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解读佩兰的爱与哀愁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佩兰,足协,国家队
  • 发布时间:2015-10-12 11:09

  兵败多哈,虽然还没有失去进入12强赛的最后可能,但针对比赛内容和用人标准,媒体和球迷对佩兰的声讨在最近两天已铺天盖地,搞得足协不得不在官网公开表态支持佩兰,仍旧无法平息众怒。那么,佩兰的技战术安排和人员选择是否有问题,他到底是秉承什么标准在做事?本报通过对其到任至今的所有比赛和出场人员、次数、位置安排进行统计,来看懂佩兰。

  【主力框架】59人入选,48人出场 爱将18人

  佩兰是2014年2月28日正式被宣布为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的,而他真正的首秀是开始于2014年6月18日,对阵马其顿的一场热身赛,如今过去了不过是480天的时间。在这480天里,佩兰一共带队打了23场正式比赛,其中包括友谊赛12场、亚洲杯4场、东亚杯3场和世预赛4场,成绩是10胜9平4负。为了打这些比赛,佩兰组织了数次大大小小的集训,先后有59名球员入选过他的集训大名单,真正获得出场机会的也有48人。那么究竟这48人当中,哪些是他战术体系下的核心球员呢?

  首先让我们寻找他的主力框架,这里我们分别对佩家军出场总次数和出场总时间进行了排序,发现了这样一组数据,按照出场次数进行排名的话,出场次数最多的18人依次是:吴曦(23场)、任航(21场)、武磊(20场)、孙可(19场)、梅方(17场)、郑智(16场)、于汉超(16场)、郜林(16场)、张呈栋(16场)、张琳芃(16场)、王大雷(16场)、蔡惠康(15场)、于海(14场)、杨旭(14场)、姜至鹏(13场)、于大宝(10场)、冯潇霆(10场)、吉翔(8场)。然后我们再根据国脚们在佩兰国家队总的出场时间进行了排序,结果发现出场最多的前18人,竟然与总出场次数最多的前18人的人选一模一样,不同的只是排列顺序。那么我们基本上可以肯定,以上列举出的这18人,是佩兰国家队的主力框架基础。无论他在一些具体人员安排的位置上怎么进行腾挪,但是他用人还是在这个既定范围之内。

  然后我们进一步缩小范围,看看首发11人出场时间最多的分别是谁。结果得到这样的数据,按照总出场分钟数多少进行排序就是:任航、武磊、吴曦、张琳芃、王大雷、郑智、张呈栋、蔡惠康、梅方、郜林和于汉超。对比上面出场次数最多的11人,我们会发现其中只有蔡惠康和孙可的排序是有所不同的,孙可虽然总出场次数19次,高居第4位,但是真正出场总时间却排在第14位,出场的19场比赛中,首发只有7场;蔡惠康虽然出场只有15场,但是首发是13场,几乎是孙可一倍,因此出场总时间超过孙可也就不奇怪了。根据以上排序,其实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出佩兰国家队的主力框架大致是这样的:门将王大雷;后防线从左到右分别是任航、梅方、张琳芃和张呈栋(是不是看起来比较眼熟,对了,打卡塔尔就是这个后防线组合);中场则是郑智、吴曦、蔡惠康,其中蔡惠康在中路(是不是还是眼熟?没错,打卡塔尔时中场也是这三人组合),左路是于汉超、右路是武磊;唯一中锋是郜林。

  翻阅佩兰以往执教的履历,会发现他比较喜欢使用两个阵型,就是442和4231,虽然执教中国队后也打过343这种三中卫阵型,但是超过80%的比赛都是4后卫为主,中场三角人员组合也相对固定。很多人都说佩兰用人原则不太确定,主力阵容总是变来变去,但其实从数据统计来看,至少门将、4个后卫和3个中场的人选他一直是比较确定的,尤其是后防线的人选,任航、张琳芃和张呈栋只要能打,基本上就是绝对主力;中场郑智、吴曦和蔡惠康也是牢固铁三角。佩兰真正变化比较多的是在边路,以及他对于同样球员不同位置的使用。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佩兰到底是根据什么来确定主力人选的。

  【用人标准】相比技术,球员的力量、田径概念中的力量更为重要

  有网友曾经这样调侃佩兰:“从右后卫到左前卫的是吉翔;从右前卫到右后卫的是张呈栋;边后卫和中后卫来回跳的是任航和梅方;从右后卫到中后卫的是张琳芃;从后腰到前腰到边路都能踢的是吴曦;从左路到中锋的是于海;从边锋到中锋的是于大宝;佩兰请问你是不是以为自己在打游戏机,上下左右按键随便一设置中国球员就可以踢了……”话虽然带有讽刺味道,但事实上佩兰用人就是这样一个特点,想要进佩兰国家队,基本要素得有两点:第一,最好能够适应多个位置,随时满足他战术调整的需要;第二,相对于技术,更看重力量,更倾向于身体对抗和意志力更强的球员。

  就让我们拿在佩兰国家队出场最多的11个人来举例,他们为何能够深得佩兰的喜欢,抛除其它因素不说,就仅仅从数据的角度来看,占据佩兰出场次数第一位的吴曦,23场比赛中17场首发,17场首发中打过5个位置,可谓是国家队第一号“万金油”,吴曦打过右后卫、后腰、中前卫、前腰和左前卫;而出场总时间第一;出场总次数第二的任航,首发也打过4个位置,分别是中后卫,左后卫、右后卫和左前卫;总出场次数第三、总出场时间第二的武磊,首发也打过5个位置,分别是前腰、左前卫、右前卫、影锋和中锋;剩下的球员如梅方,首发打过中后卫、左后卫;郑智首发踢过中后卫、后腰、中前卫;郜林的首发也踢过多达4个位置,左边锋、右边锋、影锋和中锋,中锋是他出现最多的位置;张琳芃踢过中后卫和右后卫;张呈栋踢过右后卫和右前卫;蔡惠康踢过后腰和中前卫;于汉超踢过左前卫和中前卫;总之在佩兰国家队出场最多的11个人里,除了王大雷位置比较单一和固定之外,其余球员都必须具备打至少2个位置的能力,上不封顶,但是如果谁的位置比较单一,除非特别突出,否则进入佩兰绝对主力框架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很多。

  佩兰曾经在吉隆坡进行的第一届亚足联国家队教练研讨会上,与日本国家队主教练哈利霍维奇、韩国国家队助理教练申台龙一起接受过同题问答,其中在谈到对目前亚洲足球水平的看法和执教面临的最大问题时他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球员从小缺少正确的训练,没有正确的比赛体系,进入成年后,明显感觉到球员缺少对抗力量,尤其是田径概念中的力量(athletic power)。球星固然重要,但是我更希望一个整体、一个团队一致行动。如果整个团队更有质量,比球星更有效。相比技术,球员的力量、田径概念中的力量更为重要。”这是佩兰在亚足联会议上公开发表的观点,由此我们可以读出他对于团队作战、尤其是球员的力量是多么看重。这里面就要提及一批球员,那就是佩兰上任之后,始终非常看重来自江苏舜天的国脚,这曾经引起过一些人的猜忌,还有了关系说。但事实上这跟舜天队以往风格有关。我们都知道,奥库卡当年带领江苏舜天能够拿到亚冠资格,与恒大叫板,凭借的就是团队精神和球员在体能和力量上的训练,而不是单纯的依靠技术。可以说,原来江苏舜天的教练奥库卡的足球理念,从某种程度上与佩兰是吻合的,因此舜天国脚特别得宠并不奇怪。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佩兰这个观点看出一些球员落选的理由。比如说人气很高的张稀哲、蒿俊闵和黄博文三名球员。在中超,谁都知道这三个球员是凭借技术和脚法获得大家认可的,而身体力量和对抗,并不是他们的强项,这种偏技术型球员,在佩家军中没有位置也就能够理解了,不是他们不够好,而是与佩兰欣赏的类型不同。佩兰喜欢的郑智、吴曦、蔡惠康、张呈栋、张琳芃、任航、梅方等人,是不是具有一个普遍的共同点,就是身体素质强悍、不怕对抗,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有球员能够具有更全面的技术,那就肯定是当仁不让的主力了。佩兰对于技术的概念一定是建立在身体上的,他的足球哲学中,没有力量和冲击力,一切似乎都没有太大意义。这点还可以从一方面印证,他当年在马赛执教时,力主从法甲甘冈队引进了德罗巴作为他的锋线爱将,由此也能看出他欣赏球员的类型。

  【受制资源】没有前锋、缺少前腰 中后卫纯度不纯

  世预赛成绩不佳,很多人诟病佩兰的战术,但是前贵州人和主帅朱炯却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联赛中多数球队的战术限定了国家队战术选择,找替罪羊是容易的,实质性的提升看来是遥遥无期的。”我们可以从数据上看看,佩兰是否真的受制于此。

  首先还是看佩兰最喜欢用的18个人,在这18人当中,就中轴线而言,正印中锋只有杨旭一个人,包括郜林都不算是纯中锋,因为他在俱乐部经常踢边路;影锋有两人,于大宝和武磊,他们也可以说是边锋,因为都喜欢活跃在右路,佩兰把于大宝和武磊也都放在过中间,可让他们打中锋;中场中路有郑智、吴曦和蔡惠康,他们三个人中,郑智和吴曦都可以打前腰,但是他们在各自俱乐部踢的都不是前腰,而是中前卫,也可以说是组织型中场,他们的角色主要是辅佐外援,而不是负责纯进攻组织角色的;蔡惠康是纯正防守型后腰;而中后卫方面,原本梅方和冯潇霆是两个纯正中后卫,但是佩兰后期弃用了冯潇霆,他坚持用张琳芃担任其中一个主力中后卫,然后另外一个不断调整跟张琳芃搭配的人选。

  作为正印中锋的杨旭,无论是首发场次和出场时间,都只能排在11人之外,因此国家队首发阵容中经常是“无锋战术”;中场没有一个组织型前腰,唯一入选大名单的纯正前腰王永珀,进入不了绝对主力框架,考虑到此前我们阐述的佩兰的选人标准,并不奇怪;而后防线上,梅方虽然是中后卫,但并不是俱乐部的绝对主力,张琳芃不是中后卫,但是却一直客串;可以说国家队整个中轴线:没有前锋、缺少前腰、中后卫纯度不纯,这些其实是国家队一直以来潜在的问题。

  那么有人会问,有那么多纯正中后卫,你不会去选啊?除了他最喜欢的梅方和张琳芃外,佩兰并不是没有在他的大名单中征召过纯正中后卫,甚至可以说他是召集了几乎中超范围内所有他认为可以征召的中后卫,比如戴琳、郎征、冯潇霆、李昂、毕津浩、于洋、金洋洋、雷腾龙等多人,除了金洋洋其余中后卫都有过出场机会,但是经过考察,佩兰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张琳芃改打中后卫,原因他曾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说过:“中超中后卫的位置上大多数都被外援占据着,所以我认为目前中国球员能够打好中后卫这个位置的也就是我手上这几个球员。张琳芃有能力打中后卫,任航在江苏打三后卫的时候,他也能客串中后卫。我当然希望球员在国家队打俱乐部熟悉的位置,但也有事与愿违的时候,至少在我们集训的时候,这几名球员的表现是让我满意的。”也就是说,佩兰不光根据俱乐部位置选人,在他看来,中超没有让他觉得能够在俱乐部打什么位置在国家队就打什么位置的中后卫供他选择。

  再看一组数据,佩兰整个国家队比赛的助攻榜上,吴曦是最高的,也只有3次,助攻2次的有孙可、郜林、张呈栋;剩下有12名国脚各有1次助攻,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在国家队的进攻体系中,没有树立绝对的核心,虽然中场的人员组合后期相对固定,但是他们并没有人起到绝对的进攻组织核心作用:这有两种可能,一是佩兰不这样要求,二是没有这样的人可以选择。从实际进攻方式来看,在阵地战中,佩兰要求必须全员防守,而在反击的时候,因为不具备真正的前腰进行有效的前场组织,也就只能快速通过中场,从两个边路撕破对手防线,而不是通过中场组织来完成进攻的目的了。这也就是为何佩兰对于中路防守更看重,进球更多的其实都是几名打边路的球员了,比如于大宝、武磊和孙可,他们都不是纯正的中锋,都是边路球员。

  记者 贾岩峰 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