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不上巴西球员,迷茫又纠结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鲁能,留洋,鲁能足校
  • 发布时间:2015-07-27 13:51

  在青年联赛中,出现任何大比分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像沃尔夫斯堡在上届潍坊杯上还曾经0比6不敌芝华士。不过,DB联队的1比4输球还是给了鲁能球迷很大的震动,此时,很多人也开始关心他们在巴西的生活和学习,记者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留洋巴西,虽然是鲁能自己的俱乐部,但这些小球员也是经历了太多酸甜苦辣,有着太多的思想波动乃至思想斗争。

  他们其实只是留洋“毛坯”

  鲁能俱乐部技术信息部副经理侯志强现场观看了DB联队的比赛,在前两届比赛中,他的鲁能95梯队都获得了亚军,表现非常惊艳。

  在比赛后,侯志强也和记者谈起了两支球队的对比:“2013年潍坊杯,我们的阵容比较整齐,最后虽然拼到了一个亚军,但过程其实非常艰难,实力差距还是比较明显。到了2014年潍坊杯的时候,我们的球员其实大都是留洋球员,比如陈哲超,他从2011年底到葡萄牙踢球,到了2014年潍坊杯,他在葡萄牙已经踢了两年半的时间,我们整个球队在2013年底也到了葡萄牙集训和比赛了将近两个月,随后陈科睿他们也一直留在葡萄牙。这次,我们的DB联队组队属于混合组队,更关键的是,中方球员留洋的时间其实并不长,现在显然不是检验他们留洋成果的时候。”

  鲁能足校方面的人士也介绍了鲁能留洋巴西的情况:“2014年,球员到了巴西三个月,但当时更多地是适应当地的文化,适应俱乐部的管理。今年2月份,球队再次出发,期间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我们的球员是和巴西球员一起踢球的,磨合占据了太多的时间。”可以说,目前这批留洋巴西的球员,连半成品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毛坯。

  侯志强表示:“事实证明了留洋的紧迫性,现在看来,让更年轻的球员出去会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陈哲超出去的比较早,无论在我们队,还是在国青队,他的表现都是出类拔萃的。”而在之前采访巴西DB俱乐部总教练卢卡斯的时候,卢卡斯也告诉记者,他希望鲁能能够派遣13岁到14岁半之间的孩子到巴西。

  鲁能球员跟不上巴西球员

  在这次潍坊杯之前,记者专访卢卡斯的时候,他给了记者一个数据:DB俱乐部的中方球员在巴西的比赛时间在600到1200分钟之间,记者一度追问:只打了十四五场比赛吗?卢卡斯表示已经打了20到25场。以4个月25场比赛来计算,比赛的密度还可以接受,但场均比赛时间严重不足,600分钟的球员,场均比赛时间只有24分钟,而比赛较多的球员,场均也只有48分钟,也就是只有半场的时间。

  记者也和留洋巴西的鲁能小球员聊起过,他们最大的感受就是上场时间不够,而导致上场时间不够的原因,显然是鲁能的小球员跟不上巴西球员。

  期间也有球员抱怨巴西的教练偏袒巴西球员,但实际上,考虑到鲁能是全资投资方,这种现象或许存在,但至少不会是普遍现象。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教练考虑你是否上场,绝不单纯看你的技术和速度,而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包括球商、对教练要求的执行能力等等,而这恰恰是中方球员所缺乏的,语言不通加剧了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唯有更早地到巴西留洋,才可以真正解决这个难题。

  实际上,这种现象不单是鲁能留洋巴西所独有,看一下中国留洋葡萄牙的球员,大部分球员的出场时间非常少,只有李源一、陈哲超等少有的球员能够在俱乐部中站稳脚跟。在葡萄牙留洋的球员,除了个别球员,大部分都是通过各种关系进队的,对方也有一定的照顾,但能力的差距让这些球员很难系统地打上比赛。

  一位鲁能青训人士给记者讲了圣保罗组队的情况:“从8岁开始,圣保罗就跟踪所属俱乐部和小学的踢球孩子的情况,孩子定期到俱乐部接受训练,给予系统的评估,每年都会更新,这个数字在3000名以上,经过5到6年的跟踪,当孩子成长到14岁的时候,圣保罗会根据追踪档案选择200名球员组队进入重点考察,并选择其中的30名球员组建U14梯队一队,以及二线三线梯队。巴西DB俱乐部专注于青训,在巴西知名度很高,同样拥有很宽的选材面,而我们呢,能有孩子愿意踢球,而且孩子还有点身体,教练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就开始重点培养,根本无法有一个全面的筛选。这种差距,是导致中国球员无法全面跟上巴西球员的关键原因,当然也有极个别的中国球员会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但太少了。”

  留洋,就要快乐起来

  在和鲁能足校留洋巴西的小球员接触过程中,球员们其实表达了对留洋的憧憬和期待,他们憧憬着通过留洋打通自己的职业之路,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付出了很多,一名小球员就告诉记者,他一直在加练,练技术,练葡萄牙语,努力跟上巴西的球员,因为他不想被看轻。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中国球员就获得了巴西方面的认可,比如陈蒲就是被巴西方面认可的球员,但也有球员无法获得认可。

  实际上,留洋员普遍的心态就是不快乐。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有球员就表达了不满的情绪,抱怨得不到机会,也有球员则觉得不如去葡萄牙好。实际上,留洋葡萄牙也有两个层面:陈祺组建的希望联赛,中国球员自己组队参加,这是可以保证比赛次数和出场时间的,但如果球员进入葡萄牙球队,等待他们的命运往往是替补,甚至几乎得不到上场的时间,这在过去几年留洋葡萄牙的过程中屡见不鲜甚至是普遍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唯有真正有毅力的球员才可以坚持下来。

  如今,97年龄段的球员也已经18岁,思想层面也开始发生变化,鲁能足校常务副校长赵民曾经和记者聊起过一个现象:“年初留洋的时候,有几名球员违规,所以被取消了留洋资格,他们也到预备队打预备队联赛,预备队联赛也是有奖金的,鲁能又不断获胜,所以球员有一些不错的收入,结果有的留洋的球员心里不平衡了。在这个时候,他们可能想不到未来。”

  目前来看,18岁左右的青年球员往往会出现严重的思想分化,有的目标坚定,有的摇摆不定,但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面推进13到14岁的孩子留洋,在那个年龄段,孩子们接受能力更强,思想更单纯,也更容易快乐地踢球。对于巴西足球,对于德国足球,对于葡萄牙足球来说,快乐永远是踢球的最大动力,中国足球真正需要接轨的,也恰恰是这个层面。

  记者 陈永 潍坊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