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孩子相互尊重

  • 来源:风采童装
  • 关键字:尊严,心理学家,班干部
  • 发布时间:2015-06-19 08:16

  什么是正面管教的相互尊重?是成人尊重自己并根据情形的需要做出榜样。与此同时,要尊重孩子的尊严,和善对待孩子,这种尊重一定是相互的!

  正面管教与传统的管教方式非常不同,正面管教与惩罚没有任何关系(很多人认为“惩罚”和“管教”是同义词),正面管教是为了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和人生技能。

  对小孩的正面管教涉及到你要怎么做,并如何和善而坚定地坚持到底,而不是期望着你的孩子“守规矩”。随着孩子逐渐成长并变得能力更强时,可以让他参与专注于解决问题并参与规则制定的过程。这样,既就能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感觉到自己更加能干,并学会以有用的方式运用他的力量和自主,感觉到更有动力并按照他确定的解决方案和规则去做。正面管教可帮助你与自己的孩子建立一种爱和尊重的关系,并帮助家长和孩子在未来的很多年里一起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是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他的同事鲁道夫.德雷克斯两位心理学家的的工作为基础的。阿德勒相信,每个人都有得到尊严和尊重的平等机会。德雷克斯是“在所有关系中—包括家庭中--都需要尊严和相互尊重”这一理念的倡导者。

  在正面管教构成原理的板块中还包括:相互尊重,这也是本期要与大家分享的内容。

  如何尊重孩子

  对孩子尊重,意识是应把孩子看做和我们自己一样,是个享有同等决定权的人,但这样的权利并不代表孩子可以做任何大人能做的事。每个人在家庭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

  娇惯孩子并不是尊重孩子;不让孩子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借孩子实现我们未实现的目标也不是尊重孩子。

  Example:9岁的妮妮是家里的唯一孩子,她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关心。而父母对她的行为和学习要求却很高,为她安排了很多的活动,期望她各方面表现出色。体育、钢琴、班干部、跳舞、背诵等等。每时每刻,妮妮都需要做到无懈可击,举止得体。所有认识妮妮的人都认为她是个优秀出众的孩子,可是,她仍然有几个父母怎么也纠正不了的毛病:烦躁的咬指甲,经常做噩梦,以及神经质的抖腿。

  妮妮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高标准、高期待”的残忍。因为妮妮想讨父母关心,竭尽全力达到她们的期望,再加上她比一般孩子更聪明些,又很努力,她内心的不安全感和反抗已经显露出来,她不会公然对抗,只有在梦里反抗。妮妮一生都要为了满足父母让她出类拔萃的愿望,而无法尊重自己。只有当我们信任孩子、信任她的能力时候,才能真正表现出对她的尊重。

  尊重孩子其中一种方式是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我看得出来你很失望(或者生气、心烦等等)。”相信孩子能经得起挫折并能由此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

  如何尊重我们自己

  崇尚爱和自由的家长有时候会以为所有的权利都在孩子一边。而事实上,在平等的关系中,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利。那么,怎样来尊重自己?允许孩子对你(或者别人)不尊重,而不是“和善”,这正是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方。

  假设孩子和你顶嘴。“和善而坚定”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你走开,到另一间屋里去。也许我们能听到一种声音“那不就等于放过他啦?”我们分析一下,你虽然不能迫使别人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但你可以自己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走开就是你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而且这样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你可以在稍后再找孩子谈,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让情绪平静下来。心情好了,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什么是尊重情形的需要

  孩子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需要学习尊重自然法则。孩子必须了解社会秩序和规律是自由的一部分,如果不守秩序,所有人的自由都会受到影响。一旦我们觉得坚定赢得了孩子的尊重,同时也尊重了孩子,引导孩子对秩序和规律的尊重将变得很容易。

  如果我们过分保护孩子,他无法体验不尊重顾虑的后果,那么他就不会尊重秩序和规律,如果他被刀伤过,他就会对刀的锋利产生尊重;如果没有正确使用火,就会被烧伤;如果没有学会平衡身体,骑车时就会摔倒;如果没有学会闪躲,就会被球打到,孩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学会尊重自然法则。所以,在任何需要尊重秩序和规律的领域,孩子都要从实践和经验中学习,从行为中而不是从语言中学习。

  孩子不遵守规则,是现在父母们最普遍的抱怨。孩子们通常正是用这种反叛形式来对抗大人,父母们越是要求孩子们把东西放好,大多数孩子越是觉得讨厌,妈妈们越表现整洁的重要性,越容易受到孩子的反抗,而这种反抗通常都能获得成功。

  一些相互尊重的话语,可以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等一下就轮到你啦,请等一下。

  我知道您能换一种尊重人的说法

  我很在乎你,会等到我们能相互尊重时在继续谈。

  我知道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

  要做,不要说(例如,平静地默默握住孩子的手,象孩子演示怎么做)

  (当孩子在商店发脾气时)“我们现在要离开商店,待会再来。”

  文/蕾贻 编辑/罗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