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桃源也自迷——文徵明的山水纪游书画
- 来源:中国书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山水画,文徵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1 12:59
中国古代山水画一贯承载着“可望、可居、可游”的功能与传统。在这其中,既包括临摹笔意的仿古山水,亦有隔空遥想的寄情山水,还有对景写真的实景山水。在实景山水画中,寻访景致、表现游踪的纪游图是其中的一大类别,呈现出自身特色。
纪游图发端殊早,南朝时宗炳就曾将平生所游山水绘于壁上以供卧游,但直到明代吴门画派才发展成一个引人注目的门类。沈周曾言:“山水之胜,得之目,寓诸心,而行于笔墨之间者,无非兴而已矣。”他趁兴而游,归而作画,绘制了诸如《西山纪游图》《千人石夜游图》等纪游山水画。文徵明同样延续且践行着这种文人好尚,将山水游历化为笔端毫末,创作了诸多山水纪游书画,其中尤以描绘其自身所处的吴中景致为最。
一、湖山佳趣:文徵明笔下的吴中景致
1.天平山
天平山,位于苏州府西二十里,因山顶平正如刀削而得名。唐代称之为白云山,又因为范仲淹高祖葬于山之东坞,俗称范坟山。天平山景致有“三绝”,其一为清泉,源于天平山腰有白云亭,亭侧有泉,称为白云泉。其二为奇石,源于山中奇峰高耸,怪石林立,形成石柱矗立,万笏朝天,龙门一线等错落景观。其三为红枫。天平山麓红枫成林,为明万历间进士、范仲淹十七世孙范允移植而来。暮秋时节,登天平赏红枫为吴中时尚。
文徵明与友人祝允明、唐寅等曾多次登临天平山。他曾多次在登山之后撰写诗文,并挥毫成章。可以说,天平山的旖旎风光激起了文徵明的诗情画意。
嘉靖二十三年(1544)二月望的初春时节,文徵明同诸位好友共登天平山,并在山腰白云亭取水,“汲溪聊试雨前茶”。兴之所至,吟咏作诗,次第得诗四首。此次登临天平山,文徵明已为75岁的古稀老人。可在诗文中,我们丝毫不见其倦怠之感,而时时充溢着轻松愉悦之情。在这样一个“风撩鬓影春衫薄”的温煦春日里,文徵明与诸位友人不负春光,踏青出游,一路上看尽“一坞桃花”“十里野塘”“风吹麦叶”“日炙草花”。有这般美景可赏,身旁又有好友相伴,心满意足的文徵明不禁感叹,还有什么值得奔忙的事情呢!
时隔八年之后即嘉靖三十一年(1552),也许是这一年的明媚春光勾起了文徵明的怀念之情,他将此四首诗文以行草书书写成章。此时的文徵明已为年过八旬的耄耋老者,兴之所至,酣然落笔,畅快淋漓,别有意蕴。卷中如拳的大字,是文徵明晚年学黄庭坚书风的表现。气韵贯穿的书法与隽永可诵的诗文可谓二美并举。
文徵明在游历天平山之后吟诗挥毫的行
为并不止一次,另有一卷行书《天平山·支硎道中》流传至今。文徵明的诗文吟咏的是“雨过天平翠作堆,净无尘土有苍苔”的雨后天平山景,表达出其“溪山无尽情无限,一岁看花一度来”与花期有约的美好心情。此卷虽未明确标注年款,但就书法风格而言,应与行草书《游天平山诗》同时期,写作于80岁之后的晚年。
2.石湖
如果说天平山是文徵明及友人经常登临的吴中名山,那么,石湖则足可算得上是文徵明一生中最为流连的湖泽。
石湖距苏州城并不远,吴中文人能够方便到达。苏州文人莫旦在《石湖志总序》中这样记载:“石湖在苏州盘门外一十二里,上承太湖之水,下流遇行春桥以入于横塘,南北长九里,东西三四里,北属吴县灵岩乡界,南属吴江县范隅乡界,盖两县交会之间也。”石湖相传是吴越争霸的古战场遗址,见证了吴国由盛而亡的历史。湖西有上方山、吴山、茶磨屿、七子山、福寿山等群山,与湖水共同构成碧水青山之景。其中上方山又名楞伽山,山上有楞伽塔,山下有楞伽寺,是石湖标志性景致之一。石湖的另一个标志性景致则是位于湖北渚的行春桥,又名九环洞桥。每到农历八月,秋月天光与桥洞月影交相辉映,便形成“石湖串月”之景。除去优美的自然景致,石湖还是南宋末田园诗人范成大的归隐之处。自号石湖老人的范成大于此筑造自家别墅,名为石湖精舍。他不仅书写过《初归石湖》等多首赞美石湖景色的诗文,还在《重修行春桥记》中言:“凡游吴中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则与未始终游无异。”
文徵明一生中曾多次泛舟石湖之上,尤以晚年最繁。这样的游历大大激起文徵明的诗兴,留下诸多吟咏石湖的诗文作品。从诗文中可见,农历八月是文徵明最爱游历石湖的时节,他常与王穀祥、王宠、王守、蔡羽等友人结伴而行。可以想见,在这样的炽热夏日,文徵明与友人泛舟湖上饱游饫看,心与景皆应是一片清凉澄净。
描绘石湖景致的书画创作同样贯穿于文徵明的一生。《石湖图》册页为文徵明的早年画作。全图以较为写实的手法图绘石湖景色,九孔行春桥出现在画面前景中,楞伽山等群山和广阔的湖水构成画面的中景及远景。鸟瞰的视角显出石湖烟波浩渺之感。画作以水墨干皴为主,略以色彩渲淡,笔墨含蓄,风格文雅。
嘉靖十一年(1532)七月既望,文徵明与王宠、王守兄弟出行石湖,夜宿治平寺,归而作《石湖清胜图》。文徵明时年63岁。图中,劲峭的山峦、汪洋的水泽、悠闲的渔舟,勾勒出水天一色的石湖景致。相较于早年的《石湖图》册页,这幅青绿山水风格的《石湖清胜图》虽然构图相近,但采用更加开放的视角,以凸显出湖面的开阔。画后拖尾题跋录有文徵明及其子文彭、文嘉、友人王穀祥等人的石湖诗作四十一首,诗书画一体。
嘉靖二十年(1541)三月,时年72岁的文徵明以行书写就一首自己所作的石湖诗文。诗文表现了“石湖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的美好景致。有趣的是,这首诗文深得文徵明的喜爱。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即81岁之时,文徵明再次书写此诗,用黄庭坚笔意作大字书写,尽显纵逸潇洒。
3.虎山桥
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81岁的文徵明不仅书写了《石湖烟水诗》,还创作了一卷山水纪游长卷—《虎山桥图》。虎山桥位于城北虎丘山南,是苏州名胜之一。虎山桥与光福塔及四面群山秀水,共同构成“吴中第一”的山水景致。文徵明在画心题跋中道出了绘制此图的缘由:“嘉靖庚戌春暮,偶同墨川诸公游虎山桥,时落花满径,归而图此以纪兴耳。”可知,这卷阔长画卷创作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春日,是文徵明携同友人共游虎山桥落花满径的妙景之后,归家后兴之所至所做的纪游之作。绘画《虎山桥图》时,文徵明已是年逾八十的耄耋老人。阔长的画卷中千峰竞秀,绿树掩映,平波缥缈,泉瀑潺湲,田畴屋宇错落其间,表现出一片烟水微茫的江南春色。此图青绿设色妍丽,位置经营精到,笔墨工整严谨,属“细文”风格。卷后拖尾处有明代周天球,近代吴郁生、冯超然、吴湖帆等人题跋。根据吴湖帆题跋可知,此图曾经吴大澂、吴湖帆收藏,为其宝藏珍爱之物。同时,吴湖帆在题跋中还录文徵明所作《游虎山桥》诗文一首:“虎山桥下水交流,正是桥南宿雨收,光福烟开孤利迥,洞庭波动两峰浮,已应浩荡开胸臆,谁识空濛是胜游,渺渺长风天万里,眼中殊觉欠扁舟。”并补充道:“曾见衡山先生手书诗帖中有《游虎山桥》一首,帖为八十二岁书,越此画后一年耳。”从中可知,文徵明在亲身游历虎山桥后,不仅图绘风景,还曾书写诗文。
有趣的是,在图绘《虎山桥图》后的四年即嘉靖三十三年(1554)二月春日,85岁的文徵明图画了与一幅《虎山桥图》十分相似的青绿山水长卷—《桃源问津图》。文徵明《桃源问津图》根据陶渊明《桃花源记》而来,较为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故事情节。画心部分可分为三段,分别图绘了入桃源、桃源中景色、出桃源的情景。画卷起首图绘了重重叠叠的远山与大片繁密的桃花,蜿蜒的溪水流向一个半掩的山洞,这便是桃源入口。随后的画幅表现了渔人入源并与桃源中人相遇,得见桃源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情景。画幅最后则与起首相呼应,复为崇山峻岭、巨石飞瀑,表现了将桃源与人世隔绝开来的山水屏障。
与《虎山桥图》的纪游性质不同,《桃源问津图》是一幅表现文学题材的画作。但若将二图并置,却可显见《桃源问津图》与《虎山桥图》的相似之处。同为青绿山水长卷的二图,不仅绘画时间十分接近,而且在整体构图布景上极为相似,画中屋宇、田地、山石等细节也如出一辙。由此能够推断,85岁的文徵明在绘制“桃花源”这一文学题材画作时,将四年前创作纪游山水画的图绘经验融入其中,以自身曾游历过的苏州名胜虎山桥风光想象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桃源仙境。
二、城市山林:纪游山水的隐居意蕴
总括上文所述的文徵明山水纪游书画,我们不难见出其具有二个共同点:在创作时间上,多图绘于文徵明60岁之后晚年;在山水选景上,这些苏州景致又多与文人隐居相关。天平山中的范氏祖坟为范仲淹贬官归乡时安葬之处。石湖不仅为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归隐之处,同时也是文徵明友人王宠的隐居之所。虎山桥虽非直接的文人居所,但其独特风光成为文徵明用以想象陶渊明归田园居的桃源之景的来源。
为何文徵明会在其晚年多次游历与文人隐居相关的苏州景致,并创作与此相关的诗文书画之作?这需要从文徵明早年的经世之志及其后来的仕途经历中找寻原因。
文徵明的祖父文洪、父亲文林、叔父文森都以文学起家,分别中过举人和进士。父亲文林一生为官。文徵明受到家族影响,早年便有经世之志,“某家世服儒,薄有荫祚。少之时,不自量度,亦尝有志当世”。弘治八年(1495),时年26岁的文徵明首次赴应天参加乡试,不幸失利。三年之后的弘治十年(1497),文徵明再试应天,但又不售。此后连续七次参加乡试(弘治十四年(1503)因为父守丧未能参加乡试),文徵明都没能得中。至嘉靖元年(1522)第九次参加乡试时,文徵明已由翩翩少年变成垂垂老者,其入仕的愿望却始终可望而不可及。面对磨难,文徵明不禁发出了“人世百年短,吾生已强半”“人皆传已死,吾亦厌余生”的感叹。
连续的科考失利并没有使文徵明放弃入仕的愿望。嘉靖二年(1523),巡抚吴中的太守李充嗣举荐54岁的文徵明入朝为官,后经吏部考试,文徵明被授与翰林待诏之职。文徵明终于得偿所愿,北上入京,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仕途生涯(1523-1526)。
然而文徵明的为官之途却并非预想中那般美好。踌躇满志的文徵明于嘉靖二年(1523)四月起身到达北京,还未大展宏图便被卷入朝廷中的政治漩涡中。嘉靖三年(1524),明世宗力排众议,追封其生父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引起群臣反对,史称“大礼议”之争。这场礼议之争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左顺门事件”。朝中反对之臣或被廷杖,或被下狱,或遭贬谪,导致君臣关系十分紧张。虽然文徵明因跌伤左臀没有实际参与群臣的活动,但是此事的严重性也使其对仕途产生了新的理解。
另外,由于文徵明并非科考入仕,致使朝中诸臣流言纷纷:“吾雁门并非画院,乃容画匠处此?”“文某当从西殿供事,奈何辱我翰林?”且待诏为从九品,是翰林院最低等级的闲职官吏,其职权范围不外乎“凡遇上宣问文义以备呼召,编摩誊写等事”。文徵明自身感到前途渺茫,升迁无望,经世之志逐渐动摇。
在仕途无望又遭人愤恨的环境下,文徵明三年居京为官的心情并不舒畅。郁郁不得志的文徵明将对仕途现状的不满,借由对家乡故土的怀念展露出来,通过不断遥想石湖景色、怀念家乡故友抒发内心胸臆。他创作了《怀石湖寄吴中诸友》《怀石湖》等诸多诗文。在诗文中,文徵明回忆了北上临行前石湖楞伽山“尽着花”“茶磨山前宿雨晴,行春桥下绿波平”的美景,而如今“青子熟时”却不得相见,只能在“绿阴成处正思家”。文徵明感叹曾经几度在梦中乘坐扁舟翩然归去,终要将原本的经世之心归于尘土。居京第二年即1524年,文徵明绘画了一幅《燕山春色图》。根据画中文徵明自题可知,此图的创作源于其对家乡景物的思念—“坐语家山风物,写此寄意”。燕山本为北京的西山,但图中描绘的大片湖水却使人联想到画家所生活的太湖地区的山水景致。文徵明的题画诗“燕山二月已春酣,宫柳霏烟水映蓝。屋角疏花红自好,相看终不是江南”,也道出了北京虽好终不如江南的郁结愁思。
厌倦仕途的文徵明终于嘉靖五年(1526)十月辞官返乡。刚刚到达苏州家中,文徵明便按捺不住欣喜之情,书写了一首《还家志喜》表达出对再游石湖的期盼之情:“绿树成阴径有苔,园庐无恙客归来。清朝自是容疎懒,明主何尝弃不才。林壑岂无投老地,烟霞常护读书台。石湖东畔横塘路,多少山花待我开。”归家之后的文徵明也多次再游石湖,并作《京师初再泛石湖》《再泛》等七律诗。
北上为官再辞官归隐的经历使得晚年时期的文徵明立志从此“不复与世事,以翰墨自娱”。这种心态的转变影响了文徵明的山水游历及艺术创作,绘制出《石湖清胜图》《游天平山诗》等带有文人隐居意涵的山水纪游书画作品。
在江南士子中,科举难中、仕途不顺的经历并非只有文徵明一人遭遇。若考察文徵明的朋友圈,可发现科场失意是他们的共性。
文徵明的好友之一蔡羽便是这样的失意文人。蔡羽为文奥雅,诗尤隽永,与文徵明、王守、王宠等人同为“东庄十友”。弘治元年(1488),19岁的文徵明与蔡羽订交。二人往来频繁,常伴游苏州山水,并有诗文唱和。“每次相聚,考德问学,讲艺而外,必就佳山水游观。”与文徵明相似,蔡羽的科举之路也不顺利。蔡羽自弘治五年(1492)至嘉靖十年(1531)共参加十四次乡试,但皆不中。对此,文徵明感叹道:“盖自弘治壬子至嘉靖辛卯,凡十有四试,阅四十年,而先生则既老矣。”蔡羽终于嘉靖十二年(1534)以太学生的身份被选送参加特别考试,后被授予南京翰林院孔目之职。但南京翰林院孔目为属从九品以下未入流的文职官员,与蔡羽的抱负并不相和。于是,在南京翰林院任职三年之后,蔡羽辞官回乡,隐居洞庭西山,再不出仕。
小文徵明24岁并与文为忘年之交的苏州文人王宠也是这样的失意文士。王宠攻古文辞,才情俊逸,与文徵明、蔡羽等人同为“东庄十友”。文徵明爱其早成并且敏而好学,曾与其同登虎丘,共游石湖。王宠享寿仅40岁,在短暂的一生中,其科举之路同文徵明一样坎坷。自正德五年(1510)第一次参加乡试开始,至去世前的嘉靖十一年(1532),王宠共参加乡试八次,皆不中。科举不顺的王宠索性隐居于苏州城旁的石湖。文徵明称其“一时声名甚籍,隐为三吴之望”。在隐居期间,同为“东庄十友”的汤珍曾举荐其出山,但王宠表示已乐而忘返,绝去仕进之念。
作为文徵明弟子的苏州文人陆治,家学良好,文才名著,与老师交往密切。同文徵明一样,陆治早年着意于仕途科举,但举业而未能通达,考取秀才之后便屡试不中。晚年的陆治放弃科考,隐居苏州城郊、天平山北的支硎山,“坚卧支硎不出”,“要以自娱适情志而已,绝去一切酬益”。陆治不仅创作有多幅《桃源图》,还在《支硎卜筑》的前引《谢客诗》中这样说道:“卜筑支硎十二春,孤云常伴不羁身。渔郎莫向迷津问,那有桃源引外人。”诗中将自己所隐居的支硎山比作桃花源。
不论是文徵明,抑或其朋友圈中蔡羽、王宠、陆治等人,都是科场失意的文士。他们的仕途经历十分相似,都遭受过屡试不中的挫折,后多归于不得已的隐居。
在明代中晚期的苏州地区,像文徵明这样多次科考不中的失意文人并不少见,有限的选拔比例使得大多数的江南文人即使穷尽一生也难如愿入仕。多次科考不中的文徵明曾在1515年作《三学上陆冢宰书》,抱怨江南地区中榜人数太少、比例太低:“略以吾苏一郡八州县言之,大约千有五百人。合三年所贡,不及二十;乡试所举,不及三十。以千五百人之众,历三年之久,合科贡两途,而所拔才五十人。”按照文徵明的估算,明代中期苏州文人的中榜比例仅有1/30。文徵明感叹这些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的江南士子“白首青衫,羁穷潦倒,退无营业,进靡阶梯,老死牖下,志业两负”,实在令人痛心!
科场失意使江南文人萌生了隐居不仕的念头。他们推崇陶渊明诗文,崇尚隐居生活。同时,明代嘉靖、万历年间《陶渊明集》在江南地区的广泛刊刻与传播,也为江南文人提供了阅读陶诗的便利条件,影响其隐逸思想的形成。在归隐田园、不问政事的状态下,文徵明晚年不断创作带有隐居意涵的纪游山水书画。同时,亦书写陶渊明诗文,并将苏州山水实景融入到《桃源图》的画意中去,借此表达自己的隐居之志。
对于国家政治的无能为力引发了江南文人对于地方本土文化的热切关注。正德元年(1506),“续历三十年,更六七郡守而卒成”的六十卷本地方志《姑苏志》编纂完成。文徵明参与了此书修撰,并宣称:“吾吴为东南望郡,而山川之秀,亦惟东南之望,其浑沦磅礴之声,钟而为人,形而为文章、为事业,而发之为物产,盖举天下莫之于京。故天下之言人伦、物产、文章、政业者,必首吾吴;而言山川之秀,亦必以吴为胜。”文徵明在《姑苏志》中对家乡风物十分自豪,并特别对吴地山水加以推崇。这种饱满的情感也被文徵明带入到山水纪游书画的创作中去。广阔的水泽,劲峭的山峦,悠游的渔舟,无边的春色,共同构成了文徵明心中及笔下的“江南春”。
文徵明晚年仕途与心境的转变,使得其多选择石湖、天平山、支硎山、虎山桥等具有隐居意涵的吴中名胜前往游历,并创作出与之相关的山水纪游书画,同时亦将这些山水实景与文学题材《桃花源图》相结合,将眼前山水与心中理想融为一体。正如文徵明在《暮春雨后,陈以钧邀游石湖遂登治平》所言:“贪看粼粼水拍堤,扁舟忽在跨塘西。千山雨过青犹滴,四月寻春绿已齐。湖上未忘经岁约,竹间觅得旧时题。晩烟十里归城路,不是桃源也自迷。”无疑已将眼前的石湖美景与心中的世外桃源二者合一,表达愿自迷其中的意愿。可以说,以文徵明为代表的江南失意文人借由对山水纪游书画的创作,抒发自身抱负难展的内心情绪,将自身所处的江南水乡看作隐居忘忧的“桃花源”之所在。
注释:
〔1〕薛永年《陆治钱穀与吴派后期纪游图》,载《横看成岭侧成峰》,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
〔2〕(明)沈周《石田论画山水》,载俞剑华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3〕此四首诗文分别如下:不教尘负踏青游,出郭聊为笑一谋。新水已堪浮艇子,好山无赖上眉头。风撩鬓影春衫薄,树罨溪阴翠幄稠。一坞桃花偏入意,江村桥畔小延留。舟行欲尽有人家,记得横桥是上沙。南望风烟随鸟没,西来墟落带山斜。暖催新绿初归柳,水映酣红忽见花。残酒未醒春困剧,汲溪聊试雨前茶。十里扶舆渡野塘,旋穿松峤入苍苍。风吹麦叶平畴乱,日炙草花村路香。春色酿晴供乐事,岩光摇翠落飞觞。清忙刚被山灵笑,却笑担夫为底忙。松根小径入天平,共舍篮舆历翠屏。陟巘试穷千里目,勺泉聊憩半山亭。石凌苍蔼相离立,树匝晴烟不断青。落日英贤呼不得,荒祠乔木有仪刑。
〔4〕衣学领主编、王稼句编选《苏州山水名胜历代文钞》,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5〕范成大《初归石湖》: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6〕衣学领主编、王稼句编选《苏州山水名胜历代文钞》,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7〕江兆申《文徵明行谊与苏州之画坛:文徵明年谱》:“嘉靖十九年(1540年),八月既望,与王穀祥同游石湖,舟中为写《赤壁图》。”“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庚子八月既望,与王穀祥同游石湖,舟中为写图。今年七月,复续旧游,为补书赋。”“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八月既望,延望具舟,载余泛石湖。是夜,风平水净,醉饮忘归,作《石湖图》立轴。”“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八月九日,与王宠等同游石湖,就登上方,是岁闰九月,再泛石湖。”“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春,作自书诗帖卷,题云:‘嘉靖壬子春月,泛舟石湖,有客持素绢索书,因忆游诸作,聊而满卷,其年之先后,不计也。’”
〔8〕文徵明吟咏石湖的诗文至少有如下十数首:《暮春雨后,陈以钧邀游石湖遂登治平》、《陪蒲涧诸公游石湖》、《陪蒲涧诸公游石湖》(又一首)、《丁未九日与履约诸君同泛石湖就登上方》、《三月既望,同吴次明、蔡九逵、陈道复、汤子重王履约履仁泛石湖遂登治平,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为韵,分得朗字》、《石湖作》、《石湖》、《追和杨铁崖石湖花游曲》、《怀石湖寄吴中诸友》、《怀石湖》、《暮春游石湖》、《九日泛石湖》、《寒日自横金归泛石湖》、《五月十三夜与子重履约履仁石湖行春桥看月》、《上已日石湖小集》、《是晚过行春桥玩月再赋》、《泛湖》、《风入松·帆石湖》、《风入松·行春桥望月》等。
〔9〕周道振、张月尊纂《文徵明年谱》,百家出版社出版1998年版。
〔12〕参见《明史》卷七十三《职官》二,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1月版。
〔13〕《怀石湖寄吴中诸友》:江梅千树绕楞伽,记得临行尽着花。青子熟时应忆我,绿阴成处正思家。听莺此际堪携酒,烧竹何人共煮茶。几度扁舟梦中去,不知尘土在天涯。
〔14〕《怀石湖》:茶磨山前宿雨晴,行春桥下绿波平。吴儿越女齐声唱,菱叶荷花无数生。落日夷犹青雀舫,孤烟缥缈望湖亭。平生走马听鸡处,残梦依依是越城。〔15〕(明)文徵明《甫田集》卷十一《还家志喜》,文津阁本《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8〕(明)文徵明《甫田集》卷十一《王履吉墓志铭》,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9〕(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八十三《陆叔平先生传》,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1〕(明)文徵明《甫田集》卷二十五,《三学上陆冢宰书》,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2〕赵琰哲《渊明逸志的江南表达—以〈桃源图〉为例考察文本阅读与绘画创作的关系》,《西北美术》2015年第2期。
〔23〕(明)文徵明《文徵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4〕(明)文徵明《甫田集》卷三,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赵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