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展的同质化之惑
- 来源:中外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美国大学,旅游经济,留学人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13 14:31
编者按:
为吸引生源,各所海外高校也是摩拳擦掌各出新招,教育展以直观快捷成为了很多高校招生推广的不二选择。林顿美国大学招生全球巡展、北京国际教育巡回展、武汉国际教育巡回展、中国国际教育展……各式各样的教育展贯穿全年,除却官方,还有不少由留学中介举办的教育展也混杂其中。然而,反复观展的学生家长发现,每次出现在展览中的学校和办展方式都有些大同小异。并且,参展学校排名不靠前、重合率高成为了教育展普遍的痛脚。据了解,目前国内有部分教育展,校方的参展人员并非是招生官或主要负责人。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经济系副教授、会展专业负责人 王春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学生赴国外留学人数的增加,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教育展,由于出国留学市场发展初期,许多想出国留学的学生及家长对国外高校了解较少,所以,这类教育展在初期确实也发挥了较明显的作用。但是,目前这类教育展的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这与市场趋利行为密切相关。但对学生来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必要参加那么多的同类展会,而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首先明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学校是什么,然后通过官网来查询或选择层次高、信誉好的教育展会来定向了解目标学校的信息和要求。对展会主办方来说,应充分挖掘国外层次较高的高校信息,不断提高展会层次。同时,从整合信息、完善服务、提高信誉等多方面入手,力争打造品牌教育展会,这样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张敏:
随着留学潮一浪一浪不断高涨和留学市场的迅猛扩张,近年来国外参展院校明显增多并日渐活跃,国际教育展场面火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展会现场正在形成以低水平重复为特征的同质化竞争,表现为大量展位都在重复着“英文展板加老外坐台”的展示模式,直接影响到院校、中介与生源三方的有效沟通。
问题在于展会本应是品牌集聚的场所,当面锣、对面鼓,意味着更加激烈的合法竞争和暗中较量。为此,参展院校有必要超越侦察心理临时心态,明确参展目的,讲究参展策略,加大参展投入,提高展示水平,通过参展树立留学院校的品牌形象。组展公司则须珍惜自己的羽毛,认真规划展会定位,切实做出长远打算和阶段性安排,努力维护国际教育展展会时空的品牌形象。立足当下及可预期的未来,中国都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留学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所有成功都要依仗有效沟通。沟通的前提是信任。信任需要品牌。在这个意义上,今天丢掉品牌,就意味着明天出局,被迫离开市场。
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宇:
展不是越多越好,办展需要精心准备,认真组织,要对应好供需,本着对双方负责的态度组织展览,这是根本。同时,观众参观以前也要对展会的举办历史、背景和口碑多了解再参观!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教育部“通过新的机制吸引企业等多方面社会力量参与到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来”的新要求下,推进人、信息、教育实践活动及与信息环境相融合的智慧型校园建设,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我公司举办的“2014年中国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为教育信息化产品研发、政府采购与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搭建互动沟通平台,进一步促进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打造智慧教育品牌。
目前,无论是国际教育还是国内教育展,生源是主要问题。国内学校在普遍打造特色学校文化、提高学校现代化管理手段、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校与社会及家长有机互动的同时,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地、合理地运用教育信息化新技术手段。
某国际教育展业内人士:
国际教育展应该带给学生最公正、最权威、最特色的院校信息。面对各式各样的教育展,主办机构应加强展览的权威性和官方性,并通过细化学校的分类来涵盖更广范围的学校。现在资源透明,许多学生申请不太依赖中介机构而是希望可以与学校直接建立联系。
实际上,国外展团直接来参展的效果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展会上最常见的就是一个展台配几个外国人,再加一大堆纯英文的院校资料,这种搭配在教育展可以说效果并不理想。外国人的中文水平功底不足,而中国学生的外语水平又有限,国内学生普遍不善交际,这样交流起来比较困难,同时一大堆的纯英文资料、英文院校介绍,学生和家长了解院校就有不小偏差。国外院校参展团不了解国内教育市场,不了解国内学生的承受能力,这种现象的同质化也是一个弊端,国内教育展本土化还是很有必要。
可以说,参加教育展,对于自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很有好处。学生在参加教育展时也应注意参展的校方代表来判断教育展整体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