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

  • 来源:中国扶贫
  • 关键字:沧海,桑田,历史
  • 发布时间:2015-10-12 11:31

  “三西”扶贫开发回眸

  “三西”扶贫今年32岁了。

  “三西”是六盘山所处的宁夏西海固,与甘肃定西、河西的合称,这里曾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三西”的穷,就穷在一个“旱”字,春播一粒麦,秋收一棵草。

  什么叫穷?

  “住的是窑窑洞洞,手拿的是放养棍棍,吃的是糠菜皮皮,穿的是稗草蓑衣。”

  1982年底,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先河。自那时起,“三西”人民以“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以苦为乐,变苦变甜”的“五苦精神”,展开了一场历时30多年的反贫困斗争。

  32年时过境迁,这块千百年来被饥饿和贫困折磨的土地,真的变了。

  也许,在世人眼里,“三西”扶贫开发之路是奇迹、坎坷与创新之路,而对于在这条路上奉献过毕生精力和苦苦挣扎过的几代“三西”人来说,这条路就是他们的人生。

  记忆:干旱与饥饿

  井干窖枯河断流,

  渴的麻雀喝柴油。

  水吆……水吆……

  老天爷……下点雨吧!

  ——陇原小曲

  关于32年前的“三西”,人们这样描述——

  “锅里没粮,灶底没柴,缸里没水,身上没衣,那才叫真穷。”

  “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天要下些雨就能吃饱肚子,天要不下雨就纯粹没有,只靠国家的供应粮。”

  “十年九旱,困难啊,实在没法形容。”

  “全家只有一条烂棉被,冬夜里,七口人要睡成一个扇形,每人才能盖上个被角儿。”

  “一家五口人,穷得只有两个碗。”

  “穿的是黄衣服,吃的是救济粮,喝的是泥汤汤,住的是茅草房。”

  ……

  这是30多年前“三西”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写照,他们饱尝苦难却无以言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对于这些生活在这一贫困地区的人们来说,山水已无从依凭,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在1980年初,80%的人口缺粮半年以上,每年从省外调运救济粮12亿斤,人缺粮,畜缺草,人畜都缺水,构成了全国最大的贫困片带。解决“三西”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已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

  干旱与饥饿,至少是三代“三西”人的共同记忆。

  20世纪70年代初,定西连旱3年,群众衣食无着,纷纷扒火车逃荒。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闻讯后潸然泪下。他心情沉重地说:“我们一定要帮助那里的人民,扶持那里的生产,一定要把那里的贫困面貌改变过来。”很快,国务院8个部委组成的工作组来到定西,带来大批救济粮、救济款。

  机遇:困顿无着中迎来希望

  “喝一口泉水润一下嗓,

  放声唱,青山绿水的地方。

  揉一下眼睛仔细望,

  好风光,人世间赛过天上。”

  ——宁夏“花儿”

  1982年底,为了彻底改变“三西”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把河西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和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成立了国务院三西农业建设领导小组,确立了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和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两年巩固提高的扶贫战略方针,开展了建国以来第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跨区域的三西农业建设,改变了过去单纯的临时性救济式扶贫方针,首开了全国区域性扶贫开发先河。

  事实上,无论水路、旱路,还是另找出路,无非就是找一条活路。

  于是,在穷山恶水间挣扎的“三西”人,凭着一只铁锨、一把镢头、一辆架子车,开始改变着命运。

  甘肃探索治理水土流失新路子,缓坡耕地连片修梯田,陡坡耕地弃耕种草,荒山挖反坡梯田种草种树,通过改革炉灶,供煤植薪,建沼气池,推广太阳灶等措施,从根本上建立遏制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的小流域综合防护体系。

  宁夏先后实施吊庄移民、扬黄灌溉工程大型移民区、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工程,使百万群众搬离或正在搬离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开启了贫困群众幸福的新生活。“老家十年九旱,记得1982年全年几乎没降水,土地泛着白色,没一棵绿草,牲口80%都渴死了。”从隆德县搬到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杨柳村的马国珍说,想想过去,西海固移民总能说上一段贫穷的辛酸往事。

  30多年来,在甘肃中部地区以庄浪县广大干部群众为代表,坚持不懈地开展以兴修水平梯田为中心,以酷暑严寒吓不倒,贫穷饥饿压不跨的精神,征山不止,治水不休,终于将中部总耕地面积90%以上的土地建成水平梯田,数量达2104万亩,1000多万甘肃人用体力和意志进行了一场改造山河的壮举。

  如今,庄浪变了,昔日的梯田大县正在向产业大县转变。

  9月初的庄浪,很是壮美。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山顶沙棘戴帽,山腰梯田缠腰,地埂雪草锁边,沟底坝库穿靴。”站在庄浪县万泉镇邵坪塬的最高处向四周望去,满眼尽是绿白之色,绵延的梯田宛如巨大的五线谱,在千沟万壑中匀称地展开。据庄浪县扶贫办主任徐克杰介绍,绿色主要是苹果树,白色主要是地膜玉米和地膜马铃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由梯田大县向产业大县转变,扶贫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南部果菜,北部畜薯”的格局,曾经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变成了效益绿沟,植被破坏严重的荒山秃梁变成了金山银山。

  今日的西海固,流青溢翠。满目荒山变绿山,居者有新屋,耕者有良田,目睹一个个移民新村新变化的同时,“三西”人也见证着这一宏大而系统的扶贫工程背后的勇气和决心。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三西”扶贫工程的实施,就是凭着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闯出来的,凭着一股奋起直追的勇气攻坚克难得来的,更是凭着苦干实干干出来的。

  转身:脱穷皮挖穷根

  “牡丹的骨朵努嘴哩,

  努嘴是有希望哩。

  尕妹的眼睛里有水哩,

  笑眼里是有指望哩。”

  ——三西“花儿”

  天不能改,地能换!

  脱贫的关键,往往在带头。30多年来,一个又一个带头人的传奇故事,在“三西”流传。

  先说说年轻的一代,今年33岁的祁国梁是定西市通渭县襄南乡祁尧村村委会副主任、国梁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平日里,村里人总喜欢称他为“祁北大”,年少时的祁国梁品学兼优,怀揣北大梦,复读数年,非北大不上。而立之年,为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祁国梁放弃高薪职业,回到家乡,自立自强,大胆创业,带领村民调整种养结构,切实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在偏僻的荒山里播下致富的种子,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2013年以来,祁国梁充分利用政府扶持养殖业和双联贷款的有利时机,利用自己的承包地和流转村里9户村民的土地建设养殖场,投资600万元,成立了通渭县国梁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在引进良种羊500只的基础上扩繁羊存栏达1200只,推广良种羊800只,年收入达60万元,有效解决全村劳动力100多人,让老百姓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加经济收入的愿望。

  “一人致富不算富,带动帮助更多人共同致富,才是我最高的理想和追求,也是我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祁国梁对记者说。

  一个人富了,可以带动一群人。而要想富,教育需先行,穷怕了的“三西”人,将读书的信念融入血液,即使破烂的土坯房,门前也要写上“耕读第”——耕和读,这是中国农民心中最为神圣的两件事:耕作,一年之事;读书,一生之计。读书,是“三西”人的出路,更是希望。在通渭县流传着这样的老话: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在全国闻名的书画之乡甘肃通渭,没有比让孩子成为有文化的人更重要的事。

  秦安县刘坪乡任吴村的果树“土专家”吴王生,在2001年9月以乒乓球投票方式,向村里投出的第一个大项目就是建学校,大力发展教育。71岁的吴王生没念过一天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他却通过苦学苦干掌握了林果栽培技术,成为了村里远近闻名的“土专家”。

  任吴村位于秦安县东部,属浅山干旱区,农业生产主要以果品生产为主,林果产业是村里的支柱产业。然而,林果产业的发展,从注重产业规模,到更看重质量;从唯产量是从,到向产量要效益,是吴王生这样的普通老百姓致富观念转变的最真实体现。在吴王生看来,每一颗果树,从小树苗开始,就需要进行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比如有的果园在果树行间套种了地茅草,因为它生长期间可以帮助疏松土壤,腐化以后还可以作为果树很好的有机肥。在秦安,很多村民和吴王生一样,林果管理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几年来,通过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任吴村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改善,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优化,优质果品得到了大力发展,产业链条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82年的96元增加了近51倍。吴王生告诉记者:“现在1亩苹果收入等于过去10亩的玉米收入,我今年种了10亩苹果,预计收入20多万,现在的生活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家家户户有了私家小汽车,种地种果全都是机械化、现代化,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说起今年刚考入清华大学的孙子,吴王生笑得合不拢嘴,“村里的第一个清华哪,没文化是不行的。吃不上饭,也得让娃娃们上学,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村里富了,生活条件改善了,71岁的老人仍不敢懈怠。“说不定哪天我就走不动了,得赶紧打出自己的苹果品牌,鼓励村里成立果农合作社,建一个冷库,再建一个物流中心。”期盼和坚毅的信念在吴王生的目光里闪动,为的是子孙后代彻底阻隔贫穷,将幸福延续。

  “三西”人的致富路越走越宽,扩充的不仅是产量和腰包,更是思路和眼界。

  从小小的土豆(马铃薯)出发,让定西人有了现代农业和产业化的概念,更有了市场经济的思维。自1996年始,定西马铃薯种植面积逐步扩张,近年来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集中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市目前每年能加工马铃薯淀粉35万吨,能培育种薯3600万粒,能贮藏300万吨。

  小土豆创出大产业,定西的扶贫攻坚由此发生重大转折,土豆成了“金蛋蛋”,一跃成为定西具有代表意义和独特优势的支柱产业之一,更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8年,定西市又开始打造“中国薯都”。借此,定西市马铃薯产业步入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新阶段。曾经毫不起眼的“救命薯、温饱薯”,现在正承担着“脱贫薯、致富薯”的重大使命。目前,定西市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的收入达10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

  与此同时,更加令人兴奋的是,2015年8月6日,引洮工程,这一甘肃历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宣告一期工程正式运行。早在20世纪50年代,甘肃就提出了引洮河水到中部地区的设想。但囿于当时的技术和经济条件,1958年,第一次引洮工程启动后很快以失败告终。2006年,引洮工程再启,经过8年艰苦奋战,定西人民翘首企盼了半个多世纪的“圆梦工程”,终于实现了。

  无论是苦干,还是巧干,找到破解贫困的路径和方法才是智慧,定西人的观念在变,思想在变,思路也在变,不变的是对脱贫致富的不懈追求。30多年来,定西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170万人下降到2014年底的63万,贫困面从78%下降到23.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当初的105元提高到4600元。

  同样,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人,却不再是原来的人了。

  在西海固移民区,政府将产业培育作为大事来抓,因地制宜定方向,优惠政策做引导,资金技术给支持,一些移民区的产业也已渐成气候。

  如今,吴忠市红寺堡区的酿酒葡萄产业初具规模。曾经,红寺堡区尝试的产业不少,但效果多不明显。直到2007年,确定发展高效节水葡萄产业,并引进酒厂就地消化葡萄,红寺堡才有了真正能挺起腰杆的“铁杆庄稼”。但是,尝试新产业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移民往往有顾虑。对此,红寺堡区为农民种植葡萄开出了“诱人的礼单”:实行免费开沟、免费供苗、免费架丝、免费架杆、生活给予补助的“四免一补”政策。

  李彩霞就是因种植葡萄产业受益的其中一人,3个孩子都在上学的李彩霞家里负担很重,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在宁夏天德葡萄种植有限公司的带动下,李彩霞将36亩土地流转给公司种植酿酒葡萄,自己在葡萄园打工,年收入达2万元。“以前买双袜子,都得伸手向老公要钱,现在老公还得跟我要钱花。”自己赚钱了的李彩霞自豪地说。

  攻坚:改革创新向内而生

  2015年9月19日农历八月初七星期六晴

  今天是爱妻归真的日子,多想到她坟前看看,也让她看看我。可是顾不上啊,爱妻离开我和孩子快三年了,每一个主麻日,每一个月斋,女儿都在家里请阿訇为她祈祷,然后再去老家给她上坟。但我总是忙工作,顾不上亲自祭奠她,只能把对她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底。

  今年除了移民工作,又多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扶贫开发工作。任县扶贫办主任已经有半年时间了,有些工作还没有新的局面,移民工作举步维艰,天天都有群众来访,电话不断,说句掏心窝的话,我特别着急。

  只要一到移民村、移民工地,不知怎么回事,就是不知道饿,不知道累。农民从能够吃饱肚子,穿一件新衣服的欲望开始,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也就越来越高了,我们的工作标准不能永远定位在让农民吃饱穿新上,要让他们活得更加有尊严,活得更加有幸福感,就要扑下身子带着他们干。把全部的心思用到工作上,忙一点,苦一点,活得就充实,实实在在干一点事情,大家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是很清楚的。我想,移民和扶贫工作将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远行,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

  活一天,就要努力学习一天;组织让干一天,就要踏踏实实干好一天。永远保持头脑清醒,永远保持一身正气,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勤勤恳恳为民。生,不能让老百姓叫贼;死,不让老百姓留骂名。

  ——同心县扶贫办主任马希丰日志摘录

  马希丰的网名叫“我是小草”,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就坚持写日志,在网上开博至今,已写下600多万字的移民博客。目前,该博客点击量累计超过200万次。翻开他的所有日志,记录的全都是移民和扶贫工作。

  在网络世界里,这部渐渐成形的“移民史记”的背后,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同心县移民开发历史画卷。几十年如一日,在马希丰心里深深留下的印记,一定是那些生态条件极度恶劣的村庄,他清楚的知道走马高庄乡壕前门村的路有多难,去王团镇白土崾岘的山有多险,田老庄乡席家井、席家山遇到下雪进不去,乡亲们要与外界隔绝20多天……

  2006年,一份调查显示,同心县以马高庄、田老庄等干旱山区里,还生活着13万贫困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左右,不足全区平均水平的1/3。如何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拔穷根?

  2007年,按“人随水流,水随人流”的思路,同心县大胆实施县内生态移民工程,用5年时间,把全县居住在干旱缺水的3.13万户13.3万人,搬迁到靠近水源的地方,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恢复生态。“生态移民这个新名词在同心首先提出来,得到了自治区认可。”马希丰说。

  然而,生态移民搬迁是个难事,老百姓知道住在干旱的荒山没有发展前途,也知道生态环境的脆弱已经到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步,但故土难离,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从感情上难以割舍。为了动员大家搬迁,马希丰几乎挨家挨户和村民拉家常、算经济账、讲政策、谈未来,一趟不行跑两趟、三趟。除了搬人、拆房,迁出区还有大量坟头,埋的都是移民们的先辈,这些也需要迁移,但这是老百姓的感情所系,搞不好就要闹矛盾。马希丰实地查看了全部移民区的1200多座坟,悉心协调涉及到的人和事。

  十多年来,马希丰心里装的最多的,就是移民群众的利益。每个移民村搞基础建设时,他都与工程承包方在合同中约定,工程用工必须用移民中的打工者,争取让移民一搬来就能挣钱。

  马希丰告诉记者,同心县人命运的改变,始于2009年6月15日的万人搬迁。

  那一天,天蒙蒙亮,崎岖的山上,上千辆农用车载着家当向着移民新村集结,上万名村民扶老携幼挥别故土,走出大山……追忆难忘时刻,马希丰眼角有些湿润。

  万人搬迁只是同心县30年移民史画卷上的一个片断,而生态移民,从同心首创到经验推广,从产业配套,再到让移民端上“金饭碗”,同心人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2013年1月,宁夏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同心县安溪同德移民新村开始建枸杞种植生产基地,流转土地7500亩种植枸杞,年产800吨,预计2017年将达2000吨,枸杞产品出口欧洲等地,辐射带动全村1379户移民增收,公司还按每5年每亩土地增加流转费100元的标准与移民签订25年的土地流转合同。公司董事长郭嘉告诉记者:“我敢保证,这个村以后将是全县收入最高的村。现在,村里的发展大户每年能挣到10万元,到2017年,这个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万元以上。”

  生态移民之于同心来说,不仅是一场扶贫攻坚战,更是一场改变形象的翻身仗。

  30多年,是谁,改变了大地的容颜?又是谁,带来了幸福的甘泉?

  是一批又一批像马希丰一样的扶贫人,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毕生精力,是一双双有形和无形的手,牵起“三西”千万老百姓的双手,扶起了定西的马铃薯产业、静宁的苹果产业、红寺堡的葡萄产业、同心的枸杞产业……是他们,让“三西”发生着美丽的嬗变。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西”打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迈上了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但是,“三西”仍然是一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三西”的扶贫征程,仍然是路也迢迢。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三西”人民的艰苦奋斗中,”三西“一定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再谱扶贫攻坚新的壮丽篇章。

  (文中部分图片由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宣传部提供)

  □本刊记者 马丽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