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超级混合云来了!

  • 来源:通信产业报
  • 关键字:中国电信,云数据,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5-08-10 14:45

  贵阳,这座黔西南之城,近年来因旅游以及引入新兴产业而快速发展。因为贵州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和能源资源优势,是建设云计算中心的理想地址,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在此建云计算数据中心。

  8月7日,第三届中国电信云数据中心发展高峰论坛在贵阳贵安新区开幕。本次论坛是继2013年内蒙古、2014年北京高峰论坛之后的云数据高峰论坛,相比之前的“4+2”云战略布局,中国电信根据市场需求正式提出了“8+2+X”超级混合云的全网布局。

  超级混合云

  所谓超级混合云就是客户自有机房、自有云资源与天翼云跨域组网,无缝融合。超级混合云通过天翼云的混合组网,彻底打通用户与服务商之间的边界,让用户机房、用户私有云与天翼云能够统一调度、统一维护。

  对中国电信而言,云网融合的强大基础与安全可信的专属服务构成真正的超级混合云。中国电信的天翼云降低云化门槛、让“互联网+”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按客户需求定制化部署、并提供高质量的SLA(服务等级协议)保障。业内人士表示,超级混合云不仅是对客户服务的升级,而且是对整个行业未来趋势的定位。

  中国电信的“8+2+X”超级混合云资源池布局,将全国分为8大区域云资源池;贵州、内蒙古南北2大核心节点满足客户海量数据、“冷”数据(写入后短期内读取较少的数据,如存档备份的数据)等需求;灵活机动的“X”下沉到300多个城市的边缘节点,根据客户实际需求,满足其“热”数据(写入后读取频繁的数据)处理的需要。

  定义高标准云数据中心

  位于贵安新区的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作为中国电信“8+2+X”云战略布局的核心组成部分,近期更是因为多位国家领导人的参观而火热起来。

  走进这座总投资70亿元、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包含29座数据楼、5万机架、80万台服务器的电信云计算信息园。

  在数据机房,据介绍,目前机房已安装174台机柜,按照每个机柜10-16台服务器的标准,根据客户需求灵活配置。值得一体的是,该机房采用了封闭冷通道和水冷空调和智能新风系统保证机房的整体环境。作为衡量数据中心重要指标的PUE指标,据介绍目前贵州云计算数据中心已经实现PUE<1.3,“未来,贵州数据中心发展的目标是争取将PUE降到1.2以下。”贵州信息园通信建设部主任黄涌泉表示。

  他告诉记者,封闭冷(热)通道技术,是第四代绿色IDC提出来的,目前国内采用的比较多。他表示,这个技术不能说是创新,但是根据客户需求提出来,比如阿里租用数据机房要求封闭冷通道技术,而华为中兴则采用模块化。

  在数据中心供电保障方面,贵州信息园采用两路市电,直接接入南方电网。当停电的时候,数据中心备有六台大型油机发电机,建设有两个30吨的储油池。这样,就能够保证在停电后40秒内切换到油机发电机供电模式,连续供电8小时。

  定制化也成为中国电信贵州云计算中心的关键词。在具体的云应用上,在“互联网+”的各个行业都有承载,教育云、政务云、酒店云、金融云不一而足,例如为中铁建的财务共享系统,为格力公司可定制的一主一备。在医疗信息化方面,为嘉兴医院建立医疗云,患者的检查结果直接上云,结束患者手拿X片、检查报告的时代。

  引领数据中心发展趋势

  根据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4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的整体市场规模的增长超过4倍,年均增长率超过30%。

  2014年,国内IDC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72.2亿元人民币。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表示,由于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业务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电子商务、移动平台等业务的发展,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最主要的客户群体,在2014年数据中心互联网用户的比例已经增长到44%,较2013年增长约2%。数据中心作为承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保障,正在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

  “‘更大、更快、更省、更智能’正在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趋势。”刘多表示。在2010年,全国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占比不到8%,而现在,2014年-2015年,全国规划建设数据约250个。其中3000机架以上的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有100个左右,约占新建数据中心的40%。虽然在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的投产率仍不到50%,但是数据中心的“大型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与此同时,行业节能要求的提升和节能标准的完善进一步推进。目前,在我国新建数据中心中,近90%的设计PUE低于2.0,平均达到1.72。其中,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设计PUE平均为1.48,中小型数据中心设计PUE约为1.8。刘多指出,如果全国数据中心的PUE从2.5降低到1.5,那么每年将节电约350亿千瓦时,节省电费约32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解决1400万吨标准煤,减少349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可见数据中心的节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这些大型和超大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来说,大规模云计算服务的承载意味着非常高的设备运算密度,云数据中心面临着可靠性、灵活性、节能性、可维护性等多方面的挑战。实现更灵活弹性的资源供给、更自动化的运维、更快的业务部署能力以及更绿色的数据中心能效管理,构建安全、绿色、智能的数据中心将成为持续关注的焦点。

  为了满足互联网时代快速部署需求,模块化数据中心因其能够降低建设和部署时间、减少建设成本、降低运维难度、提供更高的功率特性等诸多优势,成为更好选择。

  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下,整机柜服务器等基于模块化设计、一体化交付与智能化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将颠覆传统数据中心架构,为集中化管理和运维提供更多助力。

  刘多表示,顺应“智能化”的发展,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将获得更深发展。通过软件定义的架构,实现硬件的通用化、资源的虚拟化以及控制的自动化,实现计算、网络、存储资源池化。

  在贵州云数据中心中,除了这些新理念的引入,还有更多创新的节能技术获得应用。在制冷方面,从机械制冷逐渐加大自然冷源的利用;在供电方面,不断优化配电结构,提升供电效率,由交流UPS向高压直流电源、市电直供等方式转变;同时结合IDC制冷和IT制冷的融合创新,例如机柜式制冷、硬件制冷等更高效率的制冷技术,贵州云数据中心在智能、高效、节能等多个方面获得重要突破。

  基础资源保障服务能力

  云计算发展当前最关键的问题是网络和安全,接入速度、时延水平、连接安全性、资源池之间的数据交互等网络问题是制约云落地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在贵州打造大数据基地,除了贵州的区位优势外,电信的网络资源优势也是其关键因素。据了解,中国电信拥有378个数据中心,已在全网部署超过300个骨干网内容分发节点,承载了全国70%的互联网内容,中国电信带宽有天然优势,利用丰富的带宽,目标延时率可低于20毫秒。

  在传统的骨干网络基础上,中国电信全新打造的数据中心互联专网满足了云对高速网络的要求,以此为基础打造的“8+2+X”能够更快速满足用户的云需求。

  互联网由于其开放、开源、无界特点,如何能保证信息、数据、资源的安全,成为使用云业务的关键因素。据介绍,中国电信的“云网融合”可以为客户提供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运营安全的云服务,真正做到安全可信。

  在产业标准方面,中国电信主导制定首个大数据国际标准。近日,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了由中国电信主导制定的ITU-T首个大数据标准——《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需求与能力标准》(编号ITU-TY.3600),标志着中国电信在ITU-T云计算、大数据研究领域的扎实基础。据了解,ITU-TY.3600标准详细描述了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生态系统、需求、应用场景,通过分析在电信、互联网、交通等典型行业应用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案例,提出了标准化的大数据功能需求。该标准规范的内容将为ITU-T后续制定大数据系列标准提供基准和参考。

  除此之外,中国电信积极构建”互联网+“时代的产业生态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高同庆表示:“互联网+”战略的落地,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个产业链的通力协作。中国电信希望成为产业生态圈的营造者,充分发挥基础设施能力、关键业务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等核心优势,着眼于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局,通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来实现服务领域的拓展,助力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化转型。

  本次论坛上,通用电气(中国)、中央电视台、海尔、铁路总公司、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等18家企业现场与中国电信签约。同时华为以及来自金融行业的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拉卡拉、北京华道征信等公司与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签约。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电信正在协同各个行业紧紧把握风起“云”涌的时代机遇。正如高同庆在致辞中所言,云计算和大数据作为“互联网+”重要的承载工具和关键技术,带来社会管理、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在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为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案例

  中国电信金融云:为金融行业信息化定制云服务

  关键词:定制化

  中国电信与阿里巴巴金融云深度合作,结合中国电信的基础设施资源、优势渠道、客户资源,结合阿里云的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金融行业专有云的部署和租赁服务,为金融行业量身定制的云计算服务。

  业务亮点

  ●智慧信贷:提高风险控制的效率与质量。通过互联网APP工具、物联网远程监控设备,依托中国电信安全、快速的传输网络,帮助金融企业从贷前的筛选、调查、评估到贷后的监控、预警,实现更全面、更高效、更低成本的风险控制。

  ●保险信息化应用:促进保险费率深化改革。中国电信自主研发移动展业保信通产品,满足代理人展业支撑需求,实现车险精准算价、保险产品展示、现场保费试算及出单承保、团队管理等核心功能,并为保险企业提供视频交互和客户需求的大数据分析等定制服务。

  ●“星图”系列应用:大数据预防金融风险。包括风险分值评估以及风险分值追踪等,可辅助进行信用风险的排查与评估,协助金融客户有效预防风险。

  项目意义

  具备低成本、高弹性、高可用、安全合规等特性的中国电信金融云,帮助金融客户实现从传统IT向云计算的转型,让传统金融企业的核心系统更快速适应市场需要,助力传统金融企业的转型和创新发展。

  赵妍 徐姗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