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信息技术课堂的另一个价值

  【摘要】在课堂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常常被忽略,而过度的关注技能培养。但情感态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不能小觑,把情感体验渗透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使信息技术更具有生命力。

  【关键词】情感体验 情境 渗透

  曾几何时,信息技术课在老师和学生的眼里,只剩下了“技术”,在教师眼里,只是一堆冷冰冰的元件堆砌的教学流程,亦或是一台台按部就班的输入输出设备。忘记了它本身也是一门学科,一门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学科,我们在课堂里用得最多关联词是首先打开某某软件,其次打开某某菜单,接下来第一步插入……。信息技术课被误解,被老师误读,造成了今天的信息技术课已经变成了了无生气的技术课了。如何改变这样的现实状况,是信息技术教师长期以来研究的问题。

  要改变这样的现状,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每次只强调如何调控学生、如何掌控课堂,是很难彻底改变现状的。要想彻底改变信息技术课堂的生存状态,必须要把握课堂的主旨,深入了解课堂的精髓。

  每次去听语文老师的课,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语文老师已经将自己融进了课堂中,他们时而高亢地范读,时而有感情的启发,时而激动的抨击,读到动情处的动容,无不让学生感动,对比我的课堂,实在自惭形愧,我总是远远的站在情感之外,做着一个熟练工的工作。

  怎样才算一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要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课比玩游戏、上网、聊天更有趣、更有意义!

  一、老生常谈之备课

  课前的准备,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通俗意义上的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固然,老师对教学内容和流程非常的熟悉了。但是老师只注重了学科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注意了本门课程的特点,但是经常忽略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备学生”,忽视了学生需求和具体情况,就会使老师陷入一种唱独角戏的困境,老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总是入不了角色,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整个课程下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强,违背了新课程理念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

  而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不乏这样的语句,“请同学们将音量调大50%”、“请将表格A1至F1单元格合并并居中”,这样命令式的口吻,学生机械系的操作,整个课堂缺乏人文关怀,缺乏气氛的营造。

  如果我们在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了解,也就是“备学生”,那么在课堂上我们不在是一个人在战斗,如在川教版中有关录音机的使用中,在课堂之前收集学生的录音,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录音以备课堂中使用,学生在课堂中听到自己的或者是同学的录音就会比较兴奋,并乐于参与到互动中来,老师在课堂中只要稍加引导,就会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气和感情,让整个课堂变得鲜活。

  二、注意课堂情境的创设

  合理的教学情境创设,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也能让老师在组织课堂中情感饱满,让学生对课堂印象深刻。如老师在讲录音机的使用中,首先播放一段配乐美妙、画面优美的短片,再配以老师饱含感情的朗读,定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老师只要稍加引导,就会很自然的进入到了该课堂。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想学都难。再如我们在讲flash动画制作中,引入公益广告“family”,就用一个单词,变换各种家庭成员的形象,用这个动画作为Flash教学的引导,融入情感,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在进行技能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何乐而不为。

  三、关注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情感世界,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如在word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使用Word,并能根据一定的需求来对Word进行设计,那在本课的教学中,名片的设计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因为孩子的独特,所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来进行设计,“小小的名片、大大的理想”,一张名片承载的是孩子对未来的憧憬,我们如果照顾到了孩子的情感特点,在课堂中加以放大,那么这一课不仅仅是名片的设计那么简单了,学生在技能学习中又收获了激励和航向。

  四、与科技文化教育的渗透

  科技改变世界!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21世纪,充满了科技的元素,电子白板进教室,电子书包代替传统书包,在信息技术的世界里,不乏许多优秀伟大的引导者、发明者、改变者。乔布斯重新定义了手机,马云颠覆了传统的销售模式,马化腾改变了人们的通讯习惯……,太多这样的例子,都出自伟大的信息技术行业。在给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时候,故事更能打动人,所以我们在开学第一课的时候,引入生动的故事,比刻板的介绍信息技术能能打动人,以人物为主线,串联时间线,让学生畅游在科技的世界里,尽享科技盛宴。

  综上,信息技术不应该只关注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触动心灵、跨越时空、向学生传递更多的学科密码,是当下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回归的理性。心灵的距离是最远的,但也是最近的,我们只用通过融入更多的情感,让学生感受饱满的情感,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快乐,收获知识,回味体验。

  参考文献:

  [1]李冬梅.如何有效调控信息技术课堂氛围[J].信息周刊,2010.

  文/陈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