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杂谈

  对俺们这些搞户外的人来说,户外运动尤其是成群结队的徒步登山露营攀岩的时候,让人啼笑皆非的各种情况层出不穷,大多都变成了大家茶余酒后津津乐道的故事。而从这些故事与杂谈中,又总能得出许多关于装备的教训,眼看着夏天到来,各路人马又要蠢蠢欲动的去草原去戈壁去雪山,不如先听听这些故事,给自己涨涨经验吧……

  背包少背一点

  在户外界有一种不良风气:比谁背得重。你要70L背包,我就90+15L;你要背上20公斤,我就来个50斤;你要单日横穿某某梁,我就不停不睡急行军100千米……没事逛逛各大户外论坛,最常映入眼帘的题目就是“负重强行军穿越XX台”“负重高强度24小时拉练穿越XX山”,并且帖子里还有一大堆人互相赞颂对方“真是一头牲口”,时常让我有自己在逛什么骡马市场的错觉。

  问题是真有必要背那么多么?你说要是多日穿越无人区,东西多一点,我可以理解,但是大多数人其实就是为了炫耀自己体能好,好到可以背着一包砖头去山里跑个两天—其实这事儿要是牵一头关中大叫驴来,比谁都厉害。我们更倡导在户外推行“必要性”的原则,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带满足要求的装备和给养就好,而不是因为背包空间还有剩,或者要满足什么自己的虚荣心而塞进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当然必要性这个玩意是因人而异,并且也是要靠经验积累的……曾经我有朋友搞了个市郊两日露营的活动,有个第一次参加活动的女队员,背了一个巨大的包,说是里面全是自己要用的东西。到了晚上大家扎下营来,该女队员从包里拿出了成套的化妆品、睡衣、小音箱、iPad,以及,一把电吹风……

  装备:只带必要的东西

  OSPREY Stratos 云层24冲顶包

  这款设计亮眼,轻巧而舒适的背包是Osprey轻量背包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单日的徒步,还是长途跋涉中的冲顶,云层24已经能够装下所有你需要的物品。

  约RMB1100

  帐篷面积越大越好?

  除了想开书店的小清新妹子之外,人人都喜欢大房子,刚开始露营的同志们在选帐篷时候也不例外。十几年前我刚玩户外的时候,Eurohike 225帐篷风靡整个中国户外圈,几乎成了户外行者的标配。随便逮一个人,都能跟你如数家珍一样的说起这帐篷的各种优点:面积大,便宜,耐用,防水好,遇到下雨还可以先挂了外帐再钻进去挂内帐,总之就是亮点满满,直到现在淘宝上还有一大堆仿照它的版型的帐篷出售。那时我尚是菜鸟,听户外店老板口若悬河唾沫横飞说起如此珍宝,不由得心动加速,赶紧从袜子里把存的钞票悉数抠出递上,老板捂着鼻子接过去,如同传递革命家书一般递给我一个沉甸甸的包裹,大手一挥:滚吧,小鬼!

  然后……然后就是悲惨的故事,传统的子弹头型帐篷四壁弯曲,除非面积特别大,否则压迫感很强,E225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把高度做高一点,结果就是空间虽然大了,但是重量特别沉,背着它爬山实在是一种折磨,好几次几乎让我把它解下来就地扔掉。后来装备轻量化的风潮一起,各种新帐篷纷纷出现,Eurohike 225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可是直到现在,许多人衡量帐篷空间的唯一考虑还是宽度和面积。其结果就是买来的帐篷要么坐起来头顶帐顶,要么沉如铁块。

  其实一般人买帐篷先看面积,再看防水,我则觉得应该先谈设计和高度,再说透气。高度高一点,帐篷的空间大不少,而三通式的帐篷更是比传统的子弹头帐篷舒适许多,至于防水性能,对普通露营来说基本是个品牌的帐篷都能胜任,更重要的是设计是不是够透气,不然一觉醒来,外面下大雨,倒是没漏水,可是呼吸的潮气凝结在帐面里,一碰犹如下小雨,在户外玩家的经历里,倒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装备:对抗窄小潮湿

  1、MSR Hubba Hubba 超轻双层两人三季帐

  Hubba Hubba一直是轻量化帐篷中的佼佼者,1890克的重量却拥有不错的面积和高度的居住舒适性。虽然高度较低,但Hubba Hubba的帐杆结构设计精巧,带来良好的头部和底部空间。

  约RMB4000

  2、THE NORTHFACES tormbreak 2

  2015年春季发布的StormBreak 2新款帐篷配有两个大门和大门厅,配备结实耐用,全缝线压胶密封的内帐和帐底,110cm的帐篷高度带来的是空间的极大拓展。还有北面帐篷标志性的黄色外观,亮眼好看。

  约RMB1898

  3、GREGORY Baltoro65

  对于大多数周末出行来说,其实45L左右的背包就足够,而如果你确实有许多东西要装,我推荐Gregory的这款背包。对于这个容量的背包来说,背负系统非常重要,而Baltoro65的背负系统让人非常舒服。

  约RMB2800

  有些时候你带的东西太多,有些时候你带的东西又太少。

  我有一个热爱攀岩的朋友,怕她上门灭口,名字就不说了。总之这位姐姐在当时我们那一堆攀岩的人里面绝对是技术最好,攀爬能力最强,并且大家误以为胆子最大的人之一。有一次我们去野攀,该姐姐受我们大家鼓动,自告奋勇规划了一条线路。由于在上一周大家刚爬过这条线路,知道在顶端有两把铁锁用于做顶,于是她带了两条扁带两把主锁—运动攀嘛,轻装上阵。上去一看,锁没了。再一看,自己带的东西不够,没法做顶。

  于是她很镇定的用主锁和扁带把自己在离地二十多米的地方挂好,冷静的喊了一声:我靠,没锁!然后就被自己罹患急速下降综合症(R.D.S.,如果你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我可以告诉你,这种病还有一种俗称叫:摔死。)的可能性给哭起来了……一直哭到被另一个人爬上来做好顶放下去为止。经过那一次之后,她有两个明显的变化:1、再也不先锋攀了,打死也不干;2、随时随地,装备环上总是挂着好几条扁带和好几把锁。

  这虽然是个特例,但是在整个户外运动中,经常能看到的就是,我们带的不必要的东西太多,必要的东西又不够。有许多人会在背包里塞进去足够的零食,消遣的书,好几个镜头,可很少有人会想起带完善的急救包,或者是自己这趟行程必要的安全装备。

  喂饱全队,是个技术活

  我有一位做商业户外旅行业务的外国朋友,某年这哥们想要学习下中国商业户外的服务模式;于是和女朋友一起来四川,参加了一个贡嘎徒步穿越团。不幸的是他们的领队计算失误,没有给大家准备足够的食物,于是在徒步的后几天里他们都只有一点点牛肉干和巧克力用来下饭—如你所见,这两种东西都不适合作为菜,于是他们确实也没吃什么饭。这件事情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徒步结束的那一天,我的这位朋友一顿吃掉了八九碗米饭,并且直到他返回成都跟我聚餐的时候,食量仍然大得惊人,导致我的钱包和我们的商业户外行业的声誉一起严重受损。

  必需品多带一点

  为了弥补我这位朋友的不满,我只好给他讲了另一个故事:某年同样在贡嘎线路,我们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食物短缺:除了米之外什么都没有—蔬菜和鸡蛋被压碎,带的一只鸡还居然被不知道哪个队伍偷走了。眼看着全队嗷嗷待哺的眼神,我们的某个领队一声长叹,亮出了独门秘籍:紫菜汤。对,就是那种十块钱一大包,包装上的图片无比诱人的便携紫菜汤。这东西不管包装印刷多么精美,也不管图片里是大虾还是鸡蛋,总之最后冲出来都是一大锅漂浮着薄如云雾的紫菜的汤水,足够分给所有人。并且市售的紫菜汤味精和盐都很多,平时吃难免要担心健康,但是在没有任何东西的山上,米饭里浇上一勺咸咸的紫菜汤,绝对能好吃得让人落下泪来。

  我那位朋友听完之后,若有所悟,补充道:紫菜汤不但可以用来泡饭,更重要的是对于不同规模的队伍有足够的兼容性—人多的话,多放几勺水嘛……

  咳咳。

  1、BLACKDIAMOND Nylon Daisy Chain菊绳

  菊绳对于攀岩的同志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器材,相比于扁带来说,菊绳更适合于在攀登中迅速连接及提供保护。

  2、急救包

  市售的急救包种类众多,而大多数的配置其实都需要根据你参与的活动类型进行调整。如果你没有接受过急救训练,那么至少带上基础的药物和简单的消毒包扎用品吧。

  装备:烧出让全队满意的饭菜

  1、火枫FMS-117T野营气炉(钛金属版)

  超轻量的FMS-117T采用大幅面炉盘结构,新型的铝铜复合针阀,大量应用钛金属材料,整体重量只有98克。而分体式设计和高输出的炉盘,又保证了炉头的火力效率,非常实用。

  2、火枫盛宴5 4-5人组合套锅

  从前很长时间,我们出去搞户外的时候,都是一锅煮天下的,而盛宴5包括三个不同尺寸的煮物锅以及一个大煎锅,堪称豪华配置,对于日常出去露营的小团体来说已经足够。如果人更多而又不想分开炊事,你恐怕需要带日常的大型锅了……

  来,我们来听鬼故事

  有一年我在户外参加攀岩培训,营地在一片竹林里,而厕所在遥远的地方。半夜两点,我隔壁帐篷的哥们不知道犯了什么毛病睡不安生,每五分钟不到就要翻身换姿势,同时口中长吁短叹,好似被围困在垓下的楚霸王。项羽同志是很可怜没错,但是我们不是虞姬,没有为大王解忧的心境,只有被他闹腾得睡不着觉的一肚子火气。当晚这哥们一直翻腾来叹息去折腾到四点多,就在我们人人愤怒个个暴躁,马上就要按捺不住,爬起来把他格杀当场的时候,他突然叫了某个领队的名字,该领队满怀气恼的回问一句:“干嘛?”哥们期期艾艾的说:“你,你能不能陪我去上下厕所?”顿时,从所有帐篷里爆发出了一片狂笑……

  在城市里呆惯了的人很难意识到野外的夜晚有多黑,我们早已习惯了天一黑各处就亮起的街灯,因此在无月的夜晚里,经常被浓重的黑暗吓得想起童年听过的所有恐怖故事。再加之野外环境里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声音,风吹过树林,小动物跑过草丛,夜鸟的枭叫,身下又是硬硬的土地,很多人初次露营的结果都是一晚上辗转反侧,第二天黑眼圈沉如熊猫。户外的夜晚这么恐怖,那什么时机最适合讲鬼故事?你问领队们,领队们会坏笑着告诉你,就是你们大家最喜欢也最盼望的篝火环节。

  太阳西下,夜幕降临,辛苦跋涉了一天的人们围坐在熊熊的篝火边,互相交流着天南海北的故事,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景象。但是往往在这个时候,就有些坏蛋会悄悄的开始讲起鬼故事来,而这些故事又往往情节跌宕起伏,悬念惊心动魄,让人又怕又想听。山里的夜晚很冷,围坐在篝火边的人们,向着火的正面被烤得热乎乎的,而背后却越来越冷,这种感觉会大大增强鬼故事的效果,不用多久,你就会看到人们开始不由自主的向篝火靠拢,最后在不被烫死的前提下围着篝火挤成尽可能小的圈子。

  我们管这叫“鬼火效应”,下次出去的时候,各位不妨试试,只要你有足够引人入胜又吓死人不偿命的鬼故事,这种效应就会一定发生。

  装备:让黑暗遇到死敌

  Snow Peak Mini Hozuki营地灯

  这款设计可爱的营地灯有可靠地硅胶外壳,包裹着2颗LED灯芯,能提供60流明的暖色光照明,灯上的有磁石的挂环使你可以轻松的将它挂在任何有铁的地方,也可以穿过帐篷顶绳而形成一个环,方便有趣。

  户外蹭吃蹭喝秘诀

  这世界上有一种人,我特别欢迎他们来参加户外运动,那就是初次带着柔弱的女朋友来玩户外的文艺男青年们。其实我本来想说宅男和科技男的,考虑到咱们这本杂志的主要读者构成,就没敢说出口—假如犯了众怒,我有几个脑袋。

  为什么欢迎?因为经过许多户外领队的沟通和总结,刚才说的这类人构成了户外被蹭吃蹭喝的主要对象。当然户外运动的时候,吃喝本来就是大家互通有无,你试试我的我尝尝你的,但是你懂的,女孩子嘛,需要多带一些东西(请参考前面电吹风的故事),而男朋友带着女朋友,脑子一热跟队去户外,零食一定也是要大量采购的。所有的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带来的结果就是:

  1、姑娘的背包很沉;

  2、文艺男的背包更沉。为啥?因为基本上两个人的公用物品都在里面啊。

  3、文艺男一定不能让自己女朋友背包。

  4、文艺男的体能,尤其是刚玩户外的,一般也不太好。

  最终,你能看见许多满脸油汗,背着两个大登山包,在路上缓慢挪动,心理和体能几近崩溃的男青年们。这一幕在姑娘们眼里看起来估计相当动人且让人心疼,但在充满恶意和爱心的领队眼里看来,简直就是一只只肥羊。只要靠近过去,稍稍表示一下关切和同情,提出自己可以帮他分担点重量,对方就会如蒙大赦的从包里拽出一袋袋的零食,满怀歉意的递到你的手里。而当徒步终结,你把零食送回去时,大多数人都会拿出各种各样的零食请你吃—领队大大多辛苦哪。

  当然,在干这件事情前,首先要确定你自己不会体能崩溃。相信我,为了领队的面子而死撑走路的感觉,很不好受……

  装备:对抗不怀好意的领队

  BLACK DIAMOND碳素可折叠可调节徒步杖-Distance Carbon Flz Z-Poles

  这个名字很长的登山杖拥有极轻的可折叠身材(345克)和高强度的杖身,足以在大多数活动中支撑你,以及你的背包和膝盖。记得登山杖一定要用一对,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约RMB1400

  Fenix HL23三防头灯

  HL系列是Fenix开发的高亮度轻量级头灯系列,新发布的三防头灯HL23拥有全金属桶身,防水效果高达IPX-8级,保证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能照亮你上厕所以及回帐篷的路。

  约RMB198

  文、图/王七叔叔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