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巧煎千人饼,两蛋调出百味来。作为泊头交河煎饼的第四代传承人,李忠义每天天不亮就开始绕着三尺灶台忙碌着,这一绕就是20年。小煎饼做出大名堂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嘉靖年间,交河一带就有摊煎饼的记载。经过多年来不断地改进发展,交河煎饼现已成为泊头有名的特色小吃。外地人到交河,都会美美地吃上一顿。所以民间才有“从南京到北京,走到交河吃煎饼”的说法。
“俺听村里的老人们说,以前农闲时,村里的农民外出打行炉都会带一些干粮,有一年玉米和高粱绝收,唯独小米绿豆大丰收,人们就用小米、绿豆磨成面做成煎饼当干粮捎着,后来一吃觉得非常好吃,从那以后人们在外出打行炉或者过年过节的时候都做煎饼。”提起交河煎饼,李忠义滔滔不绝。
煎饼铺开到京津
来到位于泊头市交河镇商贸城的忠义煎饼铺,还未踏进门口,记者就闻到了煎饼的醇香。走进铺子,李忠义正在灶台前忙碌着。今年49岁的李忠义曾是泊头市交河镇北孟庄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庄稼汉,而如今的李忠义作为交河煎饼的第四代传承人,不仅把交河煎饼的制作技艺很好的传承下来,并且在沧州、北京、天津开了6家交河忠义煎饼铺,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了正宗的交河煎饼。
“俺从小就跟着俺娘学做煎饼,小的时候俺娘在家里做,俺和兄弟姐妹们拿着做好的煎饼去集上卖,每次都被‘一抢而光’”。李忠义在谈到如何开始摊煎饼时,笑着说:“80年代,俺和老伴儿一边在家种地一边在镇上的厂子里打工,后来厂子不太景气而种地无法满足家里日常开销,俺又正好也有这门手艺,所以就开始自己摊煎饼,刚开始是摆摊卖,俺们每到一个地方摆摊都会有一批老顾客跟着,到了1998年俺开了这家忠义煎饼铺。”忠义煎饼铺的煎饼不仅健康味美而且种类繁多,韭菜、茴香、茄子、豆角等众多食材都成为了煎饼的馅,再加上服务热情周到,不但赢得了当地百姓的青睐,一些外地人也会慕名而来。现在忠义煎饼铺每年能带给李忠义十多万元的收入,李忠义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煎饼状元”啦。
说到做煎饼,李忠义笑着对记者说:“俺摊的煎饼绝对既好吃又健康,俺摊煎饼所用的小米、绿豆、韭菜、茴香等食材都是俺和老伴亲自去市里采购的。而且摊煎饼的程序也都是俺亲自把关。”说到这,老板娘给记者端来一套刚摊好的煎饼,拿着热气腾腾的煎饼,记者细细品尝起来,交河煎饼不同于大街上随摊随吃的煎饼,也不同于山东煎饼。其口感绵软柔韧似宣纸,入口细润、爽口,风味独特,清馨醉人。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是老少皆宜的大众保健食品。
当好“交河煎饼”传承人
2008年交河煎饼被评为沧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李忠义告诉记者:“现在生产水平的改善,传统的磨面工具已被现代大型的加工机械设备所代替,加工作坊更不愿意加工少量被泡湿的小米。”加之交河煎饼的季节性较强,而本地淳朴的民风和人们保守的性格,使得交河煎饼这种节令性食品的知名度远不如山东煎饼。从而限制了交河煎饼的发展,更使交河煎饼成为沧州西南一带“孤芳自赏”的孤品。
“俺在2008年注册了北孟忠义煎饼,收了不少徒弟,也开了不少分店,俺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知道交河煎饼,俺要当好交河煎饼的传承人。”
文/德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