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测试器?虚拟眼镜大搜罗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 关键字:虚拟现实,VR设备,虚拟眼镜
  • 发布时间:2015-05-22 08:38

  还记得小时候看七龙珠,贝吉塔和那巴很华丽滴登场之后不过数秒,马上秀了一下自己的gadget—后来风靡整个那美克星篇并引领了地球时代潮流的Scouter(战斗力测试器)。我想这两位大大当时的满足,应该类似于现在刚买了APPLE WATCH戴在手上甩啊甩时显摆的感觉吧。从那之后我知道了普通地球人的战斗力是5,也知道了原来有这么一种方便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后来,地球人(严格的说是G社)不知道从那个节骨眼真偷来了行星弗利萨星球的高端技术,发明了HMD(Head-Mounted Display),然后我们发现我们每天所要面对的现实,变新啦!

  先来弄清VR、AR和MR

  虚拟现实,应该是我们在这方面最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所以有人就把所有HMD设备,或者说头上戴的类似于眼镜的电子设备全都叫虚拟现实或者虚拟眼镜了。所以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三个概念,那就是VR、AR和MR。

  VR:VR(Virtual Reality)就是虚拟现实,意如其名,就是虚拟出来的视界。所有内置屏幕或者把智能手机镶嵌在视野前方当做屏幕的设备都是虚拟现实设备。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观察者看到的视觉影像都是通过或大或小的显示屏呈现的,而不是真正的现实景观。用来实现VR的HMD一般都会覆盖整个视野,我们把这货叫做“沉浸式HMD”。

  AR:与VR相对的是AR(Augmented Reality),这个在中文里叫增强现实,日语里叫扩张现实。无论是增强还是扩张,我们从语意上可以判断它不是100%虚拟的,而是在真正的现实里增加一些信息。所以当年行星弗利萨的Scouter和当今的(哦不对,应该说是有可能已经成为G社黑历史的)Project Glass都属于增强现实设备。这种设备的特点显而易见,就是因为他要将真正的现实景观映入网膜,所以必须采用透明介质,然后把各种信息应用显示在这片透明介质上。嗯,没错,它其实就是一副可以在镜片上涂涂画画的眼镜而已。于是,用来实现AR的设备叫做“透明式HMD”。

  MR:最后是MR(Mixed Reality)。显而易见,这种技术是VR和AR的结合。比较容易理解的是佳能的MREAL系统,这个系统从外观上看就是一个VR设备,扣在眼睛上的沉浸式HMD,使用者无法观察现实景观,但是它会把现实景观通过摄像头投射到内部的屏幕上(说白了就是一只巨大无比的EVF取景器),然后再在这个虚拟的现实景观里实现AR的信息表达或互动应用。跟AR相比,这似乎是一个脱了裤子放屁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AR的透明介质很大地限制了视觉信息的直观性,先把现实景观做成VR,然后任意秀秀了,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各种R里现在都有什么鬼

  按照以上分类,其实目前大多数头戴设备都是VR设备,G社虽然成功窃取了行星弗利萨的技术,但是以目前的人类科技水平似乎还无法将其消化吸收发扬光大,于是我们看到了Project Glass的失败(哦不对,是暂停)。那咱们就以数量定篇幅,看看目前各个R窝里都在孵着啥子蛋吧。

  VR:一窝百蛋齐鸣

  看到这儿您会发现,在这仨R子里面,VR的技术含量是最低的,低到可以说发明显像管的那会儿这个技术就可以实现,这么说虽然夸张了点,但我们的确看到尊为VR鼻祖的任天堂Virtual Boy游戏机的确是发售于1/5个世纪以前。这20年来,VR设备的发展其实也就是显示器的发展。分辨率从384×224提高到3K,弄个显示器箍在铁框子里套头上的方法论却是一成不变的。因此,VR设备的大手基本上也就是传统电子电器领域的大手,索尼啊三星什么哒,便义无反顾滴厮杀在了这个最传统的战线上。由于技术含量相对比较低,VR产品现在也算是百花齐放,既有Oculus Rift的死对头GameFace Labs这样的洋货,也有Three Glasses和ANTVR KIT之类的自强不息国产品牌。从没屏的到有屏的,从只给看的到还能动的,菇凉腰包,各取所需才是正道。

  SONY HMZ T3W/T3 Personal 3D Viewer

  尽管索尼花了大力气宣传这款产品,但是依然掩盖不了其过于传统以致毫不卖座的窘境。没错,这款产品就是把两片分辨率为1280×720的有机EL显示屏放在一个看起来很带感的眼镜框里而已。号称750英寸的巨幕体验,也不过是因为在极短的视距离下观察这两片小屏幕时带来的错觉。就好比你用1cm的微距观察一只蟑螂,然后说“我X蟑螂你好大你是从Terra Formars杀过来的吗”是一个梗。还好索尼诚心奉上3D显示,以表其7999元的售价不是Kengdie。

  SONY Project Morpheus

  与HMZ底气人气皆不足行程鲜明对比的是GDC2015上Project Morpheus的大放异彩。虽然从外观上看这两款产品没什么太大区别,但是比起只能看毛片的HMZ而言,Project Morpheus本身会将头部的动作反映到VR世界中,加上与DUALSHOCK4手柄以及Play Station Move振动棒,哦不对是游戏棒的无缝连动,这款产品无疑会带来非常真实直感的游戏体验。只不过无论是HMZ还是Morpheus,索尼坚持使用有线连接进行入力数据,这就导致了明明是可穿戴设备,却没法把它带出门,嗯,请参照在医院里打点滴时推着吊瓶架溜达的无力感吧。

  Google Cardboard

  想必是G社在被Project Glass玩脱了之后完全黑化,于是推出了这款自暴自弃的产品。谷歌的这一神作完全可以认为是用来报复社会的,至少他可以很理直气壮地黑三星,我只要你GearVR十分之一的价格,就能提供你90%的用户体验,而且我这还环保,材料全是从高安屯拉回来的废纸箱。当剧情进入LOW逼无下限,国产品牌怎能按捺得住,于是我们看到了99块钱的“Nibiru梦镜”和“暴风魔镜”,甚至还有9块钱的纸壳版“暴风魔镜”,暴风影音替三星出了口气,指着谷歌鼻子骂,同样是高安屯拉回来的,老子只要你Cardboard十分之一的价格。三星泪目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情敌的情敌就是群P。

  Oculus Rift DK2

  在家电巨头小打小闹,G社把下限拉至无穷远的同时,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有很多诚实正直的少年在VR的沃土上潜心耕种的,比如实质上开启了VR历史的Oculus Rift(任天堂斜视)。从Developer Kit的命名上可以知道这款产品还没有完全商用化,但是有了脸书大大地加持,Oculus Rift的未来应该还是顺风顺水的。与Morpheus的老爹索尼不同,Oculus Rift没有丰富的软件(游戏)支援支持,但是还是可以看到很多电脑游戏厂商对其的提携和关注。DK2将显示单元升级为1920×1080分辨率的有机EL屏幕(其实这屏跟旮旯戏Note3是一样婶儿的),并且搭载了外部摄像头和红外LED来减轻头部跟踪的延迟。

  SAMSUNG Gear VR

  初次见到这东西千把块的售价心想“三星啊三星你终于良心发现不搜刮我们的血汗钱啦”,兴冲冲捧回家后你会发现,矮马这就是一配件。为了这千把块的东西,您还得花五倍的钱捧回GalaxyNote 4一部,谁让俺大三星的口号是坑戏床戏旮旯戏样样精彩呢。Gear VR可以实现Morpheus的头部运动跟踪,还能实现Morpheus无法实现的视线操作,但是无疑这些功能都是通过GalaxyNote 4来实现的,而Gear VR本身,只是一个镶嵌手机的框架而已,嗯,这次请参照粗猪车司机蜀黍dashboard上面两部手机支架,一部滴滴,一部快的。

  AR:一窝短跑接力

  AR由于是外星技术,需要大规模的人力财力时间进行消化吸收研究开发,于是在地球上我们只看到了两款靠谱的AR产品,由地球上两家最壕的公司前仆后继滴开发着。

  Google Glass(*已停售)

  鉴于这货已经阶段性退出了历史舞台,就长话短说吧。其实G社的idea还是很灵的,毕竟他是第一家深刻领会到外星技术的地球公司。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出彩的应用和花絮。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泄露了天机,Project Glass就这么戛然而止了。

  Microsoft HoloLens(*尚未发售)

  若Google Glass是因为经济原因停摆,天下第一壕微软的这次闪亮登场便又是秉承了其“用钱砸”的经营理念了。HoloLens虽然还只是一款概念产品,但是基于透明型HMD的3D显示,视线及动作捕捉,战斗力哦不是深度探测已经足够吸引眼球,我们静观微软砸钱就是了。

  MR:一脸无奈的高大上

  虽然MR是一种看似牛逼的兼顾VR和AR的解决方案,其实说白了他只是由于技术限制无法完全实现AR,而只能先将现实世界通过VR表现的无奈折衷之举。尽管如此,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MR设备还是大有用处的。

  CANON MREAL

  这款产品虽然已经完全商用化好多年,但是之所以知名度不高,是因为它面向的是企业级用户。对,50万人民币的基础导入费用就是在现在的技术水平下用MR这个无奈之举实现全息AR的代价。但是通过这款MR产品,工业设计,空间设计,时装设计,建筑师们可以在实际场景下预览他们的作品,就好比一个脱光了衣服的苍井空躺在你面前,你就可以通过MR为她试各种衣服啦,嗯,似乎功能相反的产品会比较受欢迎呢。

  最后让我们畅想,各种蛋里会孵出什么鸟吧

  看过科幻片的应该都想象得到,未来的世界应该是AR的世界,到时候也不会有什么HMD了,那还会有人把那么大一货箍在头上呢。但是毕竟AR是要以透明介质为前提的,因为他只是现实的延伸,却不能完全还原或者替代现实。于是在科幻作品里,AR的出现大多数也是以提示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无论这个信息是像钢铁侠和机械战警里一样小巧直观,还是像三体和阿凡达里一样真实海量,用来呈现它们的背景却都是真实世界。所以,即使MR可以被场景宏大细节逼真的AR所取代,VR还是可以留下一条活路的,那就是名符其实的虚拟现实,通过刺激各种感官创造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会与现实产生任何感觉互动,甚至一旦进入这个世界,你是无法辨别自己是在虚拟世界里的,是的,welcome to the Martrix!

  所以,MR毕竟只是一种过渡或者折衷,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依然是AR和VR。人们会用AR帮助自己理解世界,然后用VR帮助自己创造世界。至于实现的手段,是完全保证人机独立还是直接刺激感觉器官,感觉神经,甚至是直接刺激大脑皮层或在大脑里面植入芯片,在甚至是直接把大脑变成芯片,这些脑洞大开的设定,SF里面已经是见多不怪了。

  文+图=钱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