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扶贫开发的史诗
- 来源:中国扶贫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扶贫开发,史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12 11:29
这里,曾因生活极端贫困而为世界关注。
这里,几代人艰辛拼搏历经着沧桑巨变。
从这里出发,共和国高举消除贫困的大旗,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号角。
历史昭示未来,岁月铸就辉煌。
回到起点看过去、看现在、看未来,可以看得更透彻,更深刻。今天,当我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片热土的时候,不禁为这里的人民决战贫困的精神和奇迹而振奋。
一
“三西”地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起点和典范。
139年前,清末陕甘总督左宗棠感叹,“陇中苦瘠甲于天下”。
饥饿,至少是三代定西人的共同记忆。逃荒要饭、树皮草根甚至是……为了活命,什么都吃。
于是,有外国专家认定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
1982年底,国家决定实施“三西”专项建设计划,每年拿出2亿元,解决这一方贫困百姓的吃饭问题。
顶着一个巨大的问号,“三西”这个中国最贫困的地方,在国家的扶持下,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区域性开发式扶贫”的先河。
“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
30多年后,问号变成了惊叹号。
过去是,“望天收,人缺粮、畜缺草、人畜都缺水”“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高原旱地一片苍茫”。
现在换了人间,“过去”全然过去。这个曾经苦甲天下、不能生存的地区,真是换了人间。
“三西”人是苦过来的。30多年来,这里的人民与饥饿和贫困搏斗,总结出“五苦精神”: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以苦为乐、变苦为甜。
“三西”扶贫开发的行动实践为全国扶贫开发树立了典范、作出了贡献,也为全世界高原干旱地带的生存发展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很多好的经验走出“三西”,走向全国。
二
贵州毕节,同样实现了一个似乎不可企及的梦。
在世界版图中,不足3万平方公里的毕节只是一处不起眼的小地方,但在世界减贫史上,毕节却书写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
回顾毕节试验区27年的历程,无疑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反贫困诗篇。
海雀村,地处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拔2200多米的大山深处。在当地的彝族话里,“海雀”是“海一样大的湖”,但多年前,这里几乎是一片“沙海”,风吹黄沙漫天,雨落泥沙俱下。这是毕节当时的缩影。
处在十字路口的毕节何去何从?走老路,面临的是绝境;走新路,路在何方?
1988年6月,国务院批复建立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确定,明确了改革试验的主攻方向,目标是破解“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恶性循环。
民间谚语说:“石头开花马生角,任你评价任你说。”“石头开花”现象罕见,然而,毕节却有,不仅自然现象,而且在试验区发展的征程上,一项项成绩,累积成后发赶超的“毕节现象”“毕节奇迹”。
三
“宁德是一只弱鸟。”这句话很多人耳熟能详。
1984年,《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一封《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读者来信。由此,宁德的贫困开始被揭开一角。就在这个后来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福鼎赤溪村,“群众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地瓜饭,配的是苦菜加盐水,孩子光脚没鞋穿,婆媳一条裤子轮着穿”。
其实何止赤溪村,在宁德许多地方“村民未见百元钞,公鸡不懂吃大米”。
上世纪90年代,宁德紧紧抓住国务院批准闽东为“开放促开发扶贫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坚持“以开放促开发”,弘扬“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和“弱鸟先飞”的进取意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咬定目标锲而不舍,百折不回顽强拼搏,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取得跨越式发展。贫困人口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77.5万人下降到现有的低收入人口14.5万人,贫困面从37.8%降至5%以内,6个省级重点扶贫县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幅达10.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
丹青难写是精神。放眼“三西”、毕节、宁德,他们在扶贫开发决战决胜中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一个个闪亮的标杆,成为一座座精神的高地。
□本刊记者 林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