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未来 十年再起航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关键字:张謇杯,王庆珍,康斯坦丁
  • 发布时间:2015-07-29 12:23

  “张謇杯”·2015中国国际家用纺织产品设计大赛评选工作圆满完成

  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和南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张謇杯”·2015中国国际家用纺织产品设计大赛,于7月16~19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开展评选工作。这个已经十岁的大赛,毫不吝啬地向我们展示了它十年来的丰硕收获及今天的成熟魅力。

  本次大赛评审团由国内外高校教授、行业专家和家纺企业高管共19人组成,评审团分为床品与布艺、巾毯与国外产品、电商产品三个评审小组,按照评选规则对来自国内外的500余件参赛作品进行严格选拔。经过层层遴选,大赛最终诞生了18个产品设计金银铜奖、30个优秀奖、8个品牌文化概念奖和流行风尚奖、百款电商产品设计奖。

  随后,“舞动中国家纺设计大旗——张謇杯·中国国际家用纺织产品设计大赛十周年创客对话活动”火热进行,大家各抒己见,对大赛进行了精彩点评。

  磨杵十年,不忘张謇精神

  十年发展造福千千万!这是大赛留给在场人员的共同感受。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大赛组委会主任杨兆华总结,“张謇杯”·中国国际家用纺织产品设计大赛十年的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赛聚拢和发展了家纺设计队伍,提高了行业的设计能力和水平;二是大赛推动了整个家纺行业的发展,使产品与市场结合更为紧密;三是大赛对区域品牌的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南通家纺集群的快速前进。

  “张謇杯”的创立,是为了鼓励支持中国家纺企业的前进。十周年时刻,“张謇精神”再次被温故。“十年磨一剑,走过十年,未来应当做什么?

  还是应该回到大赛的初衷,那就是为什么用‘张謇杯’命名,它不仅是符号,更是要让大家记住传承张謇精神,传承张謇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许平说。

  十年来,许平一直关注大赛的成长,他认为未来大赛应该做好三件事,一是更自觉地思考和当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结合;二是尝试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成最时尚的作品;三是结合市场做一些深入的研究。

  对于大赛的未来,杨兆华也有明确的思路及极大的信心,他说:“大赛的宗旨,首先是提高家纺行业的软实力,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家纺行业首先要回归到产品,产品一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二要有一定的品牌发展思路和市场定位;其次,通过大赛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宣传,摒弃模仿、提倡原创,这是我们十年来一直追求的理念。我希望大赛在这两个方面更具影响力,希望大赛与企业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作品激增,品牌企业活跃

  本届大赛主题为“幻彩·生机”,共吸引了来自美国、荷兰、英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套(件)参赛作品,参赛国家和参赛作品数量再创历届之最。

  多年参与作品评选的鲁迅美术学院染织服装系主任、教授王庆珍介绍:“我感觉参赛作品一年好过一年,此次大赛新工艺作品比较多,新工艺手法与传统工艺结合的很好,作品更加精细,与市场结合也更加密切。部分作品地域特色非常浓厚,很具吸引力。”

  同时,意大利康斯坦丁设计集团设计总监Immacolata D’ercole强调:

  “此次部分参赛作品已开始注重国际流行趋势,能够看出各种特色呈现在了产品里,但产品创意方面还有待提高,还需要多吸取一下各国元素。”

  各大品牌的积极参与成为本次大赛的一大亮点,此次参赛作品有的来自富安娜、梦洁、紫罗兰、棉田、孚日、博洋、亚光、芸祥、大东等国内一线家纺品牌企业,也有来自鲁迅美院、广州美院、香港理工大学、四川美院、东华大学、江苏工院等高等院校。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江苏堂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荆玉堂说:“此次参赛作品明显增多,品牌企业也明显增多,这是非常好的趋势。大赛本身的目的就是促进创新,创造一个创新氛围,促进行业发展,应该有更多优秀企业、品牌企业、优秀设计师都参与进来。”

  在对大赛高度肯定的同时,本次大赛新闻发言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染织服装系主任龚建培还表示,部分企业对设计的重视度还不够,企业应该对设计人才、设计团队付出长时间培养,这会给中国家纺设计带来很好的基础。

  此外,可以发光的窗帘、“枕头故事之蝴蝶耳枕”等智能化、个性化纺织品也极大地丰富了大赛色彩。

  牵手天猫,拓渠道造福企业

  “为了与行业发展趋势结合更加紧密,大赛选择与天猫合作,这是今年大赛的全新突破,也应和了整个电商行业的发展。电商平台非常热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参与进来。”杨兆华说。

  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大赛首次与天猫家纺合作,增设“电商产品设计奖”,尝试将百件获奖作品“组团上网”,打造获奖作品网上销售“专区”。这样的尝试,为针对性较强的网销产品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渠道,将推动大赛作品向市场转化的进程。

  对于大赛,天猫百货事业部家纺布艺行业负责人定鄂解析:

  “怎样把大赛与消费者结合在一起、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首先,从最终端的消费角度看,产品有没有人愿意买很重要;其次,面对更年轻的网购消费人群,我们可以给更多年轻设计师机会,这会对行业有很大的帮助;再者,让更多企业、大品牌、淘品牌参与到大赛中,能够引领大赛更好地发展。之后我们会将百款获奖作品在天猫上做一个首发,让更多消费者看到这些产品、了解‘张謇杯’,我们也会利用我们的大数据扩大大赛影响力。”

  面对越来越多的运营渠道,杨兆华强调,以后,产品及渠道都会有很大的发展,大赛以后也可能与更多渠道进行合作,这些创新主要是想为企业提供帮助,这不单单对行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对企业、对消费者都有推动作用。

  十年磨砺,助推南通家纺业发展

  至今,南通市人民政府与各主办方已携手走过了十年,十年来,南通家纺产业走过了从传统生产、产品创新设计到品牌发展的三大步,一步步走向更加健康、更加国际化的舞台。同时,其对大赛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南通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国平在大赛工作会议上介绍了南通地区家纺产业的发展情况,他强调:“十年来,我们在大赛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家纺大赛活动很好地促进了南通家纺事业的发展,帮助我们打造了一大批精干的设计队伍,现在南通家纺产品已经走进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王国平表示,希望继续通过与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紧密合作,把南通家纺产业发展得更好。

  南通市政协副主席徐守铭对大赛也深有感触,他表示,作为在家门口举办的全球性赛事,“张謇杯”大赛对南通家纺设计师水平的提高、对南通家纺产业的发展带来非常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杨兆华对南通市政府十年来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杨兆华说:“我认为南通市政府是在真正地搭建平台,帮助南通企业打造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的品牌,这也得到了行业与企业的拥护,也对其自身区域品牌、中小品牌的拉动贡献了无限力量。”

  杨兆华还表示,地方政府能支持一个大赛走过十年,就证明了合作的共赢效果,今后的合作会更加紧密,双方会共同努力让大赛更具国际性。

  对话评委

  “通过观看本次参赛作品,您对于家纺产品设计有哪些感想?”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浙江裕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郎根:

  家纺行业发展进入了新的状态,现在家纺设计的对象是人,产品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今天大众对家纺产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床品四件套,单一的家纺产品设计已明显向大家纺的系列化、个性化、时尚化方向转变,并向室内软装饰配套、整体化设计趋势发展,产品设计要符合艺术性、文化性、功能性、科学性、时代性。

  “十年大赛让每个人的收获都不同,您在大赛中得到最多的是什么?”

  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馆长、教授吴元新:

  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连续十年都在参赛,大赛每次都会邀请许多国内外纺织行业的权威专家作为评委,我们的产品可以得到评价,我们从中得到成长。蓝印花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传播的是文化遗产,收获的是新的设计创新理念。

  “互联网为家纺设计行业创造了更广的平台,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对于家纺电商设计应该怎样理解呢?”

  紫罗兰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金抗:

  对此,我想用一句话概况:科技引领时尚,创新赢得未来。信息化手段对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技术让设计者和消费者的融合更加密切,消费者参与到设计中来是未来家纺行业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产、销售,也一定会改变我们的设计,让设计为消费者服务得更好。“作为评委,您想对我们的家纺设计师们说些什么?”

  北京科普兰德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裁刘晓丹:

  大赛坚持十年,很不容易,但本次大赛上有些设计还是存有遗憾。一个优秀、成功的企业是有责任、有使命尝试、试验一些设计的,不要不屑于参加比赛,中国家纺设计的大旗需要优秀的企业共同扛起。另外,我感觉参赛学生很不容易,做好设计要有创作心态、创作状态,要勇于尝试,不要灰心,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设计师,都可能成为赢家。

  本刊记者_孟庆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