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规则自在我心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06-08 17:11
  “我告诉身边的朋友,初入一个行当不要害怕,不要树立目标,蒙上眼睛用尽全力向前走,过个两三年,摘下黑布看看,如果在队伍的中部或者尾部,那你就不要再干这个行业了,退出好了。如果你走在这个队伍的前列,那么你可以告诉自己,行,其实我很适合做这个。对我而言,‘蒙上眼睛往前走’意味着专注,意味着不在现存世界里找对手,而是把自己当成对手。因为影视制作行业正处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任何成型的规矩,规则都来自于我的内心。”

  ——李明

  网友Steel在水木社区上悬赏:“想进入影视剧行业,谁能告知这个行业顶尖的民营影视公司,即付积分3000。”得到这个网络悬赏的人给出的答案是:“小马奔腾、海润”。

  在电视剧制作行业,小马奔腾的“突然走红”和“持续走红”有些不可思议。“张建栋、高希希、兰小龙..这些业界数一数二的人物,怎么会与小马奔腾合作?这个公司到底是什么来头?”相比成绩,这个公司显然太过低调,以至业内业外常常会有不同的有关小马奔腾“特殊背景”的揣测。

  在位于亚运村的小马奔腾影视文化公司办公室里,采访掌门人李明的时候,提出这个疑惑已久的问题,李明笑了:“我们其实就是普通的民营影视公司,哪里有什么背景?”

  对“人”的尊重,是李明反反复复强调的企业文化,也是成功到让人怀疑“大有来头”的原因:“我觉得影视制作行业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是‘将’,优秀的将带来的是属于他的凝聚力、优秀团队、资源,这才是制胜的关键。”

  所以,颁奖晚会或者业内聚会的时候,常常听到抱怨:“怎么小马奔腾的李明又没有来?”

  李明强调,做企业要“拙于外而秀于内”,所以甚少参加这种属于“老板们的聚会”,不高调地对行业发表言论,不爱接受媒体采访,更多的时间他跟编剧、导演、作家聚在一起,称兄道弟,把酒言欢,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鼓励并支持他尽力打磨出属于自己的光彩。正是这种出自情义的尊重让才华卓著的“将”都心甘情愿成为小马奔腾的一分子。

  从这个角度而言,因为李明的不可复制性,所以小马奔腾的成功不可复制。

  情义无价,商业模式伤害人的感情

  曹操是李明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文采武略样样精通。既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慷慨悲凉,又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用人之道,还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人生志向。他自有他的道德底线,在道德底线之上,规则随心所欲。

  部队大院出身的李明属马,性格也同样地自由、从容、不拘一格。喜欢“孤旅人生,行云流水”的恣意和洒脱,绝大多数时候却是呼朋唤友,围炉夜话。“我很欣赏中国独特的人格魅力——侠义。在商业社会里,人们常常用制度化、法律化的商业社会规则来衡量人的价值和关系,但是我更喜欢用情谊、侠义来衡量。用商业手段你可以挽留一个人,但是情谊可以留住他的心。”

  从履历上看,“侠义”给李明带来的有坎坷和畅达。大学时候,因为成绩好,替人代考英语被发现差点被开除;同学之间有纷争总是他以大哥的姿态调停和摆平..“仗义”让他的毕业分配受到影响:1989年大学毕业,摄影系毕业的李明却被分配到湖南岳阳一家炼油厂。

  “北漂”的概念那时候还没有出现,李明还是放弃一切,留在了北京。“广告是当时最好进入的行业,所以就先去了师兄的一家广告公司。”这个师兄,就是后来与李明签约合作进入小马奔腾的导演韦大军。——是否有“滴水之恩”的做派没有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段时间的情谊对他来说弥足珍贵。

  后来继续在广告界继续打拼,辗转

  到盛世长城做创意总监,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拿一万多的月薪,已经让人艳羡不已。可是,一眼望到头的结局、再没有上升的空间,他离开盛世长城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广播学院留校的同学介绍一个酒的广告给他,赚了20万,是大家均分这20万,还是钱同学全部拿走,把客户介绍给李明?因为来负责接洽和谈判的客户只是小业务员,同学选择了后一种方案。

  三年左右的时间,李明终于见到了这个广告的最终负责人。“蒙上眼睛向前走”,兜兜转转,“我最终发现自己的广告制作才华一般,最强项还是和人打交道,所以转行做广告代理。”

  1993年,电视栏目广告代理还是新鲜事,全国也不多见,李明接下了《新闻30分》的广告,最初的几个月赔得连跳楼的心都有,幸好后来经济大形势转好,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开始每天都有人打电话过来希望上广告。

  广告既是小马奔腾发展的第一桶金,也是李明累积人脉的重要阶段。“做人一定要很‘江湖’,也就是要‘讲义气’”,正是这种旷达、侠义的处事风格,李明吸引了越来越多优秀的人加盟。

  人才不是“兵”,是“将”,是朋友

  “这个行业里没有值得尊敬的对手”,这句话曾在不同的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的领导者口中出现:文人相轻的习惯,商业化的运作规则,从业者的焦虑和不安尤为强盛。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李明说:“小马需要的不是兵,是将。我从来不把人才当兵看,而是当作自己的合作伙伴,当成优秀的大将。”他还有一个观点:“我希望我的企业像一列火车,大家都在驾驶室一起驶向终点,而不是不断地有人上上下下。”

  发现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是李明做企业的重要理念。所以,在民营影视公司中,小马奔腾不是历史最长的,也不是作品最丰富的,却不容人小觑的原因除了年资金投入量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李明近乎“可怕”的招揽人才的能力和魄力。

  张建栋、高希希..他们都是在自己巅峰时期被李明引入小马奔腾的。“最开始投资电视剧,因为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管它,做的电视剧很一般。我的一些朋友在电视台工作,知道这电视剧是我做的,都问我:‘这就是你做的电视剧吗?’我挺郁闷,不赚钱也就罢了,那好歹不能给我留下这种名声啊!”于是,“找顶尖的人才合作”真正成为小马奔腾的用人之道。当年最有市场号召力的导演是张建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爱做主》、《刑警本色》,这些电视剧表述的社会价值观念和市场号召力都让李明眼前一亮。

  见了张建栋两次,他成为小马奔腾第一个签约导演。几年过去了,他们的合作达到了当初相约的“愉悦”二字。

  高希希在业界最被看好时进入小马奔腾公司,同样是这份执著打动了高希希。2005年上海电影节,李明与高希希谈了整个通宵,他的抱负和目标、他的合作方式、他的人才观,最后高希希说:“良禽择佳木而栖。”

  “高希希当然是良禽,我认为小马是佳木。”

  在道德底线之上,规则随心所欲

  重情义,讲道义,敞开怀抱接纳所有善的人,对善者善,对恶者恶..李明崇尚“枭雄”:“我最佩服曹操的一点就是,他虽然创下霸业,但没有反汉。他有他的道德底线。”

  《历史的天空》、《甜蜜蜜》、《靠近你,温暖我》、《空巢》、《我的兄弟叫顺溜》、《青铜匕首》、《柳叶刀》..“为什么小马奔腾出品的电视剧更集中在军旅题材或批判现实主义题材中?对青年市场是漠视还是放弃?”面对这个问题,李明停顿了一下回答:“你说的很对,我们的电视剧题材很集中。你看我们签约的导演包括我自己,都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对我们而言,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都很强,对轻飘飘的青春缺乏热情和关注,也可能是淡漠和轻视。”

  不完美的血性英雄、有正有邪的人性、有缺憾的人生、如何在繁复现实中委屈地坚持理想和道德、“战壕”里最真实的情谊..“在妥协中坚持,在真实里找完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中国式普遍和谐、园融无碍的智慧和出入有度、贵和而守中的人生态度是李明和他的合作伙伴所珍视的,这些人生态度和生存哲学融入小马奔腾所制作的每部电视剧中。

  “其实,在金庸的小说里,我最喜欢韦小宝。他有自己的道德尺度、价值取向、生存哲学。同样是底线之上的百禁忌。”在自由的规则中坚持底线,在底线之上不被既定规则束缚,这是李明的市场法则。“我们的作品有自己的坚持,不是纯粹以市场为导向。不过,我们也在积极组建团队,希望发掘到能赢得年轻观众的编剧和导演。”

  “很多人都说我是小马奔腾的灵魂人物,公司带有我太深刻的烙印,其实这不是什么可以自豪的东西,而是最可怕的地方。”以后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所以,我们其实更像是在攻占山头,一个又一个,在攻占下来之后,组建团队去开掘和守城。我最喜欢的就是水,它有力量而变幻无形,我觉得我是水,而我组建的团队就像一个个器皿,他们会把无形的水用固定的形状装起来,让它有灵气,也有章可循”。

  攻下的阵地有栏目代理广告,有电视剧,“下一个目标是电影,电影的制作周期短,运作快,所以我给自己三年时间,要把电影做到民营里面的第一梯队。”

  李明的信心很足,

  电影里好题材+大导演+大演员才能有好票房,所以小马奔腾进军电影市场:先行投资拍摄的电影《机器侠》档期已近;下一部《越光宝盒》年中开拍。“还有一个‘小成本大票房’的代表导演即将跟我们签约;未来将有一个大制作的大导演陆续加盟。”电影的战略布局大致明确,剩下的就是具体作战了。“小马奔腾集团战线拉得很长,有广告,有电视剧,有电影,有户外广告机场LED大屏,还有杂志。从媒体类型来看,我们其实更具备一个大的媒体集团雏形。再过三年,可能我会抓杂志、报纸..总之,我是攻城者,我们内心坚定地‘蒙着眼睛向前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