木桥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何以笙箫默,王小帅
  • 发布时间:2015-05-11 08:25

  一看这个标题就知道肯定会把那个嚼过一万遍的话题再翻出来嚼一遍,没错,我又要说票房和口碑这对冤家的故事了。

  这个五一档就精彩上演了一出票房与口碑之战的大戏,《何以笙箫默》开画4日就卖到2亿多,可从豆瓣等网站上来看,这部电影收获的评价却是惊人的一致——全都是“负分滚粗”。

  另一边厢,又有情怀又能拍好片的导演王小帅则“声泪俱下”地发表了一篇“致观众”,开篇就借鉴了《双城记》里那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不过他把最好的时代留给了商业片,最坏的时代则给了严肃电影。记得他的上一部电影《我11》推出时也遭遇了排片量少的问题,那时他就憋了一肚子火,每逢记者采访他总会一通抱怨,时隔3年,从王小帅的遭遇来说,中国电影现状并没有改善,反倒是愈演愈烈。

  已经有人列出了五一档电影的一些规律,票房上:《何以笙箫默》>《赤道》>《闯入者》,口碑上:《闯入者》>《赤道》>《何以笙箫默》,票房与口碑依然成了反比,若这个规律真的已成普世规律,那接下来口碑炒上了天的《十二公民》排片量可不容乐观。

  最近在一边倒支持王小帅的浪潮之中,倒有另一批熟悉电影市场的人站出来向他解释了为什么《闯入者》会遭遇这么惨淡的排片量,并不是因为各大院线经理们瞧不起穷嗖嗖的“第六代”导演,而是因为他们的电影情怀所对应的人群并不会去消费电影。这么一看就简单了,这样的电影就不能该指望它能给你赚钱,最多只能给你带来名气。

  毕竟古斯塔夫早就跟世人讲过,“群体”是最容易被煽动的,一旦融入群体,他们的审美和智商都会降到最低水平。利用明星和原著的名气抢占排片的《何以笙箫默》就十分懂得如何煽动“乌合之众”的情绪,也很会把握市场规律,它把受众定位在“小镇青年”上,美甲店的店员也会为你诚意推荐,这类群体就是愿意把钱花在这种看似流行的风潮之上,在这群“乌合之众”的追捧之下,即使你说这部电影烂到刷新历史,它还是能赚到盆满钵满。

  当然,这种用烂片降低观众智商的行为是不能别鼓励的,可聪明的观众也不见得多有水平,毕竟我一直在纳闷一个问题,那些常常晒名牌彰显格调,张口闭口斯坦尼体系、第六代情怀的人们,真有好戏上演时,却总是从不见踪影,偶尔出现都只会问同一句:“有赠票吗?”

  票房有自己的阳关道可走,毕竟人家也不是抄来的;口碑则有口碑的独木桥能过,路都是自己选的,或许未来你就自成体系了呢?在中国电影尚未形成真正完善的工业体系之前,这一切的不平衡或许就是最好的平衡。

  文/彭芳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