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不足掣肘卫生信息化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人才,卫生,信息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7-22 10:24
朱小兵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对于卫生信息化而言,人才更是金贵。
话说一日,我正在一个医疗信息技术联盟的群挂着,不时瞥一眼几个活跃分子在那里眉来眼去。忽然,有一名叫“曙光卫生院”的新人闯进群来,打破了平静。
“我是贵州一所乡镇卫生院的,我们也想信息化,请问该选什么样的系统?”话音未落,群里一片哄堂大笑,各种表情搞怪符号占满了屏幕。若换做一家三甲医院,医疗软件公司的人断不敢对甲方如此“大不敬”。我不禁打抱不平:“医改资金的重点投入方向就是中西部地区。听听人家有什么需求?”
一所乡卫生院的信息化引不起大家的胃口。“财政给钱吗?”群里还是一片怀疑之声。
“我们这里的卫生院都已经信息化了。我们是自己出钱。”曙光卫生院回答。
瞧,人家不缺钱吧?我不禁沾沾自喜。整个群也立刻安静下来,仿佛都竖起了耳朵。“你们想上么系统?”一听有钱,立刻有人来了兴趣。
“我们想上电子病历。”曙光卫生院说。群里再次哗然。而我也不禁一阵心焦,赶紧提醒说,电子病历系统可不是一所乡卫生院最需要的,电子病历系统本身也还没成熟;你们应该先考虑上收费、物资管理之类的系统。群里众多高手也开始给卫生院做起了现场培训。
随后终于摸清,原来这卫生院是贵州毕节地区的,因为地区都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所以一直到乡一级的卫生院也都行动起来,搞所谓的信息化。
信息化的火焰已经蔓延到中西部的乡镇卫生院,这当然代表了积极的一面。卫生信息化呈现从一线城市、中心城市向全国各级城市乃至乡镇普及的良好态势。但是,另一方面,也显现出不少地区信息化基础薄弱、尤其是卫生信息化人才匮乏的掣肘因素。信息化基础薄弱,并非是指信息基础设施的薄弱,而是卫生信息化观念、基本组织和方法的薄弱,归根结底是信息化人才基础的薄弱。
卫生行业信息化是迄今为止最复杂的社会信息化领域之一。一方面,卫生信息化所需的知识结构涉及临床、生物医药、公共卫生、卫生经济与医院管理、健康管理、信息技术、公共管理、社会学等广泛而非常专业的学科领域;另一方面,卫生信息化本身还伴随着艰巨而复杂的医改进程,各级卫生部门和卫生机构的业务和管理需求,势必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各种因素的叠加,使得卫生信息化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将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从营造健康的信息化生态环境看,卫生信息化人才涵盖作为甲方用户的各级卫生部门的行政主管、业务主管和信息主管、技术人员;也包括作为乙方的工程技术人员、实施服务人员,以及第三方的咨询、信息服务专家等。目前,无论是甲方、乙方还是第三方,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都极其短缺。
在卫生信息化面临巨大不确定性、许多问题的突破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势下,卫生信息化人才的不足问题仍将日益凸显。
在利益驱使下,网络文学界的互“挖墙角”、互相“山寨”、互相“抹黑”已经出离了合理竞争的范畴,常此以往中国的网络文学的大好前途必将被葬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