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你要车干什么?
- 来源:汽车杂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汽车,交通事故,珠江新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14 09:27
打从汽车诞生的第一天开始,人们就在绞尽脑汁让车跑得更快。快并非过错,如果我们只看到快的危险面,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让车陪伴我们一百年?
收到杂志的时候,相信各位读者已经看完了《速度与激情7》。但就在首映式的几小时后,一台兰博基尼和一台法拉利存北京街头隧道里撞得一塌糊涂,车头尽毁,所幸年轻的后生白己走了出来,人身安好。
一个声音随即响起——应该禁止跑车上街。这叫人啼笑皆非,但这种声音已经不是第一次发出了,半年前广州媒体曾大篇幅报道,珠江新城一带居民提议,高亢的跑车声扰了清梦,要求立法禁止跑车上街。
每一种观点都值得被尊重,尽管在我看来这愚蠢至极,但并不妨碍他们提出白己的观点。这么多年来,每每遇到交通事故,总有不明就里的大众媒体将问题的本质引到跑车、改装等话题上。似乎,今天的交通事故都有了一种既定的推论:事故基本一上是飙车引起的,飙车基本上都是改装群体的非法行为。
久而久之,人家都忘了如何去思考事件的本质和其背后的逻辑,我当然不是在为那一场牛马事故开脱,事实上我并不知情。但如果真的就像当事人所说的在60Km/h车速下失控撞车,那我会依然尊重警察的判决,并维护他们继续上路的权利.
别忘了,跑车也是车,他们的权利同样值得被尊重。
存巴黎、伦敦或者是岁马,街头总会响起几声高转速的发动机啸叫,听上去似乎都是些雪铁龙、福特成者阿尔法·罗密欧之类的平价车,小年轻们也会加上一些改装,在欧洲狭小街道里,他们一脚五千转的油门,踩出年轻人独有的啸叫。
对于这种“扰民”,欧洲人似乎没那么在意,顶多一笑而过,而开车的人也没有恶意,分寸还是有的,无非就是小小地玩一下,我甚至记得开着保时捷在意大利南部小镇坐等红灯的时候,两个老头鼓动我踩一脚地板油让他们开心开心。
这是宽容,更是理解。让同人从仇富到相互理解,这是一条漫长的路,如果每一个阿伯都感受过5000转的魅力,他一定不会发出这样的投诉,谁没年轻过呢7毕竟汽车又不是只用来代步的。
世界上笫一台汽车不过几匹马力,发展到今天如果按照120km/h的限速规定,大概一台车有个30匹马力就够了,剩下的几百匹统统都不是为了代步而准备的,就好像一台iPhone并不只是为了打电话而存在。因为每一个设计汽车的工程师都知道,马力就是乐趣,尽管乐趣陪伴着危险,所以打从汽车诞生的第一天开始,他们就在绞尽脑汁让车跑得更快,不管是V8发动机还是一体化车架,不论ESP还是ABS,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可控地达成这个目标,如果我们只看到了汽车危险的一面,那我们为什么要让它们陪伴我们一百年?
正是因为如此,《汽车杂志》策划了今年的山路测试,约跑大马力小车一一只有掌握了每一马力,才能更好地玩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