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践行在贵阳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论语,国学,孟子
  • 发布时间:2015-10-10 17:08

  首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在贵阳举行,借由这样一个契机,也许正好可以梳理一下对这些年贵阳在国学践行上走的路。“国学热”的兴起并不是两三天,而在贵阳,从孔学堂、到民间书院、到国学爱好者们自由组织的读经活动,对国学、对传统文化的重拾、学习和实践,并没有像诸多潮流那样,如一阵风般吹过就算。在孔学堂的时节礼中,在阳明祠的读书声中,在众多爱好者手持的《论语》中,对国学的热度,一直润物细无声地存在着。

  孔学堂里的时节礼

  “今日逢立秋,秋自今日始……”

  在刚过去不久的8月8日立秋日上,孔学堂亲民厅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一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仪式——“时节·礼”立秋感恩大地在这里举行。在那个秋高气爽的早上,不少市民一大早从市中心赶来,一起倾听古琴演奏祈福大地、一起朗读有著名作家戴明贤先生特地为此次活动撰写的《立秋词》礼赞大地、一起跟着书法老师书写《立秋日曲江忆元九》、一起“啃秋”吃西瓜……感受二十四节气的传统质朴之美。

  这便是“时节·礼”,是孔学堂文化发展(贵州)股份有限公司与贵州交通广播联手打造的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节点的大型公众礼仪活动,活动当日,双方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在之后的重大节点推出“时节+”系列活动,旨在提高市民对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的认识。

  而这,只是孔学堂在推广国学推广上一个小小的横截面。

  坐落在花溪十里河滩旁的孔学堂,建成三年以来举办了200余场讲座和国学活动,王蒙、杜维明等大家都曾到孔学堂讲学,国学讲座、教子沙龙、春节庙会等主题活动颇受市民欢迎。

  孔学堂之于贵阳,是一个平台,在保留传统孔庙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播、研究、交流等功能。孔学堂的开展的活动很多,形式可谓丰富多彩。以最近一些列广受市民点赞的“时节·礼”活动为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只要形式得宜,传承推广好传统文化并不是难事。知名文化学者、贵州省文联主席顾久就说过,孔学堂不仅凝聚了专家和学者,也凝聚了渴望向善、从善的市民。而如今,这里已然成为传统文化爱好者学习交流的平台。

  豫章书院的日与夜

  记者拜访豫章书院时是冬天,一行人到达贵州豫章书院时,天色见晚,零零星星飘些小雨让这个冬日的下午越发的清冷起来。白石灰的墙,青色的瓦,院长罗国淮领着一行人参观小院一边搓搓手介绍,“天气太冷了,最近书院里都没什么人。”

  豫章书院始建于南宋,源于江西豫章罗氏。据罗国淮介绍,羊昌的这个豫章书院是从黔东南迁过来的,从1998年至今,“建院以来,我们开设少儿国学馆,每年免费为当地村民培养孩子,邀请专家学者‘传道’,免费向公众宣讲国学经典和黔学名家名作达200多场。”

  “我们是贵州推广‘读经’最早的,也是当时做的最好的,我们却在做得最好的时候放弃不做了。”罗国淮一言出,让记者倍感惊奇。他接着介绍,这几年各地都兴起了“国学”热,许多个人或是机构都在相继开设“国学讲堂”或是私塾。读读经,写写字,教你一些传统礼节似乎成了一套标准搭配,“现在大家经常把这两个概念混淆,其实私塾是不能等同于书院的。”

  书院,更像是治学授业研究学问的机构。豫章书院开设有黔学、琴学、天文历算学几个专业,招收想要深入研究的“研究生”,而不是想着毕业拿文凭的研究生。豫章书院还传承了南怀瑾的“生命认知学说”,治学研究学问才是书院设立的初衷。罗国淮说:“做学问就是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有些东西现在我们不做,以后也会有人会捡起来,只是断代太久,再捡起来就不容易了。”

  阳明祠里的读经声

  贵阳城东、扶风山麓、阳明祠,每到周一晚上7点,朗朗书声就从院内的小会议厅里传出。阳明祠读经活动在这里举行,从2013年3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快三年,从《论语》读到《孟子》,期间除了节假日,从未间断。活动发起方是“阳明讲习会”,由师大国学社的几个老师联合发起。

  记者参加过一次诵读讲习,周一傍晚,结束一天工作来到东山路口,穿过刻有“栖霞胜境”四个大字的牌坊,就到了阳明祠。院内路径逶迤,古雅的明清建筑群与参天古柏、百年银杏一起,在闹市中搭建了一个隔绝喧嚣的清幽之地。拿起书,关掉手机,跟大家一起朗读先贤的经典,一个小时,读着读着,心就静了下来。

  诵读讲习活动的流程一般由读经、解经、自由讨论三个部分。记者参加那次,讲解部分是由博雅书院的院长李鹏老师主持。刚开始活动是没有解经部分的,直接进入自由讨论,“自由讨论有时就会漫无边际,这样讨论涉及到一些搞不懂的地方大家就解决不了,讨论就流于空谈了。我参加以后,他们碰到一些不懂的问题我就给他们讲解。”李老师跟记者介绍到。

  而对于解经人这个称呼,李鹏的态度是审慎的,“我们对于经典的理解大概是三个层次:训诂、考据、义理。在阳明祠,我们的解经主要是讲训诂和考据,只是把古文翻译成白话文而已,解经是义理层面的。”他谦虚的笑笑:“解经是需要基础的,没有基础是不能解的,现在大家基础都缺。像我基础也不够,只是说权宜之计,不解不行。”而读经活动持续到现在,解经部分已演变为自由发言,谁想说就自告奋勇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来大家讨论,进步已经可以窥见。

  普通人与国学

  徐纲就是阳明读经活动的积极分子之一,北京人,因为工作定居贵阳,从小受爷爷影响喜欢传统文化,用他的话说,“对国学若渴”,参加这个活动,让他有了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从那以后,每个周一,临近下午下班时间,徐纲都会“习惯性早退”,带上水杯,揣上一本《学庸论语》,在傍晚七点前赶到东山阳明祠院内的小会议厅,参加在这里举行的《论语》诵读讲习活动。他本就是国学爱好者,从2008年左右开始研习经典。对徐纲来说,读论语最主要的是,“它带人走入正道,让人开心快乐。儒家讲的很多都是做人的道理,论语说道不远人,其实没有多么高深莫测,都是生活中最简单的事情。”

  在读经QQ群里,徐纲每天都会发毛笔手写的当日读经心得,这样做,已经坚持了将近两年。他说,学习经典,“能得静定之乐。在当下,能静下来,不浮躁,就挺难得的。”

  相比徐纲,贵州小伙李健则是一位刚知晓读经活动,正准备参加的国学爱好者。英语专业的他,2013年毕业参加国家汉办的项目志愿者,到泰国教了两年汉语。在执行对外汉语教学的两年中,这个坦言曾经有点“崇洋媚外”的小伙开始重新审视起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在泰国那两年,我过了两个可以说最有年味儿的年,春节满大街都舞龙舞狮的,气氛非常好。我就在思索这是为什么?这原本是我们中国人的习俗,结果人家比我们更重视。”李健说。在对外教汉语的过程中,当学生问到一些中国的习俗典故历史时,他自己并不是很清楚,这让作为老师的他感到颇为尴尬,“我们在教别人说汉语,教中国文化,外国人都在很认真的学,而我们自己却不是很重视。”

  自那以后,李健开始研读国学经典,“我现在真的很遗憾毕业后才好好读《论语》,这其实应该是五六岁的小孩就该看的,现在的小孩学的都是知识,而不是做人的道理,所谓‘厚德载物’,是有道理的。”如今,李健有个理想,通过国际汉语教学资格考试,到国外去教汉语,推广中国文化,他说:“我知道我的力量可能很小,但是我想尽一份力。”

  文丨本报记者 张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