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体验式恋爱真人秀:《我们相爱吧》完美收官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我们相爱吧,节俭挑战,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5-08-18 15:21

  首度将整个节俭挑战搬到户外,突破了地面频道传统合作模式,探索主旋律题材真人秀的社会价值

  江苏卫视最初对是否上马《我们相爱吧》,“纠结”了很久。

  这个项目的原版是韩国MBC电视台的王牌节目之一《我们结婚了》,它将当红艺人组成“假想夫妻”共同生活作为卖点,从08年开播以来,一直在韩国收视火爆。在平行时间里,该节目通过互联网也在中国广泛传播,收获了大批拥趸。

  但对江苏卫视来说,他们早已习惯了有明确规则任务的欧美式综艺,而对没有节目“圣经”、制作更多依靠编剧导演个人想法的韩式综艺,缺少经验。上马这个项目效果会怎样,谁也不敢打包票。

  节目开播后收获的反响,终于让主创心中的石头落地。

  从4月19日22:00,《我们相爱吧》正式在江苏卫视播出,到7月17日最后一期,CSM50城平均收视率1.148,在互联网传播中,《我们相爱吧》微博话题量超过30亿,截止7月20日17:30,网络总播放量已经接近8亿。

  6月11日,由新浪网与“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联合举办的大学生最喜爱的十大电视节目评选活动中,《我们相爱吧》喜获“大学生最喜欢的十大电视节目”大奖。

  镜像恋爱

  爱情无疑是人类文学艺术发展史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从那些不必引述的经典诗词和妇孺皆知的传奇故事中,中国人完成了最初的爱情想象。

  但,颇让人“细思恐极”的事情则是,作为人生中必修的重要功课,其实很多人并不会恋爱。

  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哪堂课专门给学生传递恋爱的技巧和知识,而内敛含蓄的民族性格,也使得父母与子女对此交流的机会非常少。长此以往,我们潜意识中形成了一个刻板印象——恋爱是“自学成才”的。

  事实上,恋爱并非是不学就会,上手能来的。单单从网络上流传的诸如“男生楼下摆花示爱”等套路可见,国人恋爱技巧单一有限,仅有的招数和桥段也明显可以看出琼瑶剧和韩剧的流毒。

  一些爱情题材影视剧往往有架空生活的嫌疑,而观众则渴求能够从大众化的电视节目中,得到更直观更真实的恋爱借鉴,这是《我们相爱吧》策划伊始的逻辑起点。

  不过,对节目主创来说,他们并不打算将《我们相爱吧》打造成一个恋爱课堂,而是希望通过对明星恋爱真实状态的记录和呈现,为观众提供一个参照系,就像一面镜子,观众借他人的镜像也可照出自身状况。

  “其实并不是手把手的教,而是让观众来看看明星恋爱是什么样,他们相处中的问题是什么,能给你什么借鉴。”制片人、总导演池源表示,让观众看到别人恋爱中的困难和感动,反观自身,也是一种积累经验的方式。

  对江苏卫视来说,“情感天下,幸福中国”一直是其在卫视沙场中不落的旌旗。在“后非诚时代”,江苏卫视亟需一档能够完美诠释“情感”定位,并兼具收视率、影响力、美誉度多重品质与号召力的节目,与《非诚勿扰》《为她而战》等节目一道,共同捍卫江苏卫视平稳前行。从播出效果来看,《我们相爱吧》身担重任,但不辱使命,稳健有力的传承了江苏卫视品牌形象。

  和“相亲”一样,恋爱同样是管窥社会万象的一个切口,是折射大时代的三棱镜。

  两个人恋爱的背后,通常有不同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的交织与耦合,《我们相爱吧》将这些见微知著的细节和盘托出,也将建构一个形象的社会学标本。

  而在呈现真实恋爱的过程中,节目始终呼应主流价值观念,用情感打动人心,很好的完成了当代“恋爱心灵史”的书写。

  西方电视有一个“3S”理论,即一档电视节目中,要力求达到三个“S”:Suspense(充满悬念)、Surprise(令人惊讶)、Satisfaction(达到满意)。

  《我们相爱吧》很好的体现了这三个元素——在节目播出前,观众首先会对明星的恋爱状态抱有浓厚兴趣和好奇,悬念感得以建构,而当看到这些平日里如在云端的偶像还原为普通人谈恋爱时,他们常常会发现新大陆般生发出“原来这样”的惊讶喟叹,经过一期节目百转千回的爱情铺陈,观众最终也将收获满满的情感满足。

  从假想到真谈“是真的吗?”

  从《我们相爱吧》前期策划筹拍开始,这种怀疑的声音就从未消停。

  观众这样的反应并非没有来由,看惯了电视节目中的真真假假,他们早就“长点儿心”了,而他们的逻辑也看似无懈可击——谁会当着摄像机谈恋爱呢?何况,这是一档真人秀,而且,前面还有一个“明星”作定语。

  除此之外,让他们持有天然偏见的,还来自于对原版节目的印象。原版节目《我们结婚了》的基本形式是明星假想结婚,节目中,当红明星组成假想夫妻,表现婚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们相爱吧》是江苏卫视团队与韩国《我们结婚了》原班人马共同打造的,某种程度来看,这已经是一档全新内容的节目。而与原版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相爱吧》实现了从原版的“假想”,到“真谈”的改观。节目中林心如与任重、乔任梁与徐璐、崔始源和刘雯六位艺人组成三组情侣进行交往,相互以恋人的身份度过一段时光。

  池源表示,之所以做这样的调整,是因为他们觉得,按照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大都希望结婚是实实在在,充满仪式感和庄重感,如果原封不动的照搬原版模式,也许会水土不服。但恋爱与结婚相比,不会让观众的“心理负担”那么重,“恋爱没有真假之分,只有谈与不谈,恋爱中真情会自然流露,演不出来的。”

  尽管如此,看惯了《我们结婚了》的观众,一开始可能依然带着“假想”的思维模式去看待《我们相爱吧》,但节目组通过艺人选择、情境交代、任务设计等手法,尽最大可能保证节目真实性,以此对部分观众的偏见“纠偏”。

  “真谈是我们的底线,我们不玩儿假的。”《我们相爱吧》制片人徐燕表示,在嘉宾选角阶段,节目组就在最大化的规避有绯闻或者隐婚的明星。据她透露,此前导演组曾相中一位女艺人,但在最后快要签合同时,节目组通过朋友关系调查发现,这位艺人其实有一名稳定的地下恋人,于是节目组坚决放弃了她。

  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发生”,节目组对明星情侣的干预保持了最大的克制。池源表示,总体上导演组不会干涉情侣们的感情进展,“如果他们想要甜蜜,导演组绝不会刻意制造矛盾;真的有了矛盾,也不会刻意掩饰。如果他们的关系进展不错话,拍摄之外的联络也都会有。”

  《我们相爱吧》拍摄时,节目组给明星的自由度非常高,有时拍摄室内景时,编导都会撤走,一个场景只留下情侣两个人,在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无干扰拍摄,比如乔任梁和徐璐在家做饭那个段落,厨房里就没有任何人中途喊“卡”。

  在最后一期节目中,面对即将出现的别离,任重为另一半林心如唱起准备很久的歌,多次哽咽。在现场追述段落,谈及落泪的原因,任重袒露心声“其实我挺舍不得的,这远比电视剧要来得直接,我觉得感情投入的很猛烈,这个爱情是真实存在的。”

  “有意思的表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真人秀来说,“米”就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因此,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人物是节目的前提。

  《我们相爱吧》选择艺人颇费了些周折。

  前前后后持续了三四个月,节目组才把艺人全部确定下来。从主创的角度来说,遴选标准制定的很严苛,要全部符合四种情况:一、必须单身;二、颜值要高;三、个性突出,性格真实;四、有真实情感诉求。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保证艺人单身,为了实现这一点,节目组还邀请了号称“中国第一狗仔”的卓伟担任幕后参谋,帮助调查明星的单身情况。

  按照节目规则,配对处于保密状态,节目中的情侣双方在正式录制之前,对另一半完全不知情。因此,对明星来说,如何让他们信任节目组,卸掉心理防备,也成为节目组需要克服的困难。

  例如林心如一开始就是拒绝参加节目的,她的理由很简单——“你们怎么会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为说服林心如参加节目,池源曾多次专程飞去见她,反复面谈了很多轮。好在林心如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很喜欢韩国原版节目,他们最终和导演一起说服了林心如参加节目。

  常言说,不可乱点鸳鸯谱。对备选的明星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也是一个技术活。选择艺人之前,导演组会要求每个艺人都填写一份非常专业的问卷调查,初步筛选框定了40人左右的名单后,节目组逐一根据艺人填写的问卷,邀请专家进行分析,然后依照性格和类型的不同并兼顾节目看点,对他们进行组合。

  真人秀不是流水账,真实记录不意味着死板的呈现“生活流”。基于真实的情况,做出合乎情理与逻辑的设定,让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更加彻底通透的张扬个性,才是真人秀的旨归。

  对《我们相爱吧》来说,在保证一切真实的前提下,让节目表现手法更多样,内容表达更有意思,成为主创考量的重要维度。

  “汪峰用无人机向章子怡告白,就是一种有意思的表达。”《我们相爱吧》艺术总监张一白表示,结婚看重如何相处,但相爱则看重如何表达。正是因为对爱情题材内容的深刻理解,才促成了张一白首次跨界与电视节目的合作。

  真人秀中,主创通常要做的是对特定情境下人物动作的预判,张一白对爱情题材的深厚积累,使得他往往能把握情侣感情轨迹的走向。徐燕举例说,任重和林心如在云南旅行中,节目组希望能突出不同价值观念的碰撞,张一白建议让二人放风筝,果不其然,在这个段落中,双方出现了观念冲突。

  不过,整体上说,推动《我们相爱吧》情节前进的,依然是明星情侣真情实感。池源透露,与《我们结婚了》设计了600个约会的桥段不同,中国版本就是真实谈恋爱,从见面开始,一直往下谈,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一切都是按照艺人的性格和喜好来进行。

  个性化营销

  5月20日下午17时,一条“抹去孤单过往,迎接恋爱时光,我们相爱吧”的广告,在微信朋友圈悄然登陆,其唯美走心的语句,在网络情人节这天,触动了很多人的柔软内心。

  这是《我们相爱吧》节目组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一次推广创新,也是微信朋友圈史上,第一条电视综艺节目广告。在朋友圈内进行的人际传播,更具亲和性,再加之文案的缱绻人心,无疑进一步发酵了节目的话题效应。

  突破想象的宣传推广,以及节目不俗的成色,使得《我们相爱吧》的营销也进展的顺风顺水。据徐燕透露,《我们相爱吧》总投入超过1亿,开播前就已经有了六个赞助商,加在一起非常轻松的分担了成本,节目开播后,依然有许多商家寻求节目合作。

  众多合力,共同打造了《我们相爱吧》的品牌。围绕这个品牌,商业开拓的想象空间也非常大,例如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广电国旅结合《我们相爱吧》外景热播地,推出了“爱的足迹”旅游产品,产品中融入了一些节目里明星情侣的体验元素,市场认可度很高。

  不过,徐燕也表示,《我们相爱吧》是一档偏重人文的节目,节目组不希望将它纯粹变成一个摇钱树,因此,暂时未考虑过多关于对节目游戏开发,和将之搬上大银幕的想法。

  文/戴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