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贵阳90后追寻抗战历史的心路历程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抗战老兵,远征军
  • 发布时间:2015-09-06 08:47

  ——《卫国岁月》作者周渝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一种对民族英雄的敬意正穿越年代的鸿沟,传承到了年轻一代的身上。90后贵阳小伙儿周渝所写的《卫国岁月:国民革命军抗战将士寻访录》一书在全国引起了关注,该书以贵州省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周渝寻访大量黔籍尚存抗战老兵、以抗战经历者口述回忆为主线,再结合史实考证,使读者在阅读亲历者真实的抗战经历中,亦可以对亲历者所经历之历史背景,战役经过等有所了解,力求还原最真实的抗战,跳出了意识形态的偏见,从民族的高度审视和解读抗战历史,将这段最珍贵的国家记忆珍藏保存。

  对抗战最初的印象竟然源于琼瑶剧

  1991年出生的贵阳男孩周渝,家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房间:一间摆着《仙剑奇侠传》等各种动漫玩偶。另一间则摆着几年来寻访老兵所收集的大量资料。

  很长一段时间,这个自称“学渣”的男孩,对抗战的认识停留在教科书里。他不好意思地说:“我对抗战史的印象源于琼瑶剧。大概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情深深雨蒙蒙》在热播,我当时也在看,里面有淞沪会战的内容,就是陆振华死的那集,一整集都是淞沪会战,我是从那电视剧里开始有认知的。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出了一款游戏叫《抗日:血战上海滩》,游戏节目上宣传号称是中国的《反恐精英》,于是我就买了碟回家安装,结果打开一玩发现是中国版《VR特警》。不过因为背景是上海淞沪会战,刚看了不久的《情深深雨蒙蒙》印象都还在,于是我就把这游戏一直玩下去了。就这两个原因,我对抗战居然就开始有初步的兴趣了。”

  2005年,周渝15岁,初中生。沉迷于射击类电脑游戏,值得庆幸的是,当初接触的诸如《荣誉勋章》、《使命召唤》、《战地1942》、《胜利之日》等游戏皆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历史背景。“通过玩游戏我知道了许多关于二战的基础知识,所以说游戏是我的二战历史启蒙也不为过。因为游戏而萌发的兴趣让我开始去看许多二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像《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兵临城下》、《珍珠港》等等经典作品,又进一步引发了对这段历史的爱好。”这之后,周渝便开始到书店去看相关历史书籍,也经常到学校门口的杂志小铺去淘与二战相关的文史杂志。

  在周渝看来,当初的兴趣也算来得正逢其时。200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许多杂志都出了相关的专题,他在《中国故事》杂志上阅读了关于审判日本战犯与汉奸的故事,在《国际展望》杂志上了解了抗日正面战场上尤为惨烈的“台儿庄大战”,也看到了关于设立“阵亡将士日”的呼吁。每天放学回家,周渝还会打开电视追看“探索·发现”栏目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而推出的一系列纪录片,其中一部叫《滇缅公路》的纪录片让我首次知道了关于“中国远征军”的那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2010年,周渝20岁,已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那一年是抗战胜利65周年纪念。夏季的一天,周渝的一位高中同学约他去观看一部叫《喋血孤城》的电影,那天放映厅里的观众屈指可数,周渝和朋友几人就在这有些冷清的环境下看完了这个讲述1943年国民革命军第57师为保卫常德城与日寇拼死血战的悲壮故事。“一部电影,一个契机,我竟又重新燃起对二战历史的兴趣,而这次关注的焦点投在了抗日战争之上。那一年,我为自己定制了一套抗战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的制服,那是我的第一套抗战军服。也是那一年,我开始购买与抗战相关的历史书籍阅读,从此抗日战争、国民革命军、黄埔军校、中国远征军……它们逐渐占据了我的课余时间。在这过程中,我认识了不少有共同兴趣的朋友,我们常常一起讨论抗战历史。”在那年的9月18日,周渝写下了第一篇纪念抗战的随笔——《再忆“九·一八”》。

  行走中形成抗战史的立体式研习法

  他真正开始接触活生生的抗战史是在参加工作后——2012年,周渝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文史杂志社做编辑。当时,杂志社正在策划“纪念远征军入缅作战70周年”活动。周渝因为之前通过网络和报刊了解了不少与抗战老兵相关的故事,于是便申报了一个与抗战老兵相关的专题。单位很快批准了这个专题,并将专题定位为中国远征军老兵的战场回忆。“选题虽然被批准了,但我毕竟从未寻访过抗战老兵,更遑论做口述史,正在这苦恼之时,我认识了一位常在我们刊物上发表抗战文章的作者——曾达敏老师,他是抗日将领曾元三的儿子,当他得知我正在做抗战选题时,便介绍我加入了‘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那段时间,几乎每个周末都没有休息,在曾老师和其他志愿者的帮助下,拜访了多位抗战老兵,后来总算顺利完成任务,那一期杂志专题叫《一寸河山一寸血》。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抗战老兵,也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慢慢的感觉这事情可以做下去。”

  已经出版的这本《卫国岁月》,周渝从2012年夏天开始写,2013年底截稿,历时一年半。“但其实《卫国岁月》是一部‘早产儿’,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我不得不提前截稿。我原计划书中由4个部分组成,即正面战场老兵、远征军将士、重走抗战战场、抗战史文集这四个部分组成,但当时那边催得紧,我也没办法,于是只能省去了重走战场的这一部分,而正面战场的将士和远征军也合为一部,所以2014年的《卫国岁月》是由‘寻访录’和‘追思录’(抗战史文集)两部分组成,而我原计划的是四个部分。”

  书虽然已经出版了,但周渝还是决定按原计划把它弄完。从2013年起,周渝开始重访全国各地的抗战遗址。“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14年与好友黄超前往滇西重走远征路。我们每次重回昔日战地时都会穿上那个时代的制服装备,这让许多人不太能理解,但我觉得这样更能接近历史。举个例子,在腾冲爬来凤山时,我身穿校官非作战制服,脚穿长筒皮靴,结果爬完山脚也被磨起水泡,几乎走不动路;后来登松山时,我换上抗战时士兵的制服装备,脚上打着绑腿,结果爬了一天的山也没感觉太累。这样一来,我对当年的抗战将士为何以绑腿为主,作战制服与非作战制服在实用中有何区别便有了亲身的体会。”渐渐地,周渝在行走中也形成了一套对抗战史的立体式研习方法,即史料研读、老兵口述、战场重访、军品收藏的“四位一体”研习法。

  一直到今年,周渝才按原计划完成了书稿,完成后发现和之前版本相差很大。“之前那个版本内容15万字左右,而我今年完成的内容接近40万字,完全就成另一本新书了,如果顺利,今年应该会推出。”

  “这本书是对英雄们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寻访抗战老兵对周渝影响非常之大,他拜访了张灵甫将军的文书胡立文老人,认识了中国第一支伞兵部队的成员杨勤槐老人,采访了参与过松山血战的谭祖幼老人……“接触这些老人后,我感到这段历史对我而言不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文字,不再是泛黄的老照片,也不再是黑白的历史影响,他们就在我眼前,与他们面对面的谈话,就像自己置身于历史之中。每个老兵都承载着一段不一样的历史记忆,他们口述中的抗日战场还原了太多历史的细节,而他们本人的故事也足以带给人心灵的震撼。”

  战争爆发时,年少的他们或投笔从戎,或愤而从军,奔赴卫国的战场;战争结束后,英雄凯旋,也将他们的故事带回故乡,却在荒诞的时代成为了屈辱之源。70年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慨然从军的热血青年都已是耄耋老人。“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能见到这些民族的捍卫者,历史的见证者。第二世界大战、中国抗日战争,我是多么庆幸自己能在这波澜壮阔的大历史闭幕之前,陪着当年的主角们走完这最后一程,尽管未必能改变什么,但至少可以尽个人的微薄之力。从此,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对我而言不再仅仅是兴趣爱好,更是一种责任,是一个炎黄子孙的自我救赎。”周渝说,自己在写《卫国岁月》这本书之时,并未考虑过它有多少受众,它能够引起多大的反响,当时唯一能确定的就是那些他做过口述的老人们都在期待着这本记载得有他们故事得书早日面世,这本书是对英雄们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未曾想到,《卫国岁月》一书上市后便被《凤凰周刊》、《中国青年报》、《天津日报》、《贵州日报》等数十家媒体报道,该书的第一版也在上市的前三个月即告售罄,而周渝本人也因这本书而在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90后作家百强风云榜”评选中荣获第一名,文史馆还为他这本书开过一次座谈会。短短一年中,周渝认识了许多之前一直仰慕的抗战史学者,而他一直喜爱阅读的《国家人文历史》、《中华遗产》、《号角》等刊物也开始和我约稿,再后来,周渝就到人民日报社工作,成为了“国历”团队中的一员。周渝觉得,作为90后历史研究者,自己最大的优势是客观、“没有包袱”。他身边也不乏对那段历史感兴趣的同龄人。

  文|本报记者 杨雨殊 图|受访者提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