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实验室价值几何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大数据,实验室,微软
  • 发布时间:2015-07-07 09:43

  凡是和大数据沾边儿的都是热点。这不,记者发现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记者亲眼所见的成立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的活动就有两个:数据分析公司永洪科技与北航软件学院合作,成立了北航-永洪科技BI联合实验室;CA宣布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达成协议,启动大数据研究项目的第二期合作,围绕关系型数据库到非关系型数据库的迁移,以及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分析两大主题。

  经过多方了解查询,记者发现,大数据实验室远不止这两个:

  电子科技大学与朗玛信息公司建立“医疗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目标是利用大数据破解健康难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象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中科大-象形大数据商业智能联合实验室”,围绕大数据分析基础设施,着重在分析工具、加速计算和应用产品等方向;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与IBM建立联合实验室,目标是利用认知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相关技术,助力北京市加速雾霾治理;交通部公路院与浪潮共建“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研究现代物流大数据应用;甚至,连餐饮企业湘鄂情都与中科院计算所携手共建“大数据及网络新媒体联合实验室”。这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大数据实验室”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大数据的“炙热”程度。但记者却想对此泼盆冷水。

  建立大数据实验室就能破解大数据难题了吗?大数据之难事实上是难在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上,如何建立每一个领域的大数据分析模型,如何获得大数据的洞察,既需懂“数学”又需要懂“行业”,二者缺一不可,也只有各个行业与ICT企业融合才有可能真正找到大数据中蕴含的“智慧”。这可不像以前记者上学那会儿,给高校配几台电脑、装几套软件免费试用就可以称之为“XX联合实验室”的时代了。

  而对于高校/科研院所而言,要解决教学/研究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更关键的在于培养机制。记者的一位朋友有个外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编程专业本科毕业,先后在Evernote、Facebook、微软实习之后成功签约Facebook。其学校本科阶段学习半年、实习半年的机制让大家深以为然,比与社会脱节的机制更有效,培养出的学生更接地气儿。当然,在国家提倡产、学、研、用积极合作,联合创新的当下,各个“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也可谓是应运而生,也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但前提是做得好、真有用,而非用空架子、虚招子来博名利。

  (霍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