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体验式设计不可少

  “对于妇产医院改造这个项目,在述标前,我想说一下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虽然我不是产妇,但我陪产过,在医院的病房中整整住了3天。这3天让我真正从产妇的角度了解到了医院建筑的方方面面,当一件事情,换位思考之后,往往人的视角就不同了,这种体验式的设计是该方案的出发点。”

  这是在北京某妇产医院病房楼改造项目的一个评标会上,陈亮述标前所说的话。给在场的每一人都留下很深的印象,该项目也因此中标。

  对于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相信圈里人都不陌生,它在医院建筑设计方面的龙头地位众所周知。作为公司室内装修专业领头人的陈亮来到中元公司已经14个年头了。他于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即来到中元公司作,直到现在。用他的话说,“工作经历简单得令人发指”。

  初见陈亮,从外表来看,你能感受到他身上的那种设计师的气质;然而在交谈中,你却又发现他“不像”一位设计师,因为他的想法和观点与记者接触过的几乎所有的设计师都不太一样——

  情怀与挑战

  2001年,是陈亮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他接触到了第一个医院建筑项目——北京医院老北楼重建T程的室内设计,而且是该项目的负责人,经过多番努力,最终他负责设计的方案成功实施,并获得了多个奖项。他笑着说:“毕业后负责的第一个项目就获奖了,白己也有些始料不及”。看似非常偶然的获奖,实则是陈亮不断学习和积累的必然结果。

  陈亮从大二开始做兼职设计,带给他的除了可观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建筑装修设计的经验,这使他对整个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也足他参加工作后能够马上担当项目负责人的主要原凶。

  除了经验,让他敢于接受挑战的还有他自身所带的一种情结。他认为自己刚毕业的时候是比较有“情怀”的,年轻、有活力,对富于挑战性的项目跃跃欲试,后来负责医疗建筑设计可以说是天遂人愿。在完成北京医院老北楼项日后,他又负责了海南省海口市火车站内部装修方案的设计,方案竟然义是一次通过。

  所以,每每谈起自己上学时的兼职,他总认为是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好机会、好办法。鉴于此,陈亮所在的部门与清华人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这两所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

  肯定与否定

  现在,行业内提及最多的理念非“以人为本”莫属。陈亮认为,在实践过程中,“以人为本”经常变成了“以领导为本”、“以设计师为本”,往往忽略了“以患者为本”。他的理念则是一一脚踏实地、以患者为本。

  陈亮认为,医疗建筑没计的功能性是第一位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不是唯一重要的,只机械地关注功能性的设计思维应该被否定。

  陈亮一直觉得医疗功能至上是一个初级的设计阶段,因为这是一个设计师应达到的最基本前提条件,只要有医疗建筑设计经验的设计师基本上都能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从人性化、患者心理及行为模式以及建设管理的角度来考虑设计的问题,是没汁师们应该花费更多精力的。不过,很多设计师在这方而的积累还有所欠缺,因为这是需要经过多年的设计实践并与甲方进行充分接触和沟通后才能够具备的。“甲方没有提出来,你就已经知道了他们的需求;甲方提供了一些信息之后,你能够提供一些新的、更有前瞻性的想法;我觉得这是一个中级设计师应该达到的目标”,陈亮解释道。

  他还觉得医院建筑内部装修设计要比外立面设汁更为重要,因为患者米到医院后,绝大部分时问都是处于建筑内部,挂号、就诊、缴费、取药、住院等都要在室内完成;而对于建筑的外部形象,患者关注不多,他们最为关注的是如何尽快地就诊之后迅速离开,真正关注建筑外部形象的,常常是医院的管理者以及建筑的设计者。

  由于建设方认知的不同所导致的建设理念的差异在陈亮的设计实践中体现得泾渭分明。

  在他参与过的公立医院项几中,建筑外立面被火注的程度非常高,最后往往忽视了室内设计这个环节,建设方觉得“差不多”、“能用”就行。而他参与过的民营医院项目则恰恰相反,民营医院的管理者更为重视室内装修。陈亮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因为民营医院的体量一般都比较小,而且以改建项几居多,通常是对原有的其他用途的建筑进行改造,将重点放在装修上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民营医院的市场定位、服务品质、价格都必须适应市场规律,要以市场为导向来对投资进行判断,所以民营医院更加关注患者需求,只有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才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所以把钱花在了刀刃卜。

  陈亮义举了国外医院的例了:发达国家的优秀医院,从外表上看起来往往都是很普通的,但是进到里面之后人们就会发现,里面室内设计得非常好,而且特别重视患者的流程与服务,这是很多去过国外医院的参观者的普遍感受。

  鉴于此,陈亮建议,建设方在投资的分配卜应该有一个适当的调整,将更多的精力、资金用在为患者提供服务和关怀的空间,将建设观念真正地转到“以患者为本”上。

  标准与要求

  那么,在陈亮的眼中,优秀的医院内部装修设计是什么样的呢?

  “对于酒店建筑的装修,我认为炫就是好,凶为它是商业建筑,必须抓人眼球,让人记住并且愿意来,而医院不是这样,我对优秀的医院装修设计的判断标准是均衡性,如果均衡性好,那么这个设计就是优秀的设计。这对设计师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

  至于如何判断均衡性的好坏,陈亮提出了以下几点标准:一是要让患者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觉得很舒适;二是所有的材料和色彩的选用都恰如其分,让人感觉到亲切温馨;三是造价控制一定要把握得好。

  那么,这些标准对设计师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陈亮认为,设计师要热爱生活,设计医院的初衷不是希望每个人都去医院,而是希望每个人都不用去医院;设计师要有情怀,尤其在现在这样一个商业市场里,有情怀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帅秉持职业操守,对项目、业主拥有一个负责任的心态;设计师要有职业素养,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设计师要有责任心,这是项目最终能够实现预期效果的基本前提;设计师还要拥有沟通的技巧,要取得建设方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而建设方的信任往往能够使设计帅设计出超出自身水平几倍的作品。

  陈亮坦言,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没有不遗憾的设计艺术。当我们去医院参观的时候,关注较多的往往是建筑造型、公共空间;当我们变成患者以后,特别是住院患者,最关注的是病房内的环境以及设施。用陈亮的话说就是:我们关注的,可能并不是患者关注的,而患者关注的,往往是被我们忽略的。

  所以,陈亮越来越重视体验式设计。现在,他将设计所的人分为五个小组,到北京市内他们参与设计的医院中去体验挂号、接诊、住院等各个流程,将发现的所有问题一一记录并汇总,研究出相应的对策并在以后的设计中加以改进。据陈亮说,这项工作已经实现常态化,为未来医院设计提供依据并指导设计实践。

  未来与跨界

  虽然身为建筑装修设计师,但是陈亮丝毫不掩饰他对这个行业的担忧,也没有回避当前存在的问题。

  他一直觉得装修设计是夕阳产业,它看似很时尚,但实际上是停留存传统思维模式的专业,跟互联网思维完全脱钩。按照陈亮的预想,在未来,建筑装修设计可能根本不需要设计师来做了,人们通过网络自助就能完成;装修设计将弱化设计师的个性表达,体现使用者自身个性和本质等共性需求,回归设计纯朴的本质。

  随着人们对装修设计的了解越来越多,中式、美式、欧式……这些表象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各种思潮的更新换代也会加速,所以,装修设计的真正思潮就是“没有思潮”,适合的即是最合理的。为了适应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陈亮认为“跨界”是必然选择。

  这种“跨界”包含两方而,一是设计师要关注相关行业的进展和趋势,不能只关注医院建筑装修设计,要站到一个更高的视点和平台上,看看其他专业的人都在做什么,无论是艺术、体育还是商业,都会对设计师的专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因为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而非专一性的;二是不能只做医院建筑装修设计,其他类型的建筑设计也要涉足,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和把握行业当前的最新进展与前沿的动态,有助丁设计水半的提高和竞争能力的提升,从而在将来适应整个行业的不断发展,拓宽未来的发展道路。

  拿陈亮的团队来说,他们既做医院建筑装修设计,也做酒店、办公楼之类的商业项目,陈亮认为,这些建筑空间具有一些共性,有些东西是相通的,而且,不同类型项目的经验之间可以互相弥补和促进。

  后记

  在记者接触过的众多设计帅中,陈亮无疑是深谙装修没计本质者之一;同时,他对市场和行业发展比较敏感,这种敏感渗透到了他的观念和具体工作中;此外,他义是十分率真的,敢于直而问题。在当前“互联网+”风行各个行业的大形势下,医院建筑设计行业对此却是反应冷淡,而陈亮对此则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事情总是这样,该来的终究会来,它不会以人们的认知水半和态度为转移。从陈亮充满自信的笑容中,记者能够感觉到,而对末来,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文 吕志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